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全媒体时代《新安全安徽消防》的宣传策略

全媒体时代《新安全安徽消防》的宣传策略

【摘要】《新安全安徽消防》是一本消防行业性月刊,从1981 年10 月份创刊至今,30 余年时间里致力于消防工作报道和消防公益知识宣传,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发展缓慢,兼之当前社会上的消防知识普及率偏低,非常不利于火灾防控。在全媒体时代,《新安全安徽消防》也要紧跟潮流、开拓创新,为更好地宣传消防知识,为打造平安社会贡献一己之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安全安徽消防》 全媒体 消防宣传

一、《新安全安徽消防》的发展和挑战

《新安全安徽消防》创刊之初定名为《消防与保险》,后改为《安徽消防》,创刊之初就克服了很多困难。据时任负责人李川回忆,“当时文化水平、业务水平不深的笔者,要主持创办一份专业期刊,其难度不亚于强迫公鸡孵小鸡。”但是,“小鸡”不但被成功“孵化”,还“健康茁壮”的成长。

因为杂志在宣传消防工作和防火知识上案例生动、语言通俗,又有很多知识性板块,受到了读者的热捧。

当年很多读者写信对杂志提出建议或表扬,这表明杂志在普及消防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1999 年第3 期,一位名叫杨峰的读者来信写道:“如今火灾形势日益严峻,普通公民都要关心和宣传,因而我愿意做贵刊忠实的刊评员和宣传员。”2001 年第11 期,一位名叫苏延龄的读者还特意为杂志写了首短诗“杂志到手,万事皆休。先睹为快,每期必读。……栏目设置,应时敲就。祝愿杂志,更上层楼。”

但是,这种状况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悄然发生了变化。2008 年,《安徽消防》为了扩大杂志的影响力,和人民日报社合作办刊,杂志更名为《新安全安徽消防》,在板块的设置和内容的把握上也推陈出新,但是此次改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不仅读者来信从少到无,回访中也发现耐心阅读杂志的读者越来越少。这导致消防知识宣传的效力随之降低。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新媒体的冲击。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颠覆了整个媒体的格局。据美国发行商信息局的数据,2012 年杂志广告页同比减少了8.2%,而自2006 年以来已减少39%。新媒体凭何抢占杂志的市场份额呢?

1、一本杂志从采编到发行,最快也得半个月,而新媒体任何时候都可以想发就发,一个事件在发生的同时,它可能已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2、相比较杂志稿件一系列的审核程序,新媒体中任何人都可以是传播的主体,只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手机,就可以发布新闻。不仅打破地域的界限,也突破了传统新闻审核的关卡。

3、新媒体节省了杂志社的经济支出。像目前流行的微博转发,基本上没有任何经济成本。

4、在新媒体的传播中,读者告别被动的阅读,成为主动挑选讯息的服务对象。

5、新媒体可综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多角度带给受众不同的感官信息。

正是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不断改变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使得受众更易接受碎片化、快速化、图片化的资讯,而对于大段大段的文字逐渐失去了阅读了耐心和兴趣,这也是导致纸媒在新媒体面前越来越无力的原因,而向来以深度见长的杂志也毫无招架之力。

二、全媒体时代消防宣传漏洞和《新安全安徽消防》的宣传方式

新媒体势头强劲,受众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各类讯息。然而,消防知识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却被有意无意的遗漏,造成了“全媒体浅消防”的局面。

2014 年4 月,安徽省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报告出炉,安徽省公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为64.23 分,刚过及格线。这个结果不是特例,全国其他地区的成绩也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公众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逃生等等。

然而,消防知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掌握一定的知识,就能在危险中赢得一线生机。2014 年12 月15 日,河南新乡长垣县的一个KTV 发生了火灾,造成11 人死亡。悲剧暴露出人们的消防意识淡薄,这场火灾是放置在前台的空气清新剂爆燃引起的,前台旁边就是灭火器,起火时,只要服务员使用灭火器,甚至用衣服拍打就能把火扑灭,但是服务员不仅没救火,也没有及时报警和疏散顾客,只顾自己逃走。起火时,吧台前正好有顾客,但是他们不逃生、不疏散其他顾客,在旁边像看热闹一样看着火越烧越大。此外,该KTV 消防设施疏于保养导致瘫痪、门窗被封闭等情况也暴露出经营者和监管者消防安全意识的缺失。如果这些人群具备消防意识,就不会酿成如此惨烈的后果。

有专家学者将问题归结在宣传力度不够。但是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每天都有火灾之类的新闻播出,各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时常可见消防类的信息推送,农村有消防电影,商场、小区、公交车等公共区域“消防宣传视窗”、消防标语也经常可见。

既然消防宣传一直都存在,那么,为什么没有达到期待的传播效果?

一是这些媒体过分追求“眼球效应”。报道重点不是倾向“传播知识”,而更在于“猎取眼球”,比如对火灾的报道,通常展现大火熊熊燃烧的画面,突出“死了多少人”,追问“制度上有什么问题”。而对“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等知识的普及教育,因为内容相对枯燥,往往不作为报道重点。

二是不少媒体从业者缺乏消防专业知识,只能从表面观察事件本身,抓不住主要矛盾,不能从专业角度洞察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警示性问题。而且,大部分的媒体从业者自身消防意识也不高,和普通受众一样觉得火灾是件遥远的事情,远远低估了其危险性。

三是没有注意表达方式,未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消防知识。消防知识并不是死板枯燥无味的内容,只要挖掘有意思的点,用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编辑组合,就能变枯燥为趣味,也更易于传播。

《新安全安徽消防》相比其他媒体有自己的特色,但为什么近年来也没有完全承担起消防公益宣传的责任呢?除却新媒体的冲击,杂志本身在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文章缺乏可读性。枯燥是很多读者对行业杂志的刻板印象。作为行业杂志,就不可避免刊登行业内的政策信息、领导指示精神等内容,大部分报道缺乏可读性。比如1996 年第1 期的署名文章《拥政爱民,子弟兵的本色》,里面有不少说教性的文字,如“我认为我们应当按照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拥政爱民活动。”此外,在进行行业探讨的文章中,刊登的都是较为枯燥的相关论文,如《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浅谈钢结构防火问题》等。读者看不懂,自然不会去接受论文里的内容了。这些稿件会给读者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使读者丧失阅读的兴趣。

其次就是发行量的问题,就《新安全安徽消防》而言,主要还是依据主管部门的影响面向消防重点单位发行,存在着收发不准时、甚至还有光收不看的现象。

最后就是杂志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同一题材的报道,容易倦怠,缺乏经营的理念和互联网的思维,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

种种原因,导致《新安全安徽消防》杂志在全媒体时代发展缓慢。《新安全安徽消防》也在痛定思痛,希望突破自身的困境,担当起消防公益宣传的任务。

三、《新安全安徽消防》的优势及发展对策

虽然《新安全安徽消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在传播消防公益知识上,也具备长期积累的优势,如拥有获取行业信息的独家渠道、具备一定消防专业知识的采编力量、报道内容和社会大众关系密切等。

凭借优势,审时度势,《新安全安徽消防》始终坚守在消防行业的第一线,用“改变创新”的思维,在全媒体时代下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一是精准定位,内容上更贴合受众。很多杂志在整合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受众的分析定位,然后根据差异化来制定报道策略。但《新安全安徽消防》报道的消防主题关乎每一个人,所以受众的覆盖面广。定位应围绕“消防公益”四个字,做到在社会上最大程度的普及消防知识,让消防知识成为国民安全素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大胆舍弃,官话、“假大空”、纯理论文章,当然,这种舍弃不是一味的放弃政策宣传、领导讲话精神等重要内容,而是要巧妙的改变写作方式,用读者感兴趣的语言去解读。去年一年来,《新安全安徽消防》在这一点上就不断尝试。2014 年11 期的策划“查找家庭火灾隐患”,别出心裁的为几个存在火灾隐患的家庭开出了《病请诊断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检查家庭火灾隐患的重要性。

二是积极融合,主动向新媒体延伸。新媒体的优势明显,一味的对抗不是明智之举,《新安全安徽消防》也在朝着多媒体领域发展。

首先利用移动终端。于2014 年5 月推出安徽消防APP,将杂志的内容上传,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下载APP随时随地看杂志。

其次是微博互动推广。微博传播速度快、没有成本的制约、无须复杂的审核,而其短小的篇幅也吻合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需要。《新安全安徽消防》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通过发布稿件内容预告、加强和读者的互动等方式推广品牌和传播消防知识。

三是举办活动,在活动中推广消防公益。2014 年11 月19 日是消防宣传活动日,《新安全安徽消防》制作了一百万份消防知识调查问卷,在全省中小学校分发,孩子们在答题同时也收获了消防安全知识。2015 年杂志还将举办消防公益课堂活动,把消防知识送到养老院、留守儿童等亟需要消防知识的人群中。

四是关注读者兴趣,把握“变化之道”。随着读者需求改变及时调整办刊策略,从形式到内容不断调整,把消防知识和理念潜移默化中灌输进受众的心里。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办刊的宗旨:始终把宣传消防公益当做使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王菲:《媒介大融合》[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②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③冷东梅,《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J]《. 图书馆界》,2010(2)

④苑辉,《杂志“微博控”——杂志微博实例研究》[J]《. 出版广角》,2012(2)

⑤王小莹,《行业期刊的困境与突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的改革实践》[J]《. 青年记者》,2013(10)

(作者单位:《安徽消防》编辑部)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