论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
2020-12-24 16:54:16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摘要:吴藻,其人其词其曲受世人好评,其频繁使用“梅花”意象的词曲有“嗣响易安”的美名,“修得到梅花”是其毕生追求。本文就从吴藻词中的“梅花”情结出发,探究“梅花”与吴藻的词曲创作;吴藻词曲中的“梅花”情结的文化内涵,包括展现苏杭地域文化、赋予梅花独特新颖的佛禅意蕴和体现作者的超然胸襟;以及探因吴藻词曲的“梅花”情结,主要是受生活地域、友人以及林逋的影响。
关键词:吴藻;词曲;梅花情结
“清代女词人吴藻(1799—1862),字蘋香,号玉芩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陈文述碧城仙馆女弟子。”1据陆萼庭的《女曲家吴藻传考略》记载,吴藻“独喜读诗书,能绘画,善鼓琴,工词曲。”2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诗今传世有九首,散曲一套,杂剧《乔影》(又名《饮酒读骚图》)一套,词集两卷:《花帘词》(1829年刊行)、《香南雪北词》(1844年刊行)。
自古以来,“梅花”因其傲霜风骨与清香淡远而备受诗人词人喜爱,从古至今有“梅花情结”的文人不少, “雪里觅梅花”的萧刚、“少年游,咏红梅”的苏轼、“对和雪忆梅花”的欧阳修、 “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的陆游、“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林和靖等。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情结”一词的解释是“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解释为“情感里面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将情结比喻成为无意识下的与个人信念结合形成的情感结。在诗词中,“情结”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集中展现,分析诗词中情结所表达的内涵即可体验作者的写作心态与情感态度。在吴藻的词集《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中,“梅花”意象出现频率较高。据笔者统计,清代文学家徐乃昌在编撰《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光绪二十二年南陵徐氏刻本)时共收录吴藻《花帘词》一卷共166首,其中具有“梅花”意象的有15首;在其三十岁以后的著作《香南雪北词》中出现“梅花”意象的词共24首。两部词集中包涵梅花的词曲加起来约占词人创作总数的百分之十四,而在《香南雪北词》中具有“梅花”意象的词作更是占到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一。由此可知词人对于梅花的偏爱与对梅花气质的追求,“梅花”情结颇深。
一、“梅花”与吴藻的词曲创作
(一)梅花中的少女情怀与幽怨清丽
《花帘词》属于吴早期作品,多次出现“梅花”意象,研读词集,可了解吴藻的创作心迹。我们在此把吴藻早年写梅中表露的创作心迹分为两个时段:年少无猜时期、深闺佳人时期。
“花径,花径,添个愁人孤影。夜深月冷风寒,何处高楼笛残?残笛,残笛,吹破早梅消息。”(《调笑令》)3
“翠影自怜双袖薄,病魂已约三秋老。待巡櫩、索笑问寒梅,春还早。”(《满江红》)4
“一阵海棠风,几点梅花雪打叠。春愁不下帘,待燕归来说。”(《卜算子》)5
以上三首词可看出作者年少时对梅花的喜爱,此时的“梅花”与“孤影”、“翠影”、“明月”、“高楼”、“海棠花”、“残笛”等意象结合,组成词中完整的意境,表达的是作者闺阁少女无猜的闲愁细腻,“梅花”并没有被注入太多的情感及特殊含义。
第二个时期吴藻词的“梅花”表达长成佳人却还待嫁深闺的怀春心事。
“鹦哥语,昨宵有阵催花雨。催花雨,碧纱窗下,晓寒如许。待儿几度钩帘觑,玉梅开在深深树。深深树,疏香小艳,是春来处。”(《忆秦娥》)6
“花帘开,月华如水浮天街。浮天街,冷萤一点,飞上凉钗。轻罗小扇红罗鞋,夜深相约横琴来。横琴来,曲终香烬,淡杀吟怀。”(《忆秦娥》)7
两首《忆秦娥》,清丽幽怨“玉梅”“花帘”下,相约春来,词人赋予“梅花”的情义比早一时期要丰富许多。此时的梅花在作者的生活中不仅是观赏玩物,在创作中也不仅是意境堆砌的工具,而是本人的自拟。“玉梅开在深深树”诗人表明自身清白如玉,待字闺中。此刻寒冬,却即将迎来“春来处”,梅花绽放,寒梅香艳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而此时作者也是少女怀春却又“夜深相约横琴来”却“曲终香烬” 。心事无人可诉说,便以“梅”自喻,隐藏怀春情愫,期待自己能在即将到来的春天“轻罗小扇红罗鞋”“疏香小艳”。
综上,早期吴藻词曲创作中,梅花是作者抒发少女清丽幽怨情怀的主要载体。
(二)梅花中的孤苦人生与高洁凄清
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中写到:“清,闺秀之工填词者,清初推徐湘蘋,嘉道间推顾太清、吴蘋香。湘蘋以深稳胜,太清以高旷胜,蘋香以博雅胜,卓然为三大家。蘋香初好词曲,后兼肆力于诗。父与夫皆业贾,两家无一读书者,而独见秀异,殆由夙慧。”8可见,吴藻生于商贾之家,又嫁给同邑商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并不愉悦,“两家无一读书者”更不能使这位才情横溢的女词人满意。中年她以梅自喻,抒发对婚姻不满,直言豪情心声,在梅花中突出她向往隐逸的脱世思想。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士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约。看到伤心翻失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请放下,布场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拔。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阙。”(《金缕曲》)9
这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伤心曲。《金缕曲》是吴藻中年时期代表作,也是吴藻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从此词人弃柔用刚,以刚风猛调来大声抒发自身豪情,抛弃“柳边风月”,斟酒读《离骚》,面对大江滔滔歌唱。歌声雄壮嘹亮,直指云天。词人在字里行间呵壁问天,抒发赋予千古豪杰和自身怀才不遇的不平愤慨。
“几家银烛金荷,几人檀板笙歌。一样黄昏深院宇,伤心不似侬多。”(《清平乐》)10
“玉笛数声何处,吹尽落梅飞絮。楼外有红墙,不把夕阳围住,春去,春去,愁杀好花一树。”(《如梦令》)11
“愁杀好花一树”,黄昏院外的双飞燕与玉笛声吸引着词人,她却飞不出院宇,被世俗婚姻阻碍,婚后三从四德的生活与自身志趣相去甚远,与丈夫没有精神交流使得她在有苦无法诉说只能以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感伤情怀与不满现实,追求理想自由的情感,梅花词体现其向往隐逸生活的思想。
“绿腰裙、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段家桥畔西泠路,寂寞古梅香冷。空自省。便荐菊、泉甘那许吴侬认。旧游放艇。记图画中间,玻璃深处,层吊斜阳影。先生去,抱月餐霞无定,几时鹤梦能醒?重来风景全非昔,一角楼台新证。栏欲凭。觉树底、霜禽小语留清听。行吟翠岭。把谢句闲携,巴歈试和,对面碧山应。”(《摸鱼子》)12
本词表达对“梅妻鹤子”林逋先生的敬念,以清幽的古梅自喻,凸显自己卓尔不凡却只能孤芳自赏的寂寞。词作中,梅花不仅是孤苦人生的表达,更是其高洁凄清性情的表现。
(三)梅花中的禅佛生活与隐逸避世
晚年,女词人的思想由入世转为出世,由幽怨愤懑转向隐逸淡远。晚年的吴藻贫困潦倒,对现实无所眷恋,又因战事流离失所痛失友人,世事变幻中,作者以“梅花”为寄托,抒发自己“修得到梅花”的佛学追求,追求世间净土。她在种满梅花的香南雪北庐中隐居,全身心投入到礼佛参禅中。
此时期,体现词人心迹如止水的是她著名的题画词《台城路?自锄明月种梅花图》13:“一襟幽思无人会,园林暮寒时候。小阁迟灯,闲阶就月,漠漠香凝衫袖。花师替否、恰鸦嘴轻锄,软苔冰溜。遍插横枝,碧纱窗外画栏右。姮娥乍惊睡起,镜奁凉照,清艳同瘦。惊梦霜禽,疏翎雪鹤,偷掠疏烟久寻。梨云半亩,似金屋安排,未容春漏。漫唤红儿,弄妆呵素手。”
十五月,十六花,月儿圆时花映雪,在词人的眼里却是“冷了红牙,住了铜琶”,才情横溢的词人在年迈岁月里与翠尊银烛相伴,一心向佛禅“夜夜咏梅花”,冷清寂寥下起锄种梅,镜中人如梅花般消瘦清艳,与鹤赏梅悟道,向着隐逸避世迈进。
“绝无尘俗,糝地桐阴绿。石鼎松风茶未熟,瑟瑟凉生满幅。画中人正看鸦。孤山鹤已还家。贪洗两三竿竹,不知误了梅花。”(《清平乐?题<桐阴听雨图>》)14
词中脱俗空灵的画面让笔者为之震惊,“绝无尘俗”表明词人心迹,此时的梅花表现的是词人与仙鹤为伍、与梅花为伴,“年来我亦耽禅悦,同抱霑泥落絮心”的修道禅迹心态,任凭尘世风云变幻也掀不起其心中的波澜涟漪。在南湖的古城野水中,在香南雪北庐的梅花窗下,潜心修佛,心波不扬,感受 “高寒如在瑶清”的脱俗忘我。
二、吴藻 “梅花”情结的文化内涵
第一,展现江南地域文化色彩。吴藻生于商贾之家,从小接受丰富文艺教育,会弹奏会绘画、工于词曲,文史积淀渊博,熟识江南文化。明清时期,杭州作为天下闻名的赏梅圣地,集中了文人墨客和游客来此。吴藻的《花帘词》《香南雪北词》刊行无疑是对杭州梅花美景与文化的宣传,她特别善于绘画,喜与友人郊游,所作题画词和郊游词向当时的读书人和后世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文化。《江城梅花引?题<西湖采芡图>》中展现西湖传统采芡情景;《台城路?自锄明月种梅花图》冬夜锄花赏梅的画面让读者心驰神往;《月华清?柳稚匀黄》带领春心萌动的读者感受杭州梅粉柳黄、莺歌燕舞。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无奈咏花人倦。满城初试华灯,满院湿粉空明。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清平乐?银梅小院》)15
描写冬日南湖雪盛梅香,如天上人间:白雪香梅相互映衬,无垠月光如满城华灯,空明无涯如瑶池仙界。此番气韵美景怎能不吸引读者前去一睹为快呢?
第二,赋予梅花独特新颖的禅味意蕴。自唐宋以来,传统文化中的“梅花”意蕴可归纳为几类:一是比喻冰清玉洁的佳人;二是比喻隐逸避世的高人;三是表达思念故里情感;四是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有心人;世人写梅,大都离不开上述几种意蕴。
而“梅花”意蕴在吴藻词曲中有所突破,创新性地表达了佛禅心迹。佛教禅宗认为:梅花至清至洁,修道向佛之人都应该以此为目标并经过七世轮回的专心修炼才能得到, “修得到梅花”是词人的佛禅目标,梅花便是她皈依佛教的心灵寄托。“梅花如雪悟香禅”(《浣溪沙?周暖姝夫人修梅小影》)16中的“修梅”即在梅花树下修行,也指修炼成梅花,身如梅花般雅如琴、心如梅花般淡如水。在南湖的古城野水中,在香南雪北庐的花窗下,她种梅、赏梅、吟梅,潜心修行,波澜不惊,终于在《银梅小院》找到心中那处梅花遍地的天上人间。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无奈咏花人倦。满城初试华灯,满院湿粉空明。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清平乐?银梅小院》)17
小院梅花是词人潜心修行的清寂与阔达,犹如满城华灯照耀空明内心净土,表露作者佛禅心迹。“银梅”中隐逸、高远、淡雅的丰厚禅意是梅花在诗词创作中表达意蕴的创新,也是吴藻词曲中“梅花”情结文化内涵的独到之处。
第三,是其坚贞不屈,凌傲高冷的外现。吴藻生活的嘉道年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她目睹国家由昌荣转向萧条的过程并为国家命运担忧,为山河飘絮下的百姓诉苦,“只手挽银河,心如铁。”(《满江红?谢叠山遗琴二首》)18是她中年时期为国为民胸襟的写照。而在她诉求无望“浮沤幻泡都参透”之后,她人生信念发生转变,在香南雪北庐下种梅赏梅,以青灯红梅填充为国为民胸怀,将旧日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不满全寄存于“梅花”中,一心追求“修得到梅花”的人生目标。如此分析,“梅花”情结在吴藻词曲中是她豁达胸怀的写照。
三、吴藻“梅花”情结探因
第一,地域文化的滋养。吴藻为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杭州种植梅花的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数量之多是其它任何一种观赏性植物都无法比拟的。据《杭州府志?西湖游览志》记载:“溪山十八里,皆种梅。”(《肖士玮南归日录》)19;“法华自方井之西,石人岭下以东,纵横十余里,皆有梅成林。”(《释真梅谱》)20纵观杭州梅花历代都有种植,并且有两个种植高潮,一是唐宋时期,杭州成为我国东南的赏梅中心;二是明清时期,杭州的孤山、超山、西溪为天下赏梅胜地。生活在这样一个赏梅圣地,男女老幼都赏梅爱梅、文人墨客都咏梅,吴藻自然也受到风俗和环境的影响,自幼喜爱梅花还亲自种梅,中年时期迁居南湖,一个“古城野水,多梅花”的好地方。这便是吴藻词曲饱含“梅花”情结的一个缘由了。
第二,友人的影响。在吴藻开始写诗作词后,与之交往的文人墨客多爱梅。在吴藻的题友人词中也多涉及梅花。
“阴阴薄暝,悄黄昏时候,几树梅开暗香逗。又疏帘半卷,和月和烟,分不出、花影风筛翠袖。小窗灯火里,拥髻微吟,想见伊人正呵手。”(《洞仙歌?奉题梁溪顾羽素夫人<绿梅影楼填词图>》)21
此词将词人与好友顾夫人在绿梅影楼中赏梅、画梅、赞梅、诵梅的温馨情景描绘于纸。在与友人的相处中,诗人仿佛见到梅花仙子与得道的词仙,使得她在词结韵出直接赞美梅花与顾夫人都如仙人般高贵典雅。
此外《鹊桥仙?沈湘佩女士属题红白梅花卷子图,亦女士所作》《探春?落灯后四日梦蕉兄招同西溪探梅》《沁园春?新安齐梅簏先生性爱梅,得林处士像一帧,忽悟前身小影,因颜之曰梅花居士图,嘱题此解》《踏莎行?腊月初旬湖上大雪》《浣溪沙?周暖姝夫人修梅小影》等词曲是描写词人与友人出游赏梅花的情景,词的字里行间都洋溢这词人和友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叹。所以说,吴藻具有“梅花”情结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友人的影响。
第三,受著名爱梅诗人林逋的影响。林逋多爱梅鹤,甚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之说法,其写梅诗词多受众词人喜爱。吴藻向往林逋般梅妻鹤子的避世闲淡,希望能像故人在凡尘中以梅花和仙鹤为伴,远离世间纷扰。吴藻的词曲中涉及林逋以及其生活的有十首之多,在此些词曲中吴藻多以“梅”自喻,“仙鹤”比喻林逋先生,还经常化用、活用林逋所用过的梅花意象,如“黄昏、影斜、暗香”等。
“世外高风,隐君子、当年和靖。早占却湖天一角,水窗烟径。残雪断桥寒着履,夕阳孤屿春回艇。问几生、修得到梅花,先生聘。云木下,钩輈听;图画里,笙歌屏。甚泉香荐菊,可曾消领?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一朵诗人影。月明中、我欲抱琴来,青山应。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一朵诗人影。”(《满江红?西湖咏古》十首之七)22
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道出自己“修得到梅花”人生目标,精神道路上希望与林逋这位高洁脱俗的隐士做伴,希望自己能化作梅花仙鹤,与林逋为伍。在《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中还有如:《念奴娇?题均香<空山听雨图>》《八台城路?西路花隐诗画集》《洞仙歌?奉题梁溪顾羽素夫人<绿梅影楼填词图>》《莺啼序》《疏影?双湖夫人善鼓琴,工诗画,性爱梅。自毘陵随宦来杭,以<梅窗琴趣图>属题。云昔居塞北无梅,追忆故园春色而作。即用白石老仙均谱之》《摸鱼儿?同人重建和靖先生祠于孤山,许玉年明府为补梅饲鹤,填词记事,嘱和原韵》《沁园春?新安齐梅麓先生性爱梅, 得林处士像一帧,忽悟为前身小影, 因言之曰梅花居士图,嘱题此解》等十余首与林逋或林逋的诗句相关的词,这些与林逋有关的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写梅花。所以我们可探讨出,吴藻对于林逋的敬仰也是吴藻词曲 “梅花”情结的一大原因。
吴藻作为清代词坛中兴的代表词人,她的词被赞誉为“直逼嫩玉遗音”,而在她的词曲中出现频率高达百分之二十的“梅花”意象更是被运用得炉火纯青,“梅花”情结在吴藻的词曲中,传达的不仅是中华传统梅花文化和江南特有的梅花美景,还蕴含着作者写作的心态变化历程。少年以梅花表达自身少女情怀,中年以梅自喻表现孤苦人生下的高洁心志,晚年以“修得到梅花”作为余生佛禅目标,吴藻一生都与“梅花”密不可分,在吴藻的词曲中,“梅花”这一情结代表着杭州独特人文气韵,还代表自身心胸和人生目标,在“梅花”中寄寓了欢笑、愁思、胸怀和追求。吴藻词曲的“梅花”情结,为传统花鸟诗词和清代词坛“中兴”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在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