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人力资源 > 凝心聚力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凝心聚力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孙金锁 李文红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摘要: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建立新型企业文化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凝聚力的强与弱,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为基础,联系当今企业发展的实际,运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目标、企业精神、人性化管理等观点,分析、阐述了对加强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企业凝聚力 发展目标 企业精神 以人为本

企业凝聚力是指一个行业或企业所具有的一切优秀素质所形成的吸引力,是企业及其行为对员工产生吸引力的程度。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创新生存、发展壮大的源泉。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的目标一致,必然会形成较为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企业内部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彼此宽容、彼此信任;尊重个性、能力互补;积极向上、团结有力的工作氛围。企业有了较强的凝聚力,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它们彼此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提高和强化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将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目标一致,谋求共同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绘制一幅企业的发展远景和蓝图,即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实现长远目标的步骤计划,即短期的发展目标,如国家电网公司早在2004年提出的“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时至2015年,国家电网“两会”上提出的: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年度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又提出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即公司发展方式、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要求和举措。

要使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可行,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目标都必须要体现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相一致的原则。这样,企业与员工之间才能做到相互信任,共同提高士气,加强凝聚力。同时,要做到企业与员工的目标一致,企业要做好宣传、沟通和协调,充分重视目标实现后员工的既得利益,使员工得到充分的被信任感和成就感。从而使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个人的目标实现依赖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进而使员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实现共同目标竭尽全力。

二、鼓舞士气,弘扬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行为的实质,企业精神与企业风貌、企业风尚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体现的都是企业行为的本质特征。企业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诸如:警句短语、标语口号、承诺誓言、厂诗店歌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共同的行为特征。如:许多企业把“团结、求实、拼搏、创新”;“厂兴我荣、厂衰我耻”;“领行业之先、铸百年之业”作为企业的精神及核心理念。再如,国家电网公司先前提出的:“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真诚服务、共谋发展”以及近期提出的:“四个服务”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等等作为企业共同信诺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服务理念。企业精神一旦被全体员工从内心认定后,将对于鼓舞斗志、激发士气、增强凝聚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创造条件,拓展个人发展空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企业的再发展创造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战略资源已经从工业社会的金融资本转向信息社会的人力资本。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要重新认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重新建立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个动力源不是物,是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最大的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提倡员工自我设计,鼓励员工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员工自我设计的实现以及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企业目标的实现及其企业的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和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实现自我设计,鼓励员工向高层次发展。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二是创造员工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大型企业可以建立培训基地,即可以降低企业的学习培训成本,又可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企业员工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目标的实现。例如:国家电网公司近十年发展历程中,公司上下始终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提升、重视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把加强队伍建设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在深化“两个转变”的实践中,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活动,以各级公司培训中心以及网络大学为载体打造了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职工队伍,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升。如今,面向“十三五”,应对新形势、提出了“适应新挑战,必须以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为重点,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为创建两个一流提供根本保证”的要求。

其次,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人不能是经济动物,但在人力的流动过程当中,经济因素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收入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个人价值的大小。当然,高收入也未必就能长久留住人才。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必须注重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分配要与员工的工作岗位、绩效、能力、贡献等联系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的能力优先机制。再次,良好、优厚的企业福利待遇。体贴细致的福利待遇能使员工深深感到企业所给予的家庭般温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心理依赖和情感依恋,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亲和力,并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起到强大的基础性作用。

四、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传统管理学派强调管理中的理性因素,把企业员工比做工具或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把员工看做是纯粹理性的人,把员工等同于其他生产力要素。采用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定量科学化,吸收数学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使管理的技术和手段进一步科学化,成本核算、利润计算和各类资产评估更加规范化。但忽视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着迷于铁的纪律、严格的制度、绝对服从,至高无上的权威等理念。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效益的下降。著名学者杨振宇说:“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是人才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的管理绝不应该是片面挖掘员工的体力,而应当更加注重挖掘员工的智力资源、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必须要建立一种能够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制度。如:公证的考评制度;员工建议制度;企业领导与员工定期交流制度;因人而异的关心制度;为员工办实事制度等。一切体制与制度都必须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原则,以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五、激发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良好的企业内外环境企业内外环境是影响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内外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二是指企业的社会环境,包括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发育环境等;三是指企业内部的人文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办公环境、工作氛围、安全状况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往往还不能完全由企业自身所决定。但是,不断创造和完善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一,创造一个整洁、干净、优美的工作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树立企业的自身形象,激发员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大力挖掘和宣传企业的先进人物。发挥榜样的率先示范作用,弘扬企业正气。树立企业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第三,在企业中创造一种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和创新精神的氛围。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要经常不断的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肯定员工的劳动成果。第四,注重工作的合理化和丰富化。一是通过科学测定,制定合理的工作负荷和流程,避免员工因负担过重,或过于轻松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二是在单调的工作中增加情趣,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