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人力资源 >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李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和特色,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便于高职院校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出更具特色健康的校园文化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探究

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正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快速发展。“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必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外延发展,实现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有机协调”。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有机结合,其状态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与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体现多元化和系统化,适应和满足目前校企合作的现实。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及其特色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来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宽开放、高层次、强影响的校园文化。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在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将企业文化渗透校园,突破职业院校办学的封闭性,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校企合作育人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工作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企合作发展有助于职业院校融合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融入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中,校企联系密切也促进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便于形成联系行业面向社会更具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校园文化发展新的方向和形态,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使高职校园文化更具特色。

1.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园文化体现出企业文化特色。引入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在原有高职院校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之外同时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特色,可以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一,在传统校园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校园文化设施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呈现出逐步现代化的现象,比如现代化的实训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场馆等,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也美化了校园环境。其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要求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体现现代企业的特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培养,这必然使校园文化兼具行业、企业和职业文化的特点。

2.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先进技术被引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校企合作模式下促成的技术、工艺和流程,在运用到企业自身生产管理的同时更能够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文化的传承者和主体即学校的师生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层次,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和推进有高境界的渴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一切校园活动中,注意与专业紧密结合,融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活动于一体,使专业文化活动也独具校园文化特色。

3.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企业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即实习实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的高职人才其实践操作能力会更强,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也逐步趋向社会化和企业化。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化,亦体现出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特征,毕业生在工作中更能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处理各种问题。高职院校学生身处学校营造的企业化环境中,其基本素质、实践技能、团队和责任意识都得到有效培养,校园文化彰显出很强的“企业特色”。

4.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服务社会的科学及研究成果的转化将会突出反映和展现高职教育的前沿问题,也必将能够带动高职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产品和智力支持,包括诸如人才培养、科技信息及物质资源的咨询服务等。职业院校既要充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构信息交流咨询的传播平台,又要利用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强化校园文化的渗透力,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还要利用学校自身的设施设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服务,也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缺乏机制和规范,合作无长效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并未能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采用共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教育与培训实习基地的形式,企业和行业未能充分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等,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未建立起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和规范。致使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节奏和文化,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另外,校企双方合作的模式、沟通交流的平台和责任与权利的界定划分不够明确,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没有长期合作基础,很多企业仅合作一次,没有建立后续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这样以来,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也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认识模糊,文化氛围营造的尚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大部分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文化基础高低不齐,加上一些院校为缓解就业压力,普遍存在重技能和硬件设施建设轻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及道德教育的现象,致使很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有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过于形式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多外化于形,教师员工和学生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校园文化没有如实反映教师员工和学生的理念、价值取向,故起不到人心凝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也不会影响和促进到学校长远的建设和发展。

3.主旋律不够突出,对企业文化的引入不够重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真正的职业教育需要校企合作全过程的参与。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除了向企业输送人才之外,还要让企业文化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中来。但受市场经济效益的驱使,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偏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缺乏校园文化方面的教育,对企业文化的引进和指导更是少之又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得不到培养,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素养”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学生社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不良文化的防范和抵制。

4.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没有得到凸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和师资规模,通过开设基础薄弱的热门专业放弃优势专业的方式来吸引生源,致使在专业设置上未考虑行业特征,形不成有特色的行业文化特征。致使很多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不得不进行“补课”,此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有很大关系。另外,有些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地方特色并存在脱离地方产业结构,呈现出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校园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比较少,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

5.建设内容简化,缺少系统性设计。纵观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大多相似,没有各自特色和没有科学规划,缺乏系统设计的特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很多脱离所在地域文化和学校发展优势,有时参考甚至照搬本科院校发展经验的做法,没有利用自身学校独特发展优势和形成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单一和支离破碎的运用几项新技术、新工艺,搞几次文化活动和讲座,建造几栋楼就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几个方面同时入手,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进行整体设计和推进。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1.找寻校企文化融合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园和企业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校企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更需要校企在实践中予以优化组合与深度融合,建立科学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校企共建产学研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进行战略对话;“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企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校企共建车间型实训室,进行环境共建”;学校组织教师进企业,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授课,校企经常进行人员文化交流等。通过这些举措助力校企相互促进、融会贯通,同时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高职院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学生文化社团,共同组织、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特定企业的文化交流活动,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拓展和训练,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建立一个独特的高职教育文化,使校企合作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作用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2.吸纳企业文化元素,校企共谋建设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首先,职业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层对学生实施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并让企业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来校担任兼任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更新教学内容。其次,强化在校教师的职业素养,经常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和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引入课堂,更加有目标地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再次,每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及时走访企业,了解社会需求,推进高职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找准切入口,突出重点,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职业院校由于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注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技术实践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多开展多样的职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技能比武和社团活动,通过安装、维修、发明、创造等,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追求,突出高职校园文化的职业特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也要提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专业教师必须有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经历,最好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基础课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走访考察交流,便于在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理念,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4.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院校开展的是职业教育,其最大特征是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故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校园文化的职业性特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引进企业文化元素,融入企业文化,体现行业文化的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注重将企业、行业和专业文化充分得以物化,可以将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优良道德传统和行业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体现为行业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营造出浓厚的培养职业人才的氛围。同时,“建立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一致、符合企业岗位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的专业实践学体系”,融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环境于课堂,注重体现职教特色。

5.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学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及规模建设、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兼顾校园文化建设,软硬件建设合理结合;其次,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园文化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性措施,尽可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的进展步调一致、紧密配合;再次,在教学和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活动。在学校顶层设计和制度设立上,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此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构建新型的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之间及大学内部冲突的和谐文化。具体来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尽可能要简政放权,加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推进高校去行政化,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实施依法治教,加强章程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结构;开发校园优质网络文化资源,助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加强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祎,管中秋,庞海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05-02

[3]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周欢伟,刘新星,林燕波,李助军.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遵径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12(4):21-22

[5]杨洁,韩继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融合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21-23

[ 6]范唯.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N] .中国青年报,2012-02-13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