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用户名:admin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

费倩茜

【摘要】本文以笔者做过的多次现场连线为例,分析广播新闻现场连线的特点、优势,并论述了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广播 连线 现场感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求快求新求全面逐渐成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法宝,再加上现代通讯工具功能的日益完善,现场连线报道成为了很多广播新闻人常用、听众喜欢的报道模式。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具体是指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记者对事件进行即时采访并实时报道,运用现场解说与背景音效来阐释事实和展现情景的播报形式。相比传统的广播报道,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要想发挥出广播连线报道的优势,就要了解优秀的新闻连线报道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一、广播媒体连线报道的优势

1、连线报道充分体现广播快速传播的特点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出租车产业的扩增,广播的受众群体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听众需要新鲜出炉的新闻。但因为传统广播录音新闻的制作比较繁琐,从采访到制作成品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远不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而采用通过电话接入直播间并现场连线的方式,就可以使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有用的信息。

比如高考分数线的发布,记者可以直接通过电话连线到直播间。分数线一旦公布,直播间几乎做到无时差地将详细分数信息传递给广大考生、家长、校方,做到报道的快速准确,满足考生们的信息需求,避免了家长在等待时的焦虑。

2、连线报道更有现场感

首先,记者在新闻现场连线会有一定的现场音效通过电话传播出来,这种现场音效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听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使新闻更具有接近性,也增加了它的可信度和亲和力。比如,每到节假日高峰时段,机场和车站的现场情况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记者通过在车站进行现场连线,让听众及时了解到出行信息以外,还可以传达车站一些背景音效,比如汽车鸣笛、人群嘈杂的声音,让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车站火热,拥挤的场景,增强了报道的可听性和真实性。

其次,不同于传统广播新闻的制作过程,连线报道以即时口述的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听众,有着更多的现场互动。随着事件的发展,记者可以在现场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听众也可以与新闻传播者互动。

最后,连线报道的现场感也建立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现场连线以正在发生的事实为前提,报道当事人的现状,这无疑给新闻真实性提供了更多的佐证。

3、连线报道能够全面展现新闻事件

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如果通过传统录音报道的方式,需要记者跑很多的点,再对采访内容进行整合加工,采访耗时长,而且播报声音单一。在空间层面,现场的连线报道可以通过不同记者的视角和语言及时的展现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比如,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候,记者分头采访,事故现场记者可以通过连线描述事故现场,同时展现救援情况,在医院的记者可以通过电话介绍伤者状态,以及后续治疗情况,短短的两个连线,就可以让听众在5 分钟以内全面的了解事件。

同时,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会有一个渐进的发展阶段,并且有很多后续的影响。现场连线报道可以持续性地向听众传递信息,满足听众对事件的关注,在时间层面上全面地展现新闻事件。

二、做好广播连线报道的必备要素

1、素材的积累

要想做好现场连线,一些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场连线报道需要记者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出现信息遗漏。因此在连线之前,记者应该全方位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背景材料,事件可能的走向以及即将带来的影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记者应该先确定好报道的主题,以此列好提纲,这样既便于连线的逻辑性,也可以帮助记者对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以凸显中心。

比如案件审判发布会的现场连线,在这之前,记者需要了解案件的性质,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对该案件的普遍舆论,以便采访时进行合适的发言。

2、现场环境的选择

连线报道具有现场感强的优点,可是当记者连线时周围太安静,现场的氛围就很能感受到,相对的,噪音太大则会导致连线效果不佳。因此要想体现现场感,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有典型的背景音效,但又不会喧宾夺主影响连线效果的环境是最佳选择。

比如春运期间,记者从火车站现场发回连线报道,如果专门选择一个没有人的办公室进行现场连线,虽然音质清晰,但是这绝对不是一篇合格的连线报道,因为现场环境不仅让听众感受不到春运的繁忙,甚至可能会产生记者是不是在现场,是不是在制造新闻的疑惑。所以,在这样的连线报道中,记者应该选择相对比较嘈杂的候车室,并伴有候车广播的声音,让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运的火热。

3、记者自身的素质

在广播连线报道的要素中,记者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其中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首先,记者必须有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普通话播报广播内容,让全国各地的听众都能够轻松听懂记者的表述。相反,播音过程中一旦出现吞字,破音,方言等人为失误,就会造成受众的理解困难与收听不适,节目的通俗性与严肃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记者要有高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记者要能清楚明晰地表述听众想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事件现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过程。比如,地震现场的连线报道,就需要记者能够迅速简洁地提炼出新闻价值。地震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发生的,震级多少,现在是否有余震,伤亡多少人,抢救现场如何。

记者还应注意使用细节描述来填充内容。记者要充当起听众的“眼睛”,通过详细的口述还原新闻现场。做到细节的丰富,才能缓解广播接收渠道单一的问题。例如,广播直播连线报道公务员考试现场,光说参加考试的人多,肯定会显得内容很抽象空洞。应该加上一些具体的细节描述。考试后,考场门口来来往往的出租车,结束考试的考生们背着包挤着上公交车等场景。如果记者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达不到以上要求,会造成节目录制时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一方面记者表述模糊容易让播报员感到歧义,另一方面,听众也难以从记者话语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这样会对播报间的连线效果和听众的收听质量产生消极意义,甚至影响业内外对节目的评价。

另外,记者要能做到随机应变。现场连线报道的过程中,随着事件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事先料想不到的突发情况,这时,记者要能做到妥善地调整,灵活地处理。例如,体育比赛现场的广播连线,可能出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意外受伤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记者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在保持赛况播报的同时,对运动员的伤情进行后续补充。

在连线之前,记者还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必要调整,保证连线时的状态与新闻事件的基调一致。用一种欢快的语气去进行灾难报道,很明显是不合时宜的。

总之,广播连线报道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连线前,要求记者快速搜集材料,详细了解事件始末细节,连线时要求记者精炼语言,向听众清楚完整表述采访内容。所以我们只有向着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才能从每一个现场连线报道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的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做到了这些才能让广播现场连线报道在新闻节目中发挥最大作用。

结语

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渠道,新闻广播本身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制作过程会影响时效性,内容接收起来也会比较抽象单一。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应运而生,它是广播报道中最能体现时效性的新闻形式。专业人士应当努力积累并总结相关的资料与经验,使连线报道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更好地为听众提供事实信息,让广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潘力、董晓平:《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②曹仁义:《实用新闻广播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③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M].华夏出版社,2005

④陈晓:《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计划采访与即兴采访方式》[J]《. 新闻与写作》,2011(8)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频率)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