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聆听太空的声音——电影《地心引力》声音分析

聆听太空的声音——电影《地心引力》声音分析

○蒋逸文

【摘 要】《地心引力》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囊括七项大奖,其中三项音乐音响方面的奖项: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全部被其收入囊中。《地心引力》尽管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人物也非常少,却能由电影技术带给人如此震撼的真实感受。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声音处理的手法,包括运用对比突出声音的力度强度、让声音参与叙事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声音 对比 叙事

《地心引力》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囊括七项大奖,其中三项音乐音响方面的奖项全部被其收入囊中。《地心引力》尽管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人物也非常少,但导演阿方索·卡隆在这部影片中以恢弘的宇宙背景来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体验。

影片中有震撼人心的爆破,却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破声;有奇妙动人的太空奇景,却没有奇特的音效。但是,片中表现出来的危急、紧张、绝望、黑暗、无助、压抑、静谧、空灵等情绪气氛,无一不淋漓尽致,让人深陷其中,随着主人公的处境变化担忧而又释怀。影片声音最具有表现力的段落是在“国际空间站”中的火灾片段和之后的点火失败片段。本文以这两个片段为主,辅以其他有特色的声音运用,探析这部电影的奇妙声音世界。

一、声音的对比手法应用

有声电影产生以来,声音的地位逐步提高,人们断言“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而《地心引力》则对这句话做了一个大胆的反驳。本片并没有对声音做空洞处理,他把主人公无线电通讯声放置到主要层面,大环境中伴随着一种诡异的低音轰鸣,这种主观音效造就了主人公在宏大未知空间中的惊悚和不安的情绪。无源音响的合理运用,既不违反科学,也有效地表现出人物情绪和环境气氛。

用极安静的环境声先抑后扬,衬托出高亢的声音是本片一个出色的手法。这种高亢的声音并不是音量上的提高,而是给人一种心理上的震动。火警片段中,随着警报响起,音乐也随之厚重起来。相比之前的舒缓,急促的警报声显得格外刺耳。随着场景的转换,当主人公置身于一片火海之中时,音乐节奏加快,没有焚烧的噼啪声,仅仅依靠激烈的音乐形象,营造出极其危险恐怖的火灾环境。随后,由主人公被灭火器弹开的同期音效结束这一段高亢的音乐。这里运用了人耳的掩蔽效应,声音的急剧上升又断然下降,几乎没有稳定段的脉冲式声音,一般总是被人类看做是危险的征兆,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怖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安静环境,纵然相当温和,却会造就一种恐怖气氛。此时,画面和之前的声音冲击力让观众的心提到嗓子眼,极静的环境下,我们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这样的效果比一声巨响更摄入人心。随着一个极快的摇镜头,画面变为斯通博士的主观镜头,熊熊烈火再一次成为画面的主体,此时,声音形象变得多样起来。音效方面,有火蹿起来的呼啸声,有灭火器的喷射声,有金属碰撞声,有电线等被火烧以后的噼啪声以及主人公的喘息声。丰富的音效加上带有弦乐器的独特音色的快节奏配乐,把紧张的效果推到极致。这种繁简对比、大小对比,让声音不再是画面的陪衬,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样的声音能吸引观众注意,激发想象,增强惊悚感、悬念感。

除了上述的这种对比,本片在左右声道的变换以及通过声音变化表现头盔内外声音这两点上也有出色的设计。斯通博士独自漂浮阶段,不断地使用无线电通话,试图和同伴或是地面取得联系。这一段极长的特写镜头以及自言自语,通过营造进出头盔的声音变化,让声音形象更为丰富。进去,说话声音变大,配乐变得纯粹。进入头盔之后,变为主观声音,这个声音是被宇航员自己听到的,与此同时,画面也变为主观画面,通过头盔透明罩看整个宇宙,声画配合十分到位;反之,出来,削弱了宇航员声音的部分频率,瞬间又回到第三视角。这样视角的转换,让单调的画面、情节丰富起来,同时一进一出,观众感受到了宇宙中独特的声音存在。视角的变化,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将斯通博士当时由紧张、不安、绝望到稳定、平静、期望的整个心理变化展现到观众眼前。影片中不论是配乐还是对白,都有意识地进行了左右声道的变换,这种变换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表现方式变化,还有意无意地营造出太空失重的感觉。

二、声音的叙事手法应用

1、推动情节发展

本片中,斯通博士在国际空间站中点火失败这一段中,声音大量的参与叙事,不断推动着情节发展。从发现点火失败,到后续的一系列影响,包括听到地面广播、绝望、进入梦境想象等,这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全片的一个转折点。斯通博士从充满希望,认为只要点火成功就可以到达中国的空间站并返回地球,到发现点火失败,再到求救无门、孤立无援、绝望,到最后在想象中的同伴的鼓励下重拾信心。

当斯通博士按下按钮,嘴中念到“一”的时候,观众同主人公一起做好了心理准备,等待着或是强烈的震动,或是音乐造就的轰鸣。但是,随之,给了一个空间站的外景,漂浮在静谧的太空中,阳光很美,逆光的效果让整个飞船镀上了金边,但是,没有任何动静。起初,观众可能认为这是一个铺垫,先抑后扬,即将迎来的应该是巨大的声效,但这种缓缓的配乐始终在画面上流淌,持续了将近10秒。这10秒的声音运用,抓住了观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暗示、悬念,这种暗示,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剧作元素。这一段配乐,配合着唯美的画面,本应该是宁静美好的象征,在这里却是一种可怕的安静,赋予了画面和声音不同于常规的符号意义。

斯通博士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通过无线电求救,她听见了地球上的声音,听见了狗叫,听见了笑声,听见了婴儿啼哭……这一段的音响设置看起来有些突兀,但是其实它们也是参与了叙事的,对于情节发展有推动作用的。狗在西方人眼中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单纯、信任、爱与关怀,善良与纯真的象征。斯通博士不自觉地学起狗叫,她心里无比希望有活生生的东西陪伴。婴儿啼哭,唱起摇篮曲,一是让人感觉到了生命的美好,那种新生的快乐与眼下斯通博士面临的绝境形成鲜明地对比,让那种绝望陷入更深的境地;二是,这婴儿的啼哭,让斯通博士想起了她早夭的小女儿,想起了她与女儿相处时候的感觉。这是地球和太空的距离,是鲜活生命和死寂的距离。在一片死寂中,星星点点的生命掀不起任何波澜,正是这种零星的生命迹象才让一切希望开始破灭,到达绝望的零点。情节随之发展到最悲观、绝望的时刻。

在斯通博士的幻觉中,科林斯基进来的瞬间声音都消失了,那是一个短暂的真空,当氧气恢复,声音随之恢复,营造出的似乎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随着科林斯基进来的还有主题音乐。这段音乐在影片开头就伴随着科林斯基,这里的出现代表着在斯通博士的潜意识里,这就是科林斯基,那一刻她希望他在身边。如果这是真实的,不是幻影,那么这样的音乐不会随之而来。这段音乐暗示着这一段是虚幻,但也正是这一段安排,给了斯通博士最后一线生机。这里的音乐已经参与了剧作,成为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段幻境中,博士找到了继续生存的理由,并将丧女之痛转化为美好的沉淀,在生命的挣扎和质问中挖掘生存的意义。生命的诞生过程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但是,最终都会转化为坚强和伟大。

2、描绘和渲染气氛

声音的描绘功能也是电影中十分常见的。这种音乐主要是对画面中的某种环境、景物、动作加以描绘,把握画面上呈现出的视觉形象,通过相应的音乐形象进行强调和渲染。当斯通博士从太空灾难中返回国际空间站,脱去身上厚重的航天服,在舱门轮廓的映衬下,她蜷缩得像一个在子宫中孕育的婴儿,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近乎神圣的音乐逐步响起,有种在教堂接受洗礼的感觉。音乐高远悠扬,仿佛还有回声。它描绘出的是斯通博士进入到国际中间站、暂时逃离灾难的感受,那种脱离危险的长舒一口气,那种仿佛获得新生的庆幸,那种大口呼吸氧气的舒畅,这些通过音乐形象的强调,给了观众更加直接的感受。

科林斯基主动放弃生还希望的片段,影片选取的配乐主要是为了渲染当时的主人公情绪以及那种孤独绝望的太空环境。科林斯基缓缓松开搭扣,一边用极其冷静的语调说出安慰鼓励斯通博士的话,再逐渐地松开绳索,也就松开了最后的希望。科林斯基缓缓坠入黑暗,音乐悲伤、凄凉、孤寂,逐渐变得遥远。音乐渲染出茫茫太空中主人公的渺小、绝望、无助、痛苦,营造出一个黑暗、浩瀚、孤独、死寂的宇宙。这样的生离死别,在配乐的渲染下显得既壮烈又平淡,仿佛科林斯基不是去赴死而只是暂时离开。从中,我们看到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看到了宇航员在那样的环境下的决绝赴死。

当斯通博士乘坐神舟飞船冲向地球时,强烈的震动、解体的画面、旋转的镜头在宏伟、厚重的音乐声中,给观众的感觉都不再是从前类似画面的灾难感和恐惧感。激昂、雄壮的音乐,仿佛是凯旋的赞歌。这是配乐《天宫》的后半部分,飙升的音量和更加有力的主题的展现,给人带来了如释重负的幸福感。这仿佛是在诉说,越接近地球,来自内心深处的灵魂之声就愈加地强烈,太空固然美好,但太空的孤独与无助才最让人感受到地球的可贵。

结尾处,当斯通博士从水中爬出,踉踉跄跄地双脚着地站立起来时,这段配乐《Gravity》也到达了高潮。一个大角度的仰拍,伴随着女声的吟唱,主人公内心的那种庆幸、感谢、幸福感在画面上流露。那种地球的美好、安宁、希望、生机在愈发高亢的吟唱中蓬勃而出,切实感受到地心引力的那种幸福感。在这时,生命仿佛是一种重生,整个故事讲述的就像是一个生命的诞生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但是最终都会转化为坚强和伟大。人类努力摆脱地心引力,去探索浩瀚的宇宙,但最终还是要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最大的幸福还是脚踏实地感受地心引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