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的根据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特别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目的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普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调查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应用所学知识,企业内部管理提出改进对策。通过正确的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保护企业资金安全,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完整,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的目的。
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低效和不规范运作都可归结为内部控制的缺失。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企业经营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完善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格外重要。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概况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协(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D)和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内部控制委员会”。同年九月,该机构颁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这是对内部控制最具有权威的解释。
KPMG(1999)在其《内部控制:实务指南》中强调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两方面。而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需要一个持续的监督过程。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既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Kinney《内部控制综合框架》(2000)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以支持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过程和保护企业的资产,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Tommie Singleton《内部控制报告和财务报告问题》(2000)认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为了确保建立充分、相应的政策,配合有效的监督和报告系统以确保管理者的目标能够实现部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
Healy 和Pale《管理的内部控制报告》(2001)认为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需求来自于经理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内部控制的目标尽管理论界有多种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Bronson 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2006)认为,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是因为披露能减少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不确定性,自愿性披露该报告可以向外部使用者发送信号,使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
Collins《权责发生制会计评论》(2005)认为,在内部控制披露中,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与一般公司相比,在规模、存货、资金管理等公司运作上显得更复杂。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是指实质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1.2.2.国内研究概况
内部控制开始进入规范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自1986年,财政部就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2001年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2002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
2003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
2004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试行)》,
这些制度是企业建设内部控制的指导,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标准。
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论》(2000)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属于单位内部管理范畴,国家法律规定强化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认为是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从而形成了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特色之一。提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政府的推动密不可分,在我国应注重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注重内部控制的实务指导。
阎达五,杨有红《会计学》(2001)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会计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内部控制框架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成为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中应抓住的关键问题包括: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责,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强化预算管理和建立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蒋晓梅,唐予华《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2000)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信息对于委托代理问题的意义,并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和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会计信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反作用。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共生存,相互影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最终促进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李明辉(2000)《公司治理全球趋同研究》认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公司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管权的相互制衡,公司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制衡,公司内部的审计组织模式以及职权范围,公司的财务控制,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岗位操作规范。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存在三权制衡体系混乱,“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审计的地位削弱化的问题。建议,可以通过减少自己收入的方式使得自己使用较低的税率,同时计税的基数也变小了。
2、研究的内容
2.1主要研究内容、观点及解决的问题
2.1.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当前许多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和严重,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因此,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是当代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将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内部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完善的基本起点,是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1.2研究的观点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观点和解决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执行、缺乏全过程监督、风险评估缺失。
2.2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阐述对内部控制理论及意义,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2.2.1规范分析法,包括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逻辑演绎等,通过对收集到资料的整理、加工,采用归纳推理等方法。
2.2.2文献研究法,即根据研究课题,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2.3研究的步骤
2.3.1 文献资料主要是从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和在海南大学图书馆的网络上搜索有关内部控制的资料以及大学所学教材等方面参考。
2.3.2 通过上网搜索一些具体的案例,从而加以分析和利用。
2.3.3 通过询问指导老师的意见,与指导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内部控制在企业方面的现状,从而获得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2.3.4 对文献资料和交流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借鉴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进行论文写作。
2.3.5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及时与导师联系,对开题报告进行不断地完善,待论文初稿写出来再与指导老师联系进行有关细节方面的修改以致完成毕业前的论文写作。
3、论文主要框架与结构
第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
第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第三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应对策。
第五部分,结论。
4、研究进度
2016年11月完成准备工作;
2016年12月26日前撰写开题报告并开题;
2017年3月25日前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2017年5月初完成定稿,答辩。
5、参考文献
[1] 李淦英. 浅谈小企业内部控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5)
[2] 吴艳龙. 把握企业内控核心强化有效审计监督[J]. 商业经济. 2011(10)
[3] 郭华显.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10项注意[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11(05)
[4] 石兰芳.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6)
[5] 张亚贤,李晓丽. 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八大关系剖析[J]. 财政监督. 2011(08)
[6] 李岚.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J]. 中国内部审计. 2015(10)
[7] 刘祖基.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度环境的经验证据.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06)
[8] 王玉武.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西南财大.2014(03)
[9] 遇兴嘉. 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0)
[10] 苏芝.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国外资.2011(10)
[11] 付波.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经济视角.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