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用户名:admin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新闻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孙晓青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孙晓青新闻作品评析

王志龙

【摘要】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项社会性工作,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在孙晓青的新闻作品中,既有军人对祖国无限的忠诚,对人民无限的热爱,更透着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文情怀。无论是作品语言、结构、视角、对象都表现出他的大爱,这种爱超越了个体、种族、国家,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包容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作品 人文情怀 评析

打开一张报纸,我们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人情味不够,对人和整个世界的关注度不足。但是,阅读解放军报原社长孙晓青的作品,你会感觉到他的作品都将视角对准人,对准人生活的世界。他善于用非常巧妙的语言,创新的写作形式,展现他的思考,承载他的思想,渗透他的人文情怀。

一、语言亲和,充溢着人情味

语言清新,善于运用平等的交流方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是孙晓青行文的一大特点,也是他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的优势。文章接地气,语言大众化,通俗易懂。

与读者聊天式的叙述方式。在孙晓青的作品中,那些与读者唠家常式的语言随处可见。他为纪念改革开放20 周年撰写的《致读者》,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以一则见闻开头,“偶尔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旅游广告,大意是:新年到了,女儿问爸爸全家到哪里度假,爸爸随口答道,今年去澳大利亚吧!”给读者最真切的感受便是,一位老者正在用亲和的语言,讲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这种方式比大而笼统的文章要高明得多。再如1998 年,他为国际专版《1998 世界军事形势走向初析》撰写的言论《大势所趋》,文章开头便以很巧妙的语言,引用了一个希腊神话,重在说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皮格玛利翁效应”。而后话题一转,论述世界和平稳定的局势尽管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但只要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和平必定是大势所趋的道理。语言运用浅显易懂,抓人眼球,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对战友深情的讴歌。孙晓青的一部分作品反映了边防海岛官兵的生活。这些作品中充满着对战友直接或间接的赞美。在《小岛·哨所·相思林——一个守卫海岛的民兵哨长的故事》中,作者用细腻的语言刻画了这位哨长的工作环境,“广东汕头澄海的东南海面,有一座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岛—莱芜岛。莱芜岛上,有一个闻名广东全省的先进民兵哨所—莱芜哨所。莱芜哨所里,有一位“会做不会说”的哨长—林从岭。”寥寥数语,这位民兵哨长的形象呼之欲出。2012 年1 月31 日军报刊载的《“流动医院”的第110 次出征》开头便写道与李素芝相遇不易,连亲人要见到李素芝也很难。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患者见到李医生却容易。通过前后语言的对比,一个醉心工作,不图回报的军医形象跃然纸上。

对友爱亲情的依恋。面对同事郭天一的突然离去,他心中万分悲痛,在去南疆军区处理善后事宜时,写下了悼文《最后的话别——致郭天一》,“我俯在你的耳边轻声地说:‘天一,我们接你回家,接你回家……’一语未尽泪成行,依稀梦你在天堂。”文章语言自然,处处流露真情。透过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一个泪流满面、失声痛哭的作者形象已然成形。

而对于父亲,他在《父亲的诗情爱意——〈孙轶青诗词集〉补记》里写到父亲喜欢写诗,“在他为晓青新婚而作的五言律诗中,便有了如此豪迈的诗句:‘敢拂风霜意,何畏烟火情。’如今重读,往事历历在目,父亲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情如潺潺溪水,在我们心中汩汩流淌,温润、清凉,又有几分痛楚。”孙晓青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爱的依恋。

二、体裁多样,透着很强的吸引力

孙晓青十分强调亲历式报道,要以我手中之笔,写我的所见所闻,抒发我所思所想。

注重亲历式报道。在《今天,我们怎样当记者》一文中,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忘掉办公室!’这是记者的职业特性使然。军事记者的‘办公室’在部队,在基层,在广大官兵火热的实践中,在一切可能发生军事新闻的高原、边关、大漠、海岛……”亲历式报道,一直是他坚持和推崇的。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写出真正具有人情味,符合“三贴近”要求的作品。香港、澳门回归等几次重大事件的采访经历,让他对这种亲历式的报道方式深信不疑。“车队开动后,军旗猎猎,不断飘动的旗角正好抽打在第三排中间的五班副班长蔡明春的脸上。每次训练结束,小蔡的脸都会被抽红发肿,可任凭旗角怎么抽打,他就是一动不动。”这是《神圣的进驻——人民解放军香港驻军主力部队进驻香港目击记》中的一个细节,没有深入的观察,亲身的经历,又怎么能把这个细节抓得如此传神?几十个字,就好像电影的镜头给了小蔡一个大特写,那抽红发肿的脸还依稀可见。为了坚持亲历式报道,他不在乎困难大小,经常深入高山海岛,荒漠戈壁进行采访。在2012 年的“新春走基层”中,孙晓青被誉为是“职务最高、年龄最大、采访点最艰苦、在边防持续采访时间最长的军报记者”。①《为了边疆人民更幸福》、《草原荒漠颂睦邻》、《青藏兵站部支援西藏建设功在高原》、《今夜,甘巴拉瞪大眼睛》等一批的稿子,每一篇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亲身体验的感悟。

尝试新体裁写作。作者还有意突破常规,将一般的新闻报道写深写活。在《游弋南中国海的视觉日记》中,他以第一视角,记录了补给舰和永暑礁、华阳礁等岛礁上的见闻。环境描写、个人感受都令读者热血沸腾。边防海岛上官兵不图名利,甘于奉献的形象变得无比高大。

其他体裁。他还有许多行走日记、时政评论、序言、新闻业务论文等等。这些文章里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同时抓人眼球。比如,《出访北欧日记》详细地叙述了他在北欧多国的经历,他将每天的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字词中充满着对异国他乡的好奇感。

三、视角立体,多侧面展现深沉的思考

综观孙晓青的作品,通常有多个维度,从纵向上,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于未来形势的预测。从横向上,作者亦有深刻的思考,而且是由小到大,由国内到国外。这异常广阔的视角,不仅说明作者博学,更展现了一种对于军队,对于国家,对于生命的博爱,一种包容万物的人文情怀。

对历史的反思。在许多新闻作品中,作者都钟情于历史,一个新闻事件,多多少少会穿插一些史实的叙述。在大事亲历中,有许多文章都是将香港、澳门即将回归的消息与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历史结合起来的。以当今的角度看历史,以历史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前景。《伟大的回归——写在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际》,先描述了全国人民一起为香港回归倒计时的场景,尔后将侧重点一转,回顾自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争取领土完整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最后以“洗雪了百年耻辱的中国,正以新的姿态昂首走向21 世纪”收束全文。文章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令读者叹服。

《沃土深情话回归》、《和平的进驻——本报记者随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全程目击记》、《一个天大的道理写在〈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革命老区行〉系列报道结束之际》等文章,基本都是采取现实中穿插历史,思考融入历史的手法。每一篇都能看出作者对那段屈辱历史的反思,对于国力增强的自豪。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在作品中,孙晓青也倾注了他对于军报,对于军队,对于国家,对于世界发展横向上的思考。对于军报改革的思考,更多地体现在改革创新上。《追求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在反映变化中坚守职责》、《把军事新闻做得更快更新更活更实》、《从军报改革实践看军事新闻的新追求》、《报网融合二次创业》等等,这些文章聚焦军报的版面变化,军报记者素质提升,报网融合的发展等方面,文章融入了他从事军事新闻的理念和体验式新闻报道风格。

对军队建设的思考。1998 年,他为军报国际专版《苍穹杀手长空利剑》撰写的编者按以短短330 余字的篇幅,论述了伊拉克失败的原因,美军所占的优势以及我军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应该说,这样的认识很深刻的。再如《关注我们的国家安全——读科索沃战事报道》,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愤慨,另一方面更加关注我国国家安全,提出“把增强国家安全的意识转化为行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国防实力和军事实力真正与经济实力同步增长”的论断。这种全局意识,正是一个新闻人应该具备的。

作为军事记者,孙晓青不仅把眼光放在军队建设上,也着眼于国家的现实状况,尤其是国人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意在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民众认识。《广告里面辩是非》就以广告商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不顾社会影响的事例,阐述了想要树立好形象,就要多做些公益广告,不要干花钱买个坏名声的蠢事。

他还善于站在世界的角度,用世界的眼光看待许多事件,批判许多事件。《记者,就该这么当》中,他提出“军事记者要想锤炼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就应该具备像军事指挥员那样的战略眼光。”1999 年8 月,一组评论员文章让军报名声大振,《评“两国论”背后的“四张牌”》,这些文章分别从“实力”、“挟洋”、“国际分裂逆流”、“假借民意”四个方面,给予李登辉鼓吹的“两国论”以迎头痛击,文章经新华社全文播发,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和香港《文汇报》等海外华文报纸转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对未来变化发展的预测。孙晓青还善于对国际形势作出相应的分析和预测。如《多极化深化与拓展的一年(访谈稿)》、《透过评选看世界——写在十大国际军事新闻评选揭晓之际》、《和平赢了》、《和平受到挑战》、《国际述评按语》、《构建世界新格局》编余赘语等,都以前瞻性视角,分析了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潮流,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着世界安全。这些文章都有很强的预测性和正确性。孙晓青在《江宛柳军事新闻作品选》代序中曾说,“站在前沿,思想的雷达向着广阔的未来领域扫描,总能先人发现创新点”。这是他对江宛柳新闻工作的高度评价,我觉得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一种抵近前沿的自觉,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关注军队,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关注人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费士廷、李国利,《植根军营深入官兵——军队新闻单位走基层》,人民网军事频道,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7118444.html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管理一大队13队)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