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国内研究现状探析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国内研究现状探析

胡德媛

【摘 要】公共新闻事业是美国新闻机构内部发起的新闻改革运动,它指出新闻界不仅要如实报道新闻,还要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网络时代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更是在公民新闻上得到延伸。本文从竞相博弈的新闻思想、发展历程、领军人物、意义与局限等方面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探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新闻事业 新闻思想 研究综述

公共新闻事业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闻机构内部发起的新闻改革运动,其缔造者是纽约大学公共生活与新闻界工程主任杰伊·罗森和《危奇塔鹰报》主编戴尔斯·梅里特。公共新闻事业主要的诉求是媒介能够而且应该改进公民讨论和促成社区问题的解决。①90年代,公共新闻事业达到高潮,成为美国新闻界引人注目的现象。展江、李洋在“民主实验和新闻变革”中把美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史分为三个比较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3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理念的形成。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专业新闻事业发展到顶峰,同时新闻界展开了关于新闻客观性、媒体角色的争议;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公共新闻事业“实验”的阶段。由此可见,公共新闻事业在美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公民新闻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鲜产物,公共新闻事业的许多理念在后者得到延续,比如,“参与”、“对话”、“协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媒体也逐渐意识到,美国公共新闻事业这场改革运动,在当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竞相博弈的新闻思想

1、记者角色转变,由“看门狗”变为“客观参与者”

公共新闻事业既是一场新闻业的改革运动也是改良美国民主的社会运动。李洋认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是近年较为集中地体现美国新闻思想和社会思潮变迁的“实验”行动,并引发了学界对于传统新闻和民主理念的激烈争议②。《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一文中,作者更是把侧重点放在媒介及新闻工作者角色认知、新闻理念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民主和参与观念,特别是对社群生活、公共生活理解上的分歧和争议。是执着于“看门狗”还是向“公正的参与者”迈进?80年代美国公众游离于民主政治之外,而新闻界却又游离于公众之外,媒介接近权终究不过一纸空谈。面对这种现状,一批敏感的界内人士提出,记者应该做“公正的参与者”,组织公众讨论、参与民主政治,但这种设想也许只能停留在理想国度,思想上的火花并不一定能付诸于实践。转变的瓶颈也许在于这种角色的蜕变无法让记者们像“看门狗”那样比较好地平衡“政治角色”和“新闻角色”的内在冲突,稍有差池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尽管很多学者对这种角色的转变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它超越了传统新闻事业,逐步吸取了社会责任理论的可取之处③。

2、挑战新闻专业主义,由“客观报道”变为“保持对话”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报道一直是新闻界的圣经,但自1920年以来对于新闻客观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息过。公共新闻事业所提出的“对话”的新闻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对“保持对话”传统的复兴。④公共新闻事业对客观性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重新审视绝对“中立”的立场;二是放弃僵化的“分离”。李洋认为,公共新闻事业虽然对客观性原则持批判态度但并非全盘否定,否定的只是其中的某些要素,但是这种观点在专业领域支持有限,未成大器。

3、对民主参与和民主的思考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不仅是新闻改革运动,也是民主改革运动,“民主”是公共新闻事业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词语。公共新闻事业的支持者希望借助这场运动改变人民对政治的游离,提升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李普曼和杜威在20世纪20年代民主生存能力的论战可以说是公共新闻事业的主要思想源头,然而李洋认为公共新闻事业看似在推进民主,但最终推进的只是不能改变政治现实的公众讨论,或者说其没有找到将民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有效途径,最终创造的只是一种民主幻象,是一场不算完美的民主救赎行动,其价值仅在于提醒了人们民主参与主体的存在。

二、发展历程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其过程,国内不少文章对其发展脉络进行过梳理。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把这场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开始期(1988-90年代初)、理论成型并初步运用于实践期(1990-1993)、蓬勃发展期(1994-2002)。虽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了时间上简单的梳理,但在内容分析上却不够饱满和深刻。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发源初探》则是对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是如何发生的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探源。作者试图通过公共新闻事业的领导者Jay Rosen的思考,探讨公共新闻事业是否适合在我国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期待和深思的切入点,但把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出现归结为一人之功也过于草率。

《媒介·公众·民主——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演变的内在逻辑》则抛开了时间和英雄式人物,从公共新闻事业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紧紧抓住了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内在动因——媒介、公众、民主这三者之间社会化互动进行剖析,然而也正如文章所说,虽然公共新闻事业的支持者找到了内因,但却没有能力给出解决之道,这也是其后来不可避免的局限发生的主要原因。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发生动因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方面,无论是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还是单独作为一篇文章都地位非凡。《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理论背景及现实动因》一文认为“杜威的民主观”和共同体主义与商议式民主理论是其主要的理论背景,美国民众政治参与度与热情度低的现实和某些媒体的艰难处境是其现实背景和社会政治动因⑤,这对于后来学者有一定借鉴意义。

《西方“传统公共新闻运动”是超越现实的实验》一文指出美国社会的种种矛盾迫使这种改革的美好愿望很快破灭。值得赞赏和肯定的是美国新闻界面对社会此起彼伏的矛盾,敢于从自身角度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贡献社会,担负起新闻界作为社会权利“第三方”应尽的责任。中国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也应该适时进行革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型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受众。

三、领军人物

时势造英雄,美国公共新闻事业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更是学者们不能避开的研究范畴。纽约大学新闻系的Jay rosen教授是主要的理论构建者和积极倡导者。詹姆斯K.培腾是该理念的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佰尔·奥斯勃和大卫·布朗特也对公共新闻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从对公共新闻事业的理论构建角度对这四个人物分别给予的简单的论述,但并不是很充分。美国公共新闻事业受到杜威和李普曼关于“民主生存能力”论战思潮的影响,杜威可以说是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教父,在这场运动中其思想影响深远。《杜威参与理论与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详细地分析了杜威的传播思想是公共新闻事业的理论源流。

四、积极意义和局限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十年,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积极意义,它向新闻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也许在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会借助其他形式越走越远。《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新闻事业的新发展》认为“公民新闻”就是对公共新闻事业基本理念的继承,即“参与对话”与“解决问题”。 公共新闻事业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通过公民新闻的开展,将走向更加草根化、开放式的发展道路。⑥⑦。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内涵及其借鉴意义》认为其对我国的主要积极影响表现在报道方式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湖南公共频道的《公共新闻》⑧。《公共新闻事业与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则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出发,认为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对于社会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作为参与者的公众的塑造,还能使媒介成为公众充分了解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的理想平台,更有助于促进社区共同体的发展、协助公众达成共识。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无疾而终,虽然有其必然的社会现实原因,但是也和它自身的局限性有关。理念与现实无法接合,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应该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也指出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无法摆脱媒体专业主义、企业形态、合作分工的影响,无法真正实现公众为表达自己的声音而要求的近用权,势必被更为民主的“市民新闻”所代替⑨。

结语

对于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主要是集中于公共新闻事业本身的研究,也有少数涉及到对其领导者、奠基人的研究以及公共新闻事业中蕴含的传播思想的研究,但是总体而言研究成果并不是很丰富,尤其是这场改革运动的兴盛和失败都没有更加深入的剖析,这一部分应该是这场改革运动对于国内新闻界启示作用最大的地方。近些年,学界更多的是把研究的目光放在网络时代下“公民新闻”的研究,不可否认这一块应该是公共新闻事业研究的一个重点,但也不能忽视对一场轰轰烈烈的新闻改革运动的反思研究。作为一场改革,它已经在上个世纪结束了,但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当初无法实现的理论假设,在今天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公共新闻事业发生在美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中国如今也同样面临这些矛盾,如何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规避局限,是关键所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⑦郑珮,《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新闻事业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23)

②④李洋、陈刚,《民主实验和新闻改革——美国公共新闻事业思想评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③胡立滢,《浅析以社会参与为卖点的公共新闻事业》[J].《新闻天地》,2010(6)

⑤郑一卉,《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理论背景及现实动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⑥宋薇,《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新闻事业的新发展——基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的视角》[J].《中国报业》,2012(16)

⑧张敏,《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内涵及其借鉴意义》[J].《新闻知识》,2006(3)

⑨邵培仁、李一峰,《论美国“公共新闻运动”》[J].《嘉兴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