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我是歌手2》节目的叙事特点

《我是歌手2》节目的叙事特点

【摘 要】电视节目包含了大量叙事元素,《我是歌手》以参赛者为中心,他们是故事的叙述者,围绕参赛者整台节目完成一次流畅的叙事。本文将电视娱乐节目看作叙事文本,从叙事学视角浅析《我是歌手》节目叙事的特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我是歌手》 叙事模式 叙事角度 叙事修辞

“叙事即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情,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一段时期间发生的事件。”真人秀节目从节目策划到完成,都是以人的活动为主体,伴随着故事性和戏剧性。《我是歌手2》是一档以音乐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歌手是故事的讲述者,节目就是向观众讲述舞台上人物的故事,用情节发展获得关注和认同。本文把节目看作叙事文本,从叙事模型、叙事角度以及叙事中修辞的运用来理解电视节目的策划,探究《我是歌手2》作为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点。

一、叙事模式:通过悬念串联叙事

“真人秀一般都是动态的具有目的性的线性的叙事模型”,尤其是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最终关注点是谁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围绕最终目的展开叙事,但《我是歌手2》并不以这种具有目的性的叙事模型为主,虽然节目最终要产生胜利者——歌王,可是在每一期节目中,叙事模型并不是以此为目的,而是通过悬念的串联来叙事。

《我是歌手2》第一期节目,“参加节目的7位歌手是谁”是串联整个节目的悬念,栏目也是围绕这个悬念来展开情节;在随后的节目中,以“竞演选手的出场顺序——竞演选手曲目——竞演选手的单场成绩排名——淘汰选手和候补选手”这个悬念来串联节目。可以说,悬念的串联成为了《我是歌手2》独特的叙事模式。

二、叙事角度:多重角度交叉叙事

真人秀的主体是人,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是整个栏目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参与者和主持人。《我是歌手2》的叙事角度摒弃了单一的主持人视角,主持人是由参赛者“兼职”,其歌手身份强于主持人身份。节目运用多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聚焦于同一个事件,利用后期剪辑手法,将同一时间下,不同空间和人物的叙事角度混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作为事件主体的细节。

1、故事主体视角

参与者作为节目的主体是整个节目的叙述者,淡化主持人而以参与者为主的视角,从参与者排练备赛、比赛前、比赛中以及比赛后四个方面来展开对参与者的描述,是节目中最为主要的叙事角度。

每个竞演者都是故事的讲述者,从主观角度来讲述每一首歌背后的故事。从挑选歌曲的纠结、改编歌曲的灵感、彩排时的困难、比赛时候的临场发挥以及赛后自我评价,通过第一人称的角度鲜活地展现了作为歌手的故事。尤其是竞演前和竞演结束后,摄像机捕捉到的选手的状态,将歌手幕后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常规节目中我们很少看见的“明星”们的真实状态,是卸掉光环后作为一个参赛者的状态。例如,第一位候补选手曹格出场前的紧张,不断地打嗝而获得“嗝王”的称号;张杰竞演时所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就是在诉说着自己十年来出道的历程。参演者的视角是饱满的,富有感情的,它不仅仅关注歌手竞演时的表现,更强调了歌手每一首歌后面的故事。

2、竞争者视角

参与者是节目的主体,是核心叙事视角,在《我是歌手2》舞台上有7个平行的主体存在,但参与者又同时作为竞争者,构成了另外一个叙事视角。

参与者在竞演时是故事主体,而在其他选手竞演时又是作为其竞争者来参与叙事的,其叙事在一定的空间限制下,每位竞演歌手完成演唱后都会在固定的休息室,观看其他参演者的表现。他们在封闭空间里面,动作、表情、语言以及心理状态都是围绕竞演歌手的,同时独立于主体视角,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他们都对主体描绘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直接的语言评价,增强了个人主观情感。

“动力火车”作为候补歌手带来了他们的经典歌曲《当》,现场气氛相当活跃,而在休息室中,其他“竞争者”们对他们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个视角就以客观的姿态补充了主体叙事的不足。

3、经纪人视角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每一个歌手都有一位“经纪人”,他们都是知名主持人来担任,他们的目的就是配合每位歌手顺利的完成竞演,不是叙事主体,却能够丰富主体形象,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竞争关系,而竞演歌手的竞争关系转移到他们身上,因此“经纪人”的视角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叙事视角。

邓紫琪在竞演过程中因为麦克风出现程序问题而终止了演唱,并获得了再次演唱的机会,当这个偶然的事故发生时,“经纪人”发表了直接看法,主观色彩浓烈;“萌叔”韩磊在每次竞演选歌的时候都特别的纠结,而他的经纪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评审视角

在竞技类真人秀中,淘汰和选拔是关键环节,是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而淘汰机制是需要一定评审规则的,也就出现了评审视角。在《我是歌手2》中,评审视角主要体现在500名“听审团”和知名专家的点评。“听审团”直接决定竞演选手的成绩,专家点评以专业的角度对歌手做出点评。

“听审团”最为关键的就是最后的投票环节,而除了此环节,他们也是作为观众存在,尤其是在演唱现场,陶醉的神态、夸张的动作、泪流满面的表情和一致的动作都是从观众视角来叙事的。

“动力火车”演唱《当》时,全场观众起立一起参与到演唱中,将演播室变成一个KTV,观众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歌手的表现,在投票环节,“听审团”又接受主持人采访,观众作为评审的主体其叙事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是歌手2》是音乐类竞技栏目,核心是歌手唱歌,但从栏目时长上来说,演唱只是占了很小部分,栏目从主体视角、竞争者视角、经纪人视角和评审视角四个角度交叉叙事,丰富了主体参与者的表现,同时幕后的展现也从独特的角度给我们揭秘了歌手的故事。多重交叉的叙事方式丰富了《我是歌手2》的叙事角度,为我们从四条线索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我是歌手2》舞台故事的点点滴滴。

三、叙事修辞的运用

1、冲突修辞的运用

“娱乐节目中的‘冲突’修辞实质上就是故事结构中‘斗争’功能的可视化和强化。”《我是歌手》是竞技类娱乐节目,节目中多处情节冲突的设置意在表现竞争,这种“冲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节目规定了竞演者竞争单场最佳和歌王,歌手在舞台上的发挥是冲突的强化。围绕节目内容的冲突,游戏也设置了相应的规则来体现冲突:一方面,选手竞演顺序通过抽签来决定。“第一顺位”是在游戏中默认为是不利的,冲突就通过选手们如何规避“第一顺位”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对演唱曲目的要求。规定每位歌手只能在第一次竞演时演唱自己的成名曲,而在随后都必须演绎他人的歌曲。这个冲突是通过歌手挑战自我体现出来的,通过“割舍”歌手的优势,来营造冲突氛围。

通过竞演来争夺最佳歌手是竞争的体现,而在这个竞争模式下,通过对内容和形式的安排来设置新的规则,营造竞争气氛,这就是冲突修辞的运用。一方面它强化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丰富了叙事情节,使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体现得更加饱满。同时冲突也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品质,每个歌手突破自我,每首歌曲在创作上体现了很高的水准,在节目内容上追求精益求精。每一期中都有歌手主动换取“第一顺位”出场竞演的情节,这个使得竞争规则的设置不仅仅只体现了竞争,还有选手人情味的流露。

2、悬念的运用

《我是歌手》是通过悬念的串联来推动叙事的发展,悬念的运用是叙事修辞的重要表现手法。悬念强化了选手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唤起了观众的热情,强化了冲突要素,尤其是营造整个节目的紧张氛围。

参赛选手竞演曲目以及用何种方式来演绎是关于节目内容方面的悬念,只有在歌手竞演时我们才能够确切的知道。往往歌手演唱的曲目和风格都能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震撼,同时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韩磊每一次新作都震撼了观众,而“主持人”张宇演唱《舞娘》成为了观众期待。

冲突最强烈的地方也是最富有悬念的地方。每轮公布成绩的时候,导演洪涛就通过公布名次的先后而制造了很强的悬念,第一名往往都是在几番“煎熬”之后才公布。这个悬念的设置其目的就是强化冲突。

3、细节的刻画

《我是歌手》作为音乐真人秀节目,是以竞争为内核,但每位参与者在观众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竞争者的形象存在,其原因就在于栏目对于参与者细节的刻画。注重细节刻画,丰富了主体参与者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展现。冲突是节目强化的部分,但是细节的表现将参与者竞争状态缓和,而体现参与者真实的一方面,这也是真人秀节目追求真实的魅力。

节目多次展现了歌手竞演后在休息室里的情节,镜头展现了歌手的真实表现和内心活动,能够看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及对音乐的尊重;第六期节目中罗琦在离开之前对观众的深情表白以及韦唯在离开前的温情告白,这种细节的刻画,没有让观众感到不适,反而能够体会到《我是歌手》这个舞台,不是一个单纯竞争的舞台。

总之,《我是歌手2》强调竞演歌手们之间的竞争,而竞争的叙事是通过串联设置不同的悬念来推动,围绕悬念,从参与者主体视角、竞争者视角、经纪人视角和评审视角四个不同角度利用多种修辞来表现歌手在竞争过程中的情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阿瑟·阿萨·伯杰 著,姚媛 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②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③潘知常、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④贾雯霞,《〈我是歌手〉节目的多重视角与情感叙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6)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