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共2篇)
2020-12-24 15:50:22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应该如何写作?对于现在的很多初次写作论文的作者来说,应该都是会不知道要如何写作的吧,所以也会觉得迷茫和无措,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医学生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特点,结合我中心近年实行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本文从,建立标准化考试题库;推行分项考试和允许重考;评价方法等3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考试制度改革。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R9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00-02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培训中心是以临床医学实践技能为主,重在实践。如何加强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是我们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话题。针对目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的考试制度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建立标准化考试题库
目前标准化考试题库多用在执业医师模拟考试、或一些主干课程考试,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大多由任课老师自己出题、自已监考、自己阅卷,如此,出题随意性较大,难以全面考核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建立标准化考试题库,可以具有较好的有效度和可信度,既可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避免考题出题过深、过偏,又可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全面掌握实践技能操作。
2考试方法改革
2.1推行分项考试方法
过去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以技能操作考核为主,很少有笔试、口试等,对监试医学实践教学操作能力方面的测试重视不够,要突破高分低能,我们认为可以推行分项考试,可以有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综合考试等。笔试可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对概念的记忆能力;口试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概括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理解能力,故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和柯尔伯格(Kohlberg)等认为口试是评定学生认识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口试是我们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最缺乏的考试手段;操作考试可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内科学》监试实践教学笔试可由基础理论知识书面考试、病案书写、平时作业等组成;口试有实践教学提问、模拟医院见习病史的采集等组成;技能操作考试由体检考核、临床常用诊疗技术考试等组成。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大多实行一门课程一张试卷一次试卷,会出现有的学生每次考试可能都在榜尾,如按上述内容进行分项考试,有些过去名列榜尾的学生,由于某项能力突出,很可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使这些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分项考试可采取抽签、指定、自选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灵活性大,形式新颖,动口、动手、动笔,让每个学生有成功感,学生容易接受。分项考试虽然次数多,但时间分散,每次考试时间短,学生不必像过去一样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可减轻学生由于考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2.2推行允许重考方法
学生每次考试后,总有对自己考试成绩不满意的,认为还能考得更好,对这种情况应允许重考,甚至重考成绩不满意,允许再次重考,直到学生对考试成绩满意为止,如目前我国实行的执业医师考试,每年就有二次考试,就是给考生第二次机会,我们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为什么不利用这种方式方法呢?但允许重考绝不能降低考试标准,现行的补考制度多降低了考试标准,甚至个别教师因“怜惜”学生而“放水”,没有达到补考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因补考成绩再好也只能在成绩单上填写“补及”两字,以致出现补考“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允许重考不降低考试标准,考多少分算多少分,鼓励学生考得最满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让部份未及格者通过努力,能证明自己行,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允许重考可以减轻学生怕考的心理负担,因考不好还可重考。但同时也要杜绝无故“旷考”、“缺考”及“作弊”的现象,允许重考与搞频繁考试完全不同,重考是学生自愿的考试。如学生在一年级某科考得不理想,到二年级可跟一年级一起考试。这样做虽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回报是值得的。
3评价方法改革
3.1推行等级评分制
分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学生的学习状况,但几分之差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学生的能力与智力发展难以通过分数表示出来,而等级评分方法,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3.2推行实质性评价制
分数评分不利于对学生的反馈与矫正,学生不知道对在那或错在那,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考试定有及格线(60分),不少学生会出现只要及格就不想花更多的精力,不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力争更高、更强。对部份必须掌握的知识可采取实质性评分制[1],如临床医学操作考试如考10项操作,不能说每项10分,会6项就及格过关,这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是不行的,必须10项全部掌握方可上岗,故考试时对未掌握、未通过的项目要及时纠正。让不及格者知道错在何处,实质性评价能较准确、清晰、完整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3.3推行“奖励分数”评价制
把最终成绩或平时成绩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分数”,把分数有机地渗透到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维、超脱书本,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步骤有成功的表现,如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操作熟练都可以得到奖励1分、2分等不同的奖励分数,其中尤应突出创造分,即有创新精神的见解应给予最高奖励分[1],这种方法融自觉性、趣味性、竞争性、激励性于一体,一改学生上课怕老师提问为希望老师提问,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分数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为激勵学生,还可在分项考试中增设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答对者给予奖励分数。
4小结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要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素质的训练,把考试当成促进学生成长的手段,多进行综合性考试和评价,以免一次考试定终身。根据我中心及各院校的考试制度现状,我们认为:实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第2篇: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目的:给予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并分析其管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7月份随机选取了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检验,观察组60例,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加强环节质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准确性明显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加强临床检验环节质控管理工作,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检验准确性,从而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质量控制;检验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50-02
医学检验是指通过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多方面检验,使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结果来进一步确诊患者病情,医学检验的准确性与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息息相关,也可对医院整体发展造成直接影响[1-2]。但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总体检验结果受到影响,而降低了总体诊断准确性,也激发了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为最大程度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医院需加强临床医学检验环节质控管理,以确保患者检验准确性,提升其总体治疗效果,为医院日后发展奠定丰厚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7-2019.7期间随机选取的120例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39:21,平均年龄(42.07±13.63)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41:19,平均年龄(42.11±13.6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已完善,且未见明显差距(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临床医学检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加强环节质控管理,详细如下:(1)在进行医学检验前,应对患者个人资料与标本信息进行检查与核对,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及患者个人资料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应每日对检验设备、仪器及试剂进行检查,并做好检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检查完毕后进行记录,以确保检验设备可以正常使用,保证试剂处于有效期内,并可与检验设备匹配。除此之外,对于检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上报,提出解决对策并严格执行。(2)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以将检验人员操作能力、检验水平及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并根据培训内容定期开展考核。对于多次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给予批评与适当物质惩罚,对于考核成绩优异且工作态度较好的检验人员则应给予表扬与奖励。除此之外,应根据医院检验科实际情况建立工作规章制度,使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展开检验工作,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3)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前,需告知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有无服用药物或进行过静脉滴注,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帮助患者选取正确体位,并保持固定姿势,以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准确性。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验,并合理储存,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或因外界细菌导致影响检验效果。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检验准确性;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疗效评价:将两组患者检验准确率及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验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事件,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学检验作为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检验方式之一,其检验准确性与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息息相关[3]。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条件的发展与改革,使医学检验准确性大幅度提升,但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仍存在着部分检验人员操作能力较差、检验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血液标本不及时检验等问题[4]。上述问题对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务必要加强临床检验环节质控管理工作,以最大程度提高总体检验准确性,并防止出现不良事件。
在本文中,对照组患者分采用普通临床检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环节质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检验准确性更高,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本研究通过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可进一步提升其检验操作能力及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每日对检验室设备及试剂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合理应用奖惩制度,并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可提高检验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前,询问患者用药史、是否为空腹状态,并帮助其选取合适的体位,可有效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患者个人资料与标本信息進行核对、检查,进一步确保了患者个人资料与样本的完整性、准确性,从而将总体检验结果进一步提升,以对其临床后续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将环节质控管理进一步加强,可有效提升患者总体检验准确性,从而有效避免误诊、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医院日后发展也奠定了丰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