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理念与路径——以新闻实务类课程为例

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理念与路径——以新闻实务类课程为例

【摘 要】从本质上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像)等新闻实务类课程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实现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就必须树立“大新闻业务观”,强化专业实训理念,进而改革教学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业课程 职业标准 新闻实务 课程改革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①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与新闻摄影(像)通常被归于应用新闻学范畴,或曰新闻实务、新闻业务。新闻实务能力历来是传媒招录新闻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标。加之新闻专业的应用性特质,新闻实务类课程也相应地被视为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一如蔡元培先生1918年在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中,开宗明义,一语中的——“凡事皆有术而后有学。”②换言之,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授课方式等都必须与新闻职业标准对接,否则,新闻教育就无法培养传媒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新闻工作的职业标准

所谓职业标准,是指“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这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国际劳务合作交流的主要依据。职业标准既包括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还包括环境与条件,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等内容。其中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为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是衡量劳动者技术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职业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几大类。”③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标准不仅是一个行业认可的共识,更是一个职业成熟度的表征。

2009年11月9日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提出了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这些职业要求构成了我国新闻行业的职业标准。

事实上,新闻行业的职业标准往往会被具体到可测量的维度——新闻实务层面,亦即新闻采、写、编、评、摄的基本技能。由此,新闻教育也找到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接口”。很多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观点。例如,一项调查表明,“有95%的新闻学教授和98%的媒体一线专家认为,培养学生‘新闻采访写作基本技能’是重要的;有96%的新闻学教授和94%的媒体一线专家认为,培养学生‘信息分析和产生思想的能力’是重要的;有53%的新闻学教授和67%的媒体一线专家认为,培养学生‘行业报道能力’是重要的;另外诸如‘深度报道调研能力’、‘对时政和重大事件的关注能力’、‘与各种背景的信息源谈论问题的能力’以及‘新闻院系一毕业就成为合格记者的能力’,认为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新闻学教授和媒体一线专家的比例均超过了70%。”④

有鉴于此,新闻院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自然也应该以新闻职业标准为基准的。然而,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新媒介大行其道,新闻职业标准的内涵虽然没有根本变化,但外延扩大许多,而基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教育,尤其是新闻实务类课程,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呈现出巨大危机。

二、对接的基础:理念更新

作为高职类的新闻院校,面对新媒体的崛起,首当其冲的就是理念更新,在此基础上,才能调整课程的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近年来我们的具体实践,这种理念更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大新闻业务观”

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的内容往往按照采、写、编、评、摄等业务环节展开,每一个环节即是一门课程。对专业课程细化处理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迅速把握新闻实务每一项技能,与此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人为割裂”之感,因为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与摄影(像)原本就是新闻实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其内在机理一致,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媒介融合”时代也对两类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要:“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这类新型人才不同于传统的传媒管理人才,必须是精通各类媒体的专家,知道技术发展为新闻传播所提供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一类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然而,这种归纳只是说明,新闻传播教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强化综合技术培训,形成技术与能力的增量。也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要走技术化道路,这无疑会形成新闻传播教育的‘偏向’。⑤”基于后者来看,这就需要新闻教育整合课程资源,将新闻实务置于一个整体性框架中加以审视,既重视培养学生每一单项技能,更要强化培养学生将新闻实务各项技能的整合性运用能力。

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认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叶春华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新闻业务观”,他认为:“新闻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紧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基于这个‘统一体’来展开新闻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观念就叫“宏观新闻业务观,即‘大新闻业务观’。”在叶教授看来,“大新闻业务观”的意义重大,因为“在一切新闻业务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看问题,把微观的新闻业务观提高到宏观的新闻业务观”是“全面提高新闻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⑥

2、专业实训理念

何为实训理念?我们认为,所谓实训理念就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中,要突出“实训”的主体性地位,强化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的能力。具体来说,在传统的新闻实务教学中,理论讲授远远超过实践课时,例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课程一般都是54课时,其中的实践课时一般只有10个课时左右。而对于摄影、摄像这样强化动手能力的课程而言,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一般也只是各占50%。如此一来,理论课时没展开,实践课时又不够用,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又缺乏足够的实际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眼高手低”,难以与业界的职业标准相对接。

三、对接的路径:教学模式改革

理念更新必然引发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下,我们以新闻采访课为例,来探寻这种对接的路径。

1、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使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重点,对象,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新闻媒体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评态度、具有敏锐的观察和较强的采访能力的编辑、职业记者。具体目标为:

(1)职业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能,独立完成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

(2)职业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3)职业拓展目标:要能够在掌握方法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在新闻采访写作具体业务中打破成规、另辟蹊径,成为智力工作者。

2、课程任务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按照传媒对于记者采访能力的要求,我们在课程任务设置上强化了对学生三种基础能力的训练:

(1)专业能力:新闻发现、采访、写作、编辑能力。

(2)方法能力:继续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3)社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获取信息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1)案例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逐渐淡化理论讲授的比例,强化以案例凸显理论,以理论分析案例,既选择传媒实践中经典的采访案例,也会选取有问题的采访案例。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从当天的新闻事件中摘取记者的采访,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点评学生的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2)实战模拟法。所谓实战模拟,就是要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报道环境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真实的采访。一方面,我们选派学生到媒体实习,直接参与媒体的实战。另一方面,我们也尝试将新闻采访课程的实训任务连接课上、课下,不断设置采写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校电视台、校报、校刊等校内实训平台完成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像)等各项实务环节。

经过几年的新闻实务课程改革,我们的体会是:作为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改革的重要依据,职业标准为教学主、客体双方建构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一方面,职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规范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意义。另一方面,职业标准也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因此,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优化根本切入点。

【基金项目:2012年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以《新闻采访》精品课程建设为例”,项目编号:2012jyxm753】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

②肖东发:《新闻学在北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

③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④刘勇,《试论新兴财经类报纸》,中华传媒网,2004-4

⑤单波、陆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3)

⑥叶春华:《新闻业务之“核”——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M].上海三联书店,2009:3

(作者: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