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

试析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及原因

张越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集多种传统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具有传播速度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信息形态多媒体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等特点。人们似乎认为,利用几乎无所不能的新媒体能够缩小知识鸿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并不能弥补经济地位高者和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反而使这一鸿沟有扩大的趋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 知沟 表现

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递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在新媒体时代,“知沟”有哪些表现形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新媒体时代的“知沟”表现

1、高学历者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知沟”

与普通大众相比,高学历者对信息具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样的信息被不同的受众接收所产生的价值不同,并且,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选择和接收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使得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加,使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兴趣影响他们的信息选择,也使得高学历者和普通大众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和内容产生较大差异。

另一方面,文化程度高的群体经济收益也相对较高,对新媒体的投入也更多,更具有信息优势,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教育上,并由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学历者将比现在获得更多的信息优势,而普通大众则越来越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知沟”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由来已久。新农村建设虽使得农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市经济水平相比差异较大。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在获取信息上具有优势,与此同时,信息畅通更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乡“知沟”明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2 年底,城镇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约六成,而农村地区目前只有23.7%。

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它在传播中的地位。从传播内容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新媒体,其传播内容主要关于城市。目前,省级电视台只有一半开设了对农栏目。在全国各类电视台中,开办农村栏目的电视台只占1 %。新媒体领域,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的热点新闻也多与城市有关。

3、贫、富国之间的“知沟”

全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带来了全球传播的空前发展。在信息时代,传播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国民文化水平较高,而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2013 年发表的《宽带网状况》报告,冰岛、挪威和荷兰分别以95%、94%和92.3%的高互联网普及率位居榜单的前三甲;欧洲的互联网普及率居全球之首,高达75%,美洲紧随其后为61%,而非洲的互联网普及率则仅为16%,与前两者相差很大。并且,在全球11 亿尚未连接互联网的家庭中,90%位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电信联盟估计,到2014年,世界网民人数将达到27 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39%。但同时,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依旧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仍然只有31%的人口使用互联网,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将达到77%。

不仅如此,“信息富有国” 凭借着已有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本优势,控制和垄断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流通,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衡结构,即从工业先进和新闻娱乐业发达的国家向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输送。并且,“信息富有国” 并不是客观、公正地传播信息,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这些国家不仅借此来维护自己现存的支配地位和利益,而且以此来影响和控制其它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知沟”产生的原因

1、经济因素

“知沟”的产生,从本质上来看,是经不平衡现象在传播中的反映。经济收入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媒介的普及和使用,对新媒体而言这点更是突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的使用成本高,对互联网而言,首先需要承担硬件和软件费用,其次还需承担通信接入费用和流量费用;对手机媒体而言,首先需要智能手机,其次需要购买每月的流量套餐以及付费应用等,这些费用将很多人拦在了新媒体之外。而高昂的成本也把许多经济贫困者拒在信息门外,使得经济贫困者变为了信息贫困者,而有经济条件接触新媒体的人则成了信息富有者,两者之间就产生了信息鸿沟。

2、个体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体已有的知识存储量,影响着个体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知识存储量高的个体对新信息的接收度和理解度都高于知识存储量低的个体,因而也能更好的使用信息,创造价值。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还会导致传播技能的差异,这在新媒体领域表现的更为突出,以互联网为例,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对使用者的检索能力、辨别能力、理解能力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这些必然导致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利用新媒体所获得的知识的不同。

3、动机与兴趣

相比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新媒体的确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平等和公正的平台,普通个体不仅是受传者也可以是传播者。通过互联网或手机,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普通大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都得到了更好的实现。可正因为如此,网络的使用越来越个性化,个体的动机和兴趣得以发挥愈发重要的影响。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不同的动机和需求造成了用户在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知沟”。如前所述,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实时性、信息内容海量性、传播范围全球性等特点,受众主动性得到增强,个体才是媒介接触内容的决定者。受众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选择媒介内容,不同受众使用媒介所获得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差异很大,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获得了知识,也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恰当的使用了新媒介。根据2013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络游戏网民规模达到3.45 亿,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48 亿,网络视频网民达到3.89 亿,并且这些娱乐应用的用户数量每年都以一定的比率增长。对部分人而言,电脑或手机就是聊天工具和游戏机。

4、传播技能

除了经济壁垒,新媒体传播还存在技术壁垒。从表面来看,新媒体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于一体,似乎更利于使用者接收和理解,但其实不然。虽然简单的开关机、检索信息、阅读新闻、观看视频、社交聊天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准确高效的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则需要较高的新媒体专业知识和文化存储。传播技能高的人能够利用他们已有的专业技术来准确辨别各类信息和知识,并且因为已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信息和技术,且有更强烈的主动获取知识的需求;而传播技能较低的人则难以利用新媒介来高效便捷的获取知识,只能被淹没在“拷贝的洪水”中。

三、新媒体时代“知沟”的扩大

1、个体媒介接触的差异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新媒体的使用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收入较低的阶层也逐渐得以使用新媒体。然而,由于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差异,不同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和应用也不同,这些主观因素也使得“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并且,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知晓权、传播权和传媒接近权都得到了更好的实现,使得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有了平等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受众的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存储量等认知性因素在“知沟”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2、新媒体特性的影响

新媒体信息的特性也是导致“知沟”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首先,新媒体信息具有海量性,根据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的观点,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实物”保持实际接触,要了解世界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二手信息———“拷贝”,人们将“拷贝”作为“实物”的代替物,传媒的大量生产使得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拷贝”的洪水中。这一现象在新媒体时代更为突出,琐碎的各类信息充斥着人们的感官,没有信息选择与辨别能力的受众只能被淹没于“拷贝”的洪水中。

其次,新媒体信息的碎片化。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了解到各类信息,但信息纷繁复杂、十分琐碎并且大多没有真正的意义,而是充斥着各种笑话、励志话语、琐事,这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更加难以让普通受众从中获得知识,更不用说理解或应用知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所形成的的虚拟化的外部环境更是混淆了普通大众的试听,使他们深陷无意义信息的“陷阱”。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辜秋菊,《网络传播中的“知沟”成因探析》[J].《新闻界》,2006(4)

③刘蕊,《以新的视角解读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J].《时代教育》,2011(4)

④程军祥,《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理论再探》[J].《新闻知识》,2008(12)

⑤田俐,《网络传播对“知沟”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09(5)

⑥王冠,《数字传播时代“知沟”问题解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2

⑦吕凯文,《信息化时代“知沟”的主要表现及其政治意味》[J].《郑州大学学报》,2001(3)

⑧李晓燕,《网络传播下的“知沟”理论探析》[J].《安徽文学》,2008(4)

⑨孟思奇,《探析“知沟”理论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 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