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0-12-24 15:16:53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龚伟庆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心卫生院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8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对本院内科2011 年06 月至2013 年06 月收治的12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2 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61 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61 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33%(49/6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8.19%(5/61),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8.19%(5/6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临床上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为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肝、肾脏功能也未见明显损害,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糖尿病;瑞格列奈;临床疗效 本研究对本院内科2011 年06 月至2013 年06 月收治的122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22 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内科2011 年06 月至2013 年06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61 例,年龄在28 至73 岁之间,平均年龄50.3±3.4 岁,其中男性33 例,女性28 例;常规组患者61 例,年龄在27 至75 岁之间,平均年龄50.7±3.5 岁,其中男性32 例,女性29 例。本研究在获得两组患者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并且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2 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临床常规方法(降糖药物、控制饮食、蛋白尿患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江苏豪森医药集团连云港宏创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61)进行治疗,每次给药2 片,每天给药3 次,均为餐前服用。7天为1 个完整疗程,连续治疗10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断。 1.3 疗效判定 本研究中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1)显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控 制,餐后2h 的血糖低于8.3mmol/L,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 空腹血糖下降幅度在30% 以上。 (2)有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餐后2h血糖含量在8.4-10.0mmol/L 之间,空腹血糖在7.3-8.3mmol/L 之间,且空腹血糖下降幅度在15-29%,但未能达到显效标准。 (3)无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出现任何改善,甚至临床症状加重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显效患者数+ 有效患者数)/ 患者总数]x100.00%。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的收集的实验数据都通过spss 19.0 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收集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 标准差)( ) 的方式来表示,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 检验进行,当P<0.05 时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80%(56/61), 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33%(49/6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8.19%(5/61), 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率8.19%(5/6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科临床上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相比为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肝、肾脏功能也未见明显损害,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谢龙元, 梁瑞生, 林春丽.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6):78-79. [2] 邓诗国. 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求医问药( 下半月),2011(05):113. [3] 谢宝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21):5786-5787+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