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关于发展轻媒体的思考等4则

关于发展轻媒体的思考等4则

关于发展轻媒体的思考

引导规范轻媒体健康发展正当其时。轻媒体作为舆论场中最具活力的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张。当前其正处于关键成长期,要科学引导,有序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传统媒体应积极主动地应对来自轻媒体的挑战。信息社会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有价值的精品信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传统媒体的强项和优势,理应充分发挥。

加强轻媒体平台的舆论管理。在轻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的大V、订阅量大的公共账号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但其往往具有主观性、随意性和个性化特点,在信息发布的客观性、严肃性方面有所欠缺,有必要予以引导和规范。

建立有效的舆论应对机制。轻媒体的话题转换快,穿透力强,辐射范围大,使社会组织和公众人物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针对各级组织机构,来自各方的关切、咨询、质疑将成为常态,应当掌握轻媒体传播的规律,加强新闻发言人培训,优化信息披露流程,化解舆论风险。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对于蓄意攻击轻媒体网络平台,窃取信息资源和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必须给予严厉打击。还应依法惩治借助轻媒体平台恶意攻击、抹黑歪曲、混淆视听、散布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行为。同时,应当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升维护信息安全的能力。

(尚明洲/《光明日报》)

把握好时、度、效,切实推进有效传播

“时”,就是要把握议题传播的最佳时机。观大势、谋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握好时机,不滞后、不超前也不拖沓。对于突发议题,速战速决,打好“遭遇战”。对于长期议题,细水长流、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

“度”,就是要把握议题对外传播的区间数量和量变质变的关系。注意审时度势,把握好火候、分寸,该说的不能不说,该早说的不能晚说,该适当观察后再发声的不能盲目抢先,不该说的什么情况下也不能乱说。一定要研究宣传心理,讲求传播艺术,把握外宣规律。

“效”,就是要把握议题对外传播的实效。要确保议题对外传播取得最佳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一是要注重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二是要注重发挥新媒体和影视片等传播优势,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影视作品。三是要加强中外媒体交流与合作。四是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正面宣传故事化、概念具象化、数据实例化的有效方式,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崔玉英/《求是》)

新闻记者应当引领道德重建

新闻记者应当意识到,网络是匿名的虚拟空间,经常有一些人隐藏在背后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新闻记者应该学会去伪存真,学会进行价值判断。如果为了猎奇或者为了让公众人物难堪,而有意识地将毫无价值的问题披露在报端,那么,不仅损害公众人物的形象,也会损害媒体的形象。

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不仅表现在表达技巧方面,同时还表现在价值判断方面。对于网络上的一些现象,新闻记者应当有所取舍。从本质上来说,新闻报道权就是一种选择权,新闻记者通过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予以公开披露,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透明。如果新闻记者只关注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把网络上一些无聊的问题当成新闻,那么,新闻记者就没有体现出专业主义的水准。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产生了职业焦虑。他们认为在网络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终端设备进行采访报道,因此,他们有严重的危机感。其实,新闻记者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首先学会科学选择。网络时代新闻记者应当以自己的科学判断和公正的报道,引领网络使用者重建道德体系。

(乔新生/《青年记者》)

移动互联用户的行为特征

渗透融合化。从某种意义上,移动传播已不限于媒介传播范畴,而内化为移动用户社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以不同技术形态伴生于用户工作、生活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最终渗入社会日常活动的诸多领域。

即时互动化。移动媒介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无论文字、语音还是图片、视频,借助3G、4G、WiFi 等移动高速传播技术,用户与任意相联系的用户之间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分享和交流互动。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进步帮助即时交流的内容得以涵盖任意信息形态,甚至携带着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情绪、语气、语调、手势等各种非语言符号,用户可以享受到类似于面对面的社交感受和信息互动速度。传播技术革新已经显著影响到普通用户的社会交往行为和互动方式。

社会同一化。在移动互联接触行为中,“(受众群体)重聚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分别体现为人们心理的变化和人们所处的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追求群体归属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重聚是受众在个性化时代再次寻求群体归属的体现”。移动互联接触行为最终触及的是用户的社会同一性进程和新式社会身份的确立。

(何其聪、喻国明/《新闻记者》)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