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用户名:admin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网络文化传播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网络文化传播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 渊

【摘 要】随着我国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重视,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成为近些年来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入手,从网络文化传播角度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 网络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是人类思维的精华,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21世纪是人类不断寻求突破的一个世纪,“创新”是这个世纪的主题词。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也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自主创新’正在成为中国品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核心诉求”。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由此,2006年也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元年。那么,如何实现“创新”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而网络这种技术手段的出现为中国成为“创新”大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网络文化传播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

1、创新的概念

熊彼特认为创新指的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我们从创新的构成要素来看,创新的思维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1)创新思维是“新”的:衡量一件事物或者想法是否具有创新性,首要条件是看这个事物或想法是否是前所未有而又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是创新的最基本属性。

(2)创新思维是有价值的:指的是创新必须是要能够满足人们现存的或者潜在的需要的。如果这种想法对人类没有任何意义价值也引不起他人的兴趣,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创新的思想。

(3)创新思维是能够被实现的:创新思维不仅是具有价值,而且它还必须能够被人所利用。创新思维如果只能够停留在思维层面上,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变为现实,这种所谓的创新思维也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就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创新思维。

2、思维产生的基本条件

(1)人员流动从而产生文化的多元化:每个个人或者组织要能够产生创新思维首先必须要突破自己思维的限制,而当你周围的人或者事物长时间处在静止状态,没有新的刺激因素的时候,人的思维是不能够突破这种限制的。人口的流动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文化相互交错的现象并且使人产生破除传统的思想,从而使得某些人对之进行不断深入探索。而当跨文化的思维产生之后,这种思维方式就很容易被更加多元化的群体所接受,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了创新的发展。

(2)知识的多元化:要有创新思维除了要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之外,还必须要有不同的知识学科背景。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固定的研究领域,而在当今社会各门学科的学科体系已经日渐完善,局限于其固有领域中的突破创新已经日渐艰难。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AAAS)的执行主席艾伦·莱什纳认为:“以学科为基础的科学已经死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大多数的重大进展都涉及到多个学科,只有一个作者署名的论文越来越少。”可以预见未来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一定具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把各个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3)计算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创新思维提供了可能;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先进的通讯技术的出现,从而为各地区人之间的文化交融和个人知识多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文化传播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作用——以中美对比为例

人口流动导致的文化多样性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广泛接触各种不同文化”是培养创思思维的重要方法。可见,文化的互融,互通对人们打破传统思维的“壁垒”,产生创新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不但在其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在创新创造等软实力上相比较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这是为什么呢?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根据2000年的人口统计,美国的总人口中外国出生的人口占到了11.1%,这意味着该统计数字自1990年以来几乎增加了60%。增长的趋势始于1970年,那时人口中不到5%的人属于外国出生人口。这一趋势绝非美国一家所独有,许多国家的情况都是如此。仅仅在1994年至1999年之间,在以下这些国家里外国出生人口数增加幅度在5%—17%之间,这些国家包括韩国、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加拿大”②。而这些国家在这期间,其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美国相比较这些国家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原始土著的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5%。不但如此美国还是一个多种族国家,虽然白人占了多数,但黑种人和黄种人也占有很高的比例。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大小与这个国家人口结构的复杂程度是成正比例相关的。

中国虽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由于汉族占据绝对多数,而且汉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是一个单一文化,单一种族的国家。而且,作为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国文化受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极深,有着很深的排外的性质。不但如此,中国还是一个“熟人社会”(费孝通),“熟人社会把人们分割成不同的圈子,圈内自成法度、自成体系”③。可见,中国的文化长期是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而这种静止阻碍着中国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阻碍着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

三、网络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

美国文化的流动性的优势来自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人文的条件,这促使了美国在创新能力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而中国在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克服自身的劣势,尽可能多的模仿借鉴美国所具有的优势,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遇。

网络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和手段,为更多的人接触广泛的世界提供了机会,为各个地区的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世界成为一个“全球村”。网络的出现使得美国先天的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减弱了,这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克服自身的劣势,充分培养人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技术上的重要保障。

1、全球性克服了地理障碍

过去的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区域性的。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形成最重要的却是文化多元化,这就要求文化的交流。文化区域性的特征在非信息化的时代里,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这种交流非常不便利,而导致只能有少数人获得这种机会,全民的创新能力没有办法得到开发。地理障碍是阻碍一个国家创新力发展的最大障碍。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地理障碍已经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了。信息文化不同于其他各种社会文化,它是全球性的。全球性即意味着跨民族,跨宗教,跨国家。各种区域文化相互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促使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最后形成具有各自区域特色的“全球文化”。这种“全球文化”的意识一旦形成,全球各个区域人群的创新能力也将有一个飞速的提高。

2、数字化克服了语言障碍

文化交流的另一大障碍就是语言。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种语言的形式,这为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样美国在这方面有其很大的优势。众所周知美国在成立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其母语。而由于英国是过去的殖民大国,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从而使得英语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这为美国在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交流的过程中不存在语言上的障碍。网络的产生再一次削弱了美国的这种优势。

在数字化的时代,所有的语言文字无论是象形的还是字母的都被简化成了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码——0和1。这使得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被分解而又被合成,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已经不存在了,语言的发展促使了思维的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少数采用象形文字的国家,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语言的障碍促使其在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与世界文化长期隔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闭关自守的传统文化。而计算机语言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状。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不再直接以各自语言进行传播,而是借助计算机语言这一中介来传递信息。语言的国际化统一化,使得中国原来保守的思想渐渐消除,使其有更强的意愿与世界交流,倾听世界的声音,也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数字化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3、交互性克服了不平等障碍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交互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播工具的本质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以外,其他形式的交流方式都受到了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传播呈现单向性。而互联网的产生改变了这一切,人们可以即时进行信息传递,无论你在世界哪个地方都能与其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因此,当互联网产生的时候任何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前互联网的时代,中国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是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而网络产生之后,中国文化通过这种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向外传播。现在世界越来越认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已成为一种时尚。网络“她不是使人隔离,使人陷入一种分等级的不平衡的传播和交流程序里,而是带人回到近乎原始态的平等的面对面的状态”。④中国要培养创新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自身文化基础上融合其他文化要素。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自身的文化,这样才能产生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创新思维方式,这就使得平等的与各种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而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平等交流的最好的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吕学武、范周:《见证:使命与方面》[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

②[美]弗朗斯·约翰松 著,刘儿铎、 杨小庄 译:《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M].商务印书馆,2006:20

③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26

④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201

(作者: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助教)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