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刚:器官移植学科发展进入新时代
2020-12-24 16:47:47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人物简介:至美公益基金,上海至美公益基金会源于上市公司安信信托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和企业文化活动,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原始基金数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由安信信托无偿捐赠,2016年安信信托再次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
至美基金会旨在促进人口素质与社会文明度的提升,通过倡导和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集结社会资源和志愿者的力量,实现人人可公益。
高晓刚身着白大褂,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举手投足很有学者气派。他是器官移植领域的权威专家。就人体器官自愿捐献的话题,《环球人物》记者和高晓刚进行了一番对话。
《环球人物》:我国器官捐献事业从无到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高晓刚: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器官捐献。器官捐献是指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将遗体中还有健康活性的器官捐献给社会。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器官捐献、移植体系,有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从2007年中国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器官移植走上了法治轨道。近几年,政府集中出台了多个文件和法律法规,比如器官买卖和非自愿摘取器官被纳入刑法;禁止通过司法途径获取器官等。目前,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
这些规范让中国器官捐献及移植数量在短短两三年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到2017年12月10日,中国大陆已累计实现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1.4861万例,捐献大器官4.1万个;器官捐献者志愿登记人数超过36万人,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移植大国。
《环球人物》:目前我国器官捐赠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还有很大的上升潜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
高晓刚:我们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其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在感情上很难接受将自己或亲属的器官捐献出去。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入土为安。我认为克服这个困难的关键点是要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制作一些有创意、有品位、有时代感的人体器官捐献宣传作品,让更多的公民了解并接受器官捐献这个观念。
此外,怎么更加公平、高效地分配器官,怎么提高捐赠器官的质量等问题,也需要在实践中解决。
《环球人物》:目前社会上有哪些渠道可以让人们了解器官捐献?
高晓刚:主要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形式。新闻报道、涉及器官捐献或移植的专题片、文艺作品,还有公益宣传活动等。
《环球人物》:如果大学生群体共同参与器官捐献宣传,这项活动该如何开展?
高晓刚: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其次,既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寻找体现人性温情的案例,以小见大,创新符合校园文化特点的宣传方式。另外,大学生也可以向正规的组织寻求支持。2017年11月,我收到上海至美公益基金會的邀请,在复旦大学就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上海至美公益基金会和复旦大学生命关怀协会即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为学生社团科普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并提供志愿服务培训,共同倡导大学生及公众参与无偿献血与器官捐献,并在社区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公益倡导。
作者:李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