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5法律初角分析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以日本“3·11”地震后情况为例

5法律初角分析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以日本“3·11”地震后情况为例

许天

【摘要】2011 年日本“3·11”大地震的发生及其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燃料泄漏,引起了全社会范围的恐慌。在本已十分严峻的客观情况下,社会上爆发的流言蜚语更加剧了这种紧张气氛。在“西化”颇深,“自诩”民主的日本,政府向来注重保护言论自由,然而此次面对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时却摆出了高压态势,这无疑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清理网络谣言犯罪行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治理 公共利益

一、“3·11”地震后日本社会流言乱象

2011 年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各地纷纷向灾区伸出援手。政府组织了救援队奔赴一线救灾,普通民众也自发地进行募捐。在此次震灾后的救援活动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广泛普及的互联网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在通讯大面积中断的灾区,灾害情报和救援情报通过互联网得以传播,对受灾民众的求援、避难和撤离等都产生了极大帮助。然而在互联网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一些趁机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不法活动也不容忽视,例如通过互联网发起虚假募捐,骗取民众善意的捐款;利用受灾群众的不安心理,高价出售灾情信息,以及大量有关海啸、余震、核电厂事故和辐射污染等内容的流言和谣言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此起彼伏,犹如过江之鲫。对于日本政府形象、社会秩序,特别是受灾地区的民众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困扰。相比传统传播手段,互联网的确更易于流言和谣言的传播。在目睹了谣言对政府、社会和普通民众造成的诸多不良影响之后,很多日本民众开始呼吁对心怀不轨的谣言编造者和监管不力的网站管理者进行处罚。

此次大地震发生之后不久,互联网上就出现了有关灾区环境严重破坏,治安局势不稳,社会秩序混乱等内容的流言蜚语,并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之间连环转发邮件的形式迅速传播开来。其中大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凭空猜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就消失了。但还有一部分谣言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有一则内容大致为“因为Cosmo石油公司千叶炼油厂的爆炸,造成有害物质扩散,将随雨水一起落下,所以不要让自己的皮肤裸露”的谣言通过连环转发邮件广为扩散,引起了灾区甚至周边地区居民的恐慌,由于其时正值当地雨季,很多人因害怕“带毒雨水”而一直躲在家中不敢外出。而实际情况只是该公司储存液化石油气的气罐出现了泄漏,根本不可能与雨水混合危害人体。但恰巧在当时,Cosmo 石油公司受地震后停电影响,网站处于关闭状态,无法进行澄清辟谣,这就使得谣言一时间大行其道,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其他通过连环转发邮件传播的谣言还有“灾区民众撤离后居所遭盗贼团伙大肆盗窃”、“从福岛方向吹来的风中含有放射性微粒”、“关西地区不节约电力支援灾区缺乏怜悯之心”等①。这类邮件已经不仅仅是煽动和助长民众的不安情绪,而是随时可能引起大范围的社会恐慌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后,也有种种流言蜚语在社会上流传,那时大多还是通过口耳相传。相比之下,本次地震后出现的流言蜚语,究其源头,一半以上都是出自互联网上的留言板、博客、社交媒体,以及标有“这是真相,求转发,求扩散”的连环转发邮件。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掌握互联网这一大众传播工具的时代,无论何种信息,都可以在瞬时之间向大量受众进行传播,这也是当今社会流言蜚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的原因。而且通过事例可以看出,一旦流言蜚语广为传播开来,再去进行否定、辟谣和澄清事实真相是非常困难的。

流言蜚语,指流传的没有根据、无法得到确认的话,而谣言则指被捏造出来,具有目的性、诽谤性和煽动性的言论。日本学者清水幾太郎在《流言飛语》中将流言蜚语定义为“在潜在公众中传播的潜在舆论”②。在考察了2011 年东日本大地震后社会上的言论状况后,清水进一步指出是“由于信息量的不足,各人在传播过程中根据主观想象添加内容”导致了流言蜚语的产生。特别是如东日本大地震这样,人们前所未见的大灾难发生的时候,受灾群众的心理陷入恐慌状态,而此时流传的流言和谣言更加剧了这种恐慌。

二、日本政府针对“流言蜚语”采取的措施及反响

本次地震后流言蜚语的短时间大范围传播及其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民生等方面的严重影响引起了政府、媒体和民间组织等多方面的重视。2011 年3 月13 日,日本总务省发布公告,呼吁民众“不要继续转发收到的连环转发邮件”。同日,NTT、Docomo、SoftBank 等多家日本主要通讯公司配合政府行动,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息或邮件等方式,提醒用户警惕内容关于东日本大地震的连环转发邮件。3 月17 日,日本警察厅对大型网站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要求:“为了避免互联网用户受到流言蜚语的不良影响,一旦发现可疑的信息必须立即进行妥善的处理。”从3 月15日至4 月20 日期间,有13 种或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和公序良俗;或威胁到受灾民众的人身安全;又或煽动恐慌和不安情绪的信息被网站管理者删除。4 月6 日,日本总务省通信局对全国互联网和通讯业从业者提出了“在保护言论和通信自由的同时妥善处理互联网流言蜚语”的要求。这一要求的内容是:“东日本大地震后,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不实信息和流言蜚语使得民众的不安情绪蔓延,互联网从业者对此应负有一定责任。网站管理者应努力提供给用户正确的信息,并采取包括主动删除在内的方法,来应对和处理有违相关法律和公序良俗的信息。”③

上述要求一经公布,就在全社会范围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反对声浪首先从互联网用户中间发出,诸如“政府要对互联网施行言论管制”、“破坏互联网的自由言论环境”此类的批评一时不绝于耳。其次,互联网从业者虽然接受了政府的要求,并表示会积极配合行动,但其实对此也颇有微词,原因在于“总务省并没有给‘流言蜚语’下一个明确定义,判断的责任都交给了我们”。而在学者中,以関谷直也的批评最具代表性:“这种管制将使互联网的独立性降低,信息量减少,官媒化加重,互联网和官媒不再形成互补的信源,而这恰恰会给流言蜚语的蔓延留出更大空间。信息审查的严格程度与社会中流言蜚语的数量呈正比例关系,这在冷战时期已经得到了印证。”④清水幾太郎也指出:“与法律具有明确的条文不同,‘公序良俗’只是一个抽象的、较为模糊的概念,在作为判断标准运用中,会有扩大解释的风险。”

三、对“流言蜚语”管制的法理考量

与人际间口耳相传转瞬即逝不同,在互联网上进行散播多多少少会留下可供追究的证据。如果运用技术手段将没有根据的流言蜚语直接从互联网上删除,并寻根溯源,对发布者和网站管理者追究责任,应当会对谣言的传播起到制约作用。然而,此种做法同时也意味着对信息内容的规定和限制。这就有侵犯日本宪法第二十一条“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他一切表现的自由。不得进行检查,并不得侵犯通信的秘密”的嫌疑。

的确,在管制流言蜚语的问题上,法律手段作为公权力的一种,不宜轻易动用。因为言论自由是民主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最重要的人权之一。但是保障言论自由绝不等同于完全没有约束,个人的自由必须服从于公共的利益,日本宪法订立的原则之一即是“公共福祉主义”,其规定“在违反公共福祉的情况下,公民的基本人权(包括言论、结社、身体自由等)将受到限制。”日本法学家宮澤俊義在其“一元内在制约说”中将公共福祉的必要性解释为:“人权的绝对自由必将导致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了维持由多数人组成的社会之稳定,必须用公共福祉进行规范和约束。”⑤

这是一种制衡的公平和广泛的保护,任何人的行为,在涉及他人时必须对社会负责。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可以看到,其中的确有一些会对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又或会损害政府、团体组织的形象和利益。如前述例举的“有害物质随雨水降落”、“灾区盗贼猖獗治安混乱”和“不要饮用琦玉县的水”、“预防辐射要服用碘片”等等。在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还是社交媒体,流言蜚语都可以在瞬间传播扩散。无论谣言的始作俑者抱着何种心态进行编造,即使初衷并非恶意,其结果可能都会不堪设想,有些后果即使可以弥补或挽回,也势必会使社会为之付出巨大的成本。总而言之,编造、传播流言蜚语无疑是同“公共福祉主义”背道而驰的,不应因为“言论自由”而得到日本宪法的保护。结语

在“3·11”地震后,社会上爆发的流言蜚语更加剧了紧张气氛,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在传播媒介技术的新发展造福人类同时,其负面效果也在逐渐显现。大量的流言蜚语通过互联网、手机邮件和社交媒体,在极短时间内就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这是以往不曾有的状况。在这一局势面前,向来注重保护言论自由的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对互联网上的流言蜚语进行大力管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

作为传播媒体演进的新成果,社交媒体在可见的未来社会生活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的扩散也会随着“转发”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而且因为社交媒体中彼此熟悉关系亲密的特性,转发的信息也更易取信于人,“谎言转发一百次就成了真理”的现象在今天已不鲜见。流言蜚语恐怕永远不会消失,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绝大多数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应当从现在开始讨论和制订符合社交媒体时代要求的法律规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荻上チキ:《查证——东日本大震灾后的社会流言》[M].光文社,2011:30.

②清水幾太郎:《流言蜚语》[M].筑摩书房,2011:96-113

③日本总务省,《对于电信业者及相关团体正确处置东日本大震灾后网络流言蜚语的要求》[DB/OL]. http://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08_01000023.html.

④関谷直也:《谣言之恶果及其背后动因》[M].光文社,2011:123-127

⑤芦部信喜:《日本国宪法》[M].岩波书店,2009:200-201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