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摘要:凝聚力是企业长青的动力,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第一战斗力。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凝聚力,就像是一盘散沙。本问就企业员工凝聚力深入展开讨论,着重研究培训对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影响。
毕业论文网 http://www.lw2005.com
关键词 :培训 企业员工 凝聚力
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也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更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当今时代,一个企业仅靠个人的能力显然难以生存,唯有依靠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其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一个优秀的、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才具有战无不胜的竞争力。凝聚力已经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企业立足当今时代的核心竞争力,而培训对凝聚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培训的目的
近些年来,培训凭借其对于企业的特殊影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那么,通过培训究竟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呢?对于培训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个人的综合能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以及基本技能,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继而提高个人绩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可以达到强化组织的核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企业文化的传播,以此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二、关于培训的重要性探讨与分析
第一,培训就是生产力。根据某权威部门的调查,培训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世界上最大的包裹投递公司UPS认为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就是忠诚能干的员工,员工的工作承诺可以通过长期存在的公司政策而实现,第一个方法就是培训。所以通过培训不但能增强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还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更强的忠诚度。对于21世纪这样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来说,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培训一方面是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国家有明文规定和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专门就职业培训进行了单独章节的要求,第六十八条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三、培训的作用
众多周知,员工的凝聚力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培训凭借其自身的特殊性,恰恰可以很好地达成上述目标。
首先,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一个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靠引进,另一种就是靠自己培养。所以企业应不断地进行职工培训,向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培训良好的行为规范,使职工能够自觉地按惯例工作,从而形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及团队精神。
其次,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相匹配的有效途径。 员工培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岗位培训,其中岗位规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被视为岗位培训的重要目标。岗位人员上岗后也需要不断地进步、提高,参加更高层次的技术升级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培训,使各自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规范的高一层标准,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员工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它也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再次,员工培训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员工培训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例如:组织业绩突出的职工去外地参观先进企业,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予以报销费用等。据有关调查,进修培训是许多职工看重的一个条件,因为金钱对于有技术、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暂时的,一段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他们更看重的是通过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最后,员工培训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企业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除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思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成功的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与一般的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提高效率。
综上所述,系统科学的培训既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的基础工作,也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企业员工凝聚力形成的有效手段。不断在工作中应用培训拓展员工工作能力、更新员工时代观念,对于培养员工凝聚力有着重要影响。
毕业论文网 http://www.lw2005.com
参考文献
[1]李剑,刘德钦.企业员工凝聚力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
[2]张旭.职业培训对企业员工士气影响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3(6)
[3]张爱晨.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
[4]朱必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员工忠诚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