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2020-12-24 15:33:42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1、方法
1.1选择我院收治的需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检验,其中观察组按照严格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接受检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接受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对检验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以及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97.00%>91.00%,99.00%>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按照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检验,具体如下:
1.2.1检验前质量控制
1.2.1.1准备工作统计患者个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同时向患者讲解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禁忌。
1.2.1.2样品采集制定严格的样品采集时间,时间的制定需符合不同检验要求,不能影响患者病情并且还要符合患者的个性化要求。另外,样品采集部位的确定也要严格按照不同检验的要求。例如:血液样本采集通常在清晨进行,并且患者要与检查前空腹8h作用;采集血样是应指导患者静坐休息5~10min作用;另外,血压采集部位通常以前臂肘窝正中静脉为宜[3]。
1.2.2检验中质量控制
1.2.2.1维护仪器正常运行检验前检验人员需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避免检验仪器出现异常情况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中,一旦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检验人员需及时更换仪器设备,确保仪器时刻保持较好状态。另外,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仪器维修保养知识技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1.2.2.2准备检验试剂严格按照需要进行的检验准备相应检验试剂,并按照说明书配制试剂。配制好的试剂需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而且在使用保存较长时间的试剂前,需对其特性进行测试以确定试剂是否仍然合格。
1.2.2.3数据整理检验数据需进行严格保存,并且数据的保存需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另外,还要保证数据的规范性与时效性。
1.2.3检验后质量控制
1.2.3.1结果审核与判定虽然当前临床医学检验的自动化及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录入信息、样本编号、仪器校验、报告单填写等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并且每一项工作的负责人不同。因此,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之间需做好配合,各个环节的交接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避免检验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
1.2.3.2执行报告签收制度检验报告应该由专人送达,以免送达过程中出现疏忽而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另外,针对不同科室的特殊情况,检验室应该向其申明检验报告单的保存时间及方法。
1.3观察指标[4]统计两组出现检查失误情况并调查患者对临床检验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91.00%,99.00%>92.00%)。说明本研究采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严格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以上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作者: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