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用户名:admin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人力资源 > 新型工业园区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新型工业园区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以烟台开发区为例

胡茜茜 烟台开发区民政局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人口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据统计,烟台开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万人,占全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为14.9%,目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0.5%。但随着开发区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以及烟台的宜居条环境,更多的老人随子女定居我区。仅2014年一年60岁以上老人就比上年同期增加0.1万人,增幅达到3.4%。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为经济转型和现代服务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空间。如何把握机遇,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应对老龄化,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一、我区养老服务业现状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五处,其中1处公办养老机构,四处民办养老机构。有养老床位122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0张以上,高于全市32张的平均水平。入住老人545名,多为20年代、30年代出生的人,其中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41人,自费479人。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76人,其中持证上岗人数为66人,持证率达87%。养老机构中剔除管理人员外,平均每个护理人员需要陪护7-8个老人。

我区现已形成以公办养老机构为主导,社会力量快速发展的模式。自2011年6月区社会福利中心建成投用以来,财政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达到国家三星级标准,发挥了应有的带动示范作用。2014年3月,总投资额3.32亿元的及养老、医疗、度假、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养老服务综合体磁山颐生苑养老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的填补了我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空缺。同时,我区还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4处,邻里养老互助点16处,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对养老产业影响巨大

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许多老人听说要送自己去养老院度过余生,就会感觉自己很丢面子,觉得是因为家庭中的儿女对自己不孝顺,有嫌弃自己,赶自己出门的意思。另一方面,儿女们心里也很纠结,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工作环境中,大部分儿女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打拼生活和扶养孩子,对老人的照顾虽心有余却力不足,送老人出去养老,既担心老人不情愿,又担心外人议论自己不孝。因此,多数养老有困难的家庭一直没有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托养。

据调查,目前托养人群中,一小部分是自己有退休金的老人,自愿接受去机构养老。另一部分则是长期病瘫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家人无奈送进养老院的。只有极个别是家庭希望老人来养老院享受晚年生活。由于目前社区老年人乐意接受的养老方式还是居家养老,多数不接受日间照料中心这种模式,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2.养老机构差异巨大,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区各养老机构存在规模差异巨大、档次高低明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床位数从100到300张不等,其中2家养老机构合计投资超过1.5亿元,共拥有床位550张,占全区所有床位的45%,而入住老人99人,仅占所有托养老人的18%。一床难求与高空置率并存。

老有所养,是一个社会公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公办养老由于完全由政府出资,运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计成本,相对竞争压力较小。而民办养老要考虑经济效益,在硬件上没有优势,唯一能与公办有竞争的就是价格低廉。因此,个别民营养老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以压低价格、降低服务标准开展竞争,人为造成了养老市场的低水平运行。事实证明,民营养老必须有盈利空间,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专业工作人员短缺,没有形成多元化服务模式

目前,社会对养老服务工作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工作地位低,待遇差,特别是现在80、90后不愿从事养老服务行业。虽然各地政府都倡导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志愿者服务多属于短期行为,长期参与度不高,养老服务也得不到有效提高,服务人员数量少、人才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而且,养老产业与地产、医疗、医保等行业融合度不高,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的壁垒,老年医疗事业发展较缓慢,能够提供康复、护理的床位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尤其失能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从而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业的质量,也制约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三、建议及对策

1.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养老市场多元化、专业化发展,重在政府引导和支持。比如动员有条件的医院、民营企业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搞健康养老合作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个人以股份合作形式创办小型的健康养老机构,参与社区养老。创造多元化的健康养老市场,通过竞争提升档次。

2.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引导志愿者进社区,同时要优化大中专院校专业设置,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服务涉及生活照料、心理咨询、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服务人员。此外,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志愿者的作用也相当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

3.加强医疗保障水平

由于普通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有限,建议政府给予政策和财力支持,搭建养老信息平台,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老年人托养服务。通过与医疗机构信息互通,也可以附近的医疗机构合作,定期派员进行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的方式,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形成老人信息与医疗信息相融合的大数据,为养老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资料平台,以便更好地服务老人。

4.完善医疗保障

制定针对老年人医疗康复的医保政策,开设新病种补助,提高补助比例。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应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医疗保障部门要积极策应大量异地养老现象的涌现,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加强各地市直接合作,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5.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积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发展、规范管理各类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送餐、托养等个性化服务,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