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经济广播的自我调适与变革之路

经济广播的自我调适与变革之路

杨洋

【摘要】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受众,越来越多的经济广播走上了改革的道路。针对经济广播现今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本文认为,经济广播在新媒体时代要想赢得发展,就应当明确受众需求,牢牢把握“经济”这一核心,同时注重节目策划,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与自身发展结合,培育兼具“广播人”和“经济人”双重角色的主持团队,并且努力塑造频率品牌,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济广播 自我调适 专业化差 异化

一、经济广播现实需求分析

自从1986 年12 月15 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专业频率正式开播以来,广播界掀起“经济广播热”,各地纷纷开办本地区的经济频率。经济广播建立之初是为了服务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建设,节目内容多是围绕着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动态以及实时行情等内容展开的。近年来,经济广播开始关注受众的实际需求。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受众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横向上,同一时期不同受众层次不同,所以需求也不相同。纵向上,对同一个受众而言,其需求又是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转变。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广播不仅要为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节目形式,同时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也应该结合社会发展与经济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民众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度在不断提升。要想更大程度地争取受众,就应该在媒介提供信息的多样性上做文章。经济频率应尽可能兼顾各种经济活动形式,满足各类受众的信息需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媒介的“喉舌”作用,坚持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地域不平衡特征,而各地经济频率的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准并无太过明显的差别。所以,经济频率的节目内容与形式应从现实出发,更讲求接近性,更接地气,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

二、经济广播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虽然经济广播最初是服务于某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们可以更加便利地接收经济信息、查询经济行情,经济广播所固有的优势被打破。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由于广播媒介缺少必要的画面,受众的关注度和依赖度逐渐降低。

除广播媒介自身的缺陷之外,从宏观上看,经济广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竞争对手增多、编播团队与品牌栏目建设没有跟进、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广告和节目质量平衡失当等等。①

经济广播与专业的经济类报刊、杂志和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21 世纪经济报道》对经济动向的解读日渐深入;央视经济频道更名为财经频道,“财经味”更浓;第一财经频道通过宁夏卫视借壳播出;以及甘肃卫视《交易日》等节目的播出都对经济广播形成了强烈的冲击。②

虽然当下的经济广播,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已大不如从前,但对于受众投资理财和娱乐休闲方面的服务作用体现得越发明显,并且基本上摆脱了以往严肃刻板的节目风格与形式,语言走向生活化。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经济广播要想继续发展,进行变革与重新定位是必由之路。

三、经济广播的自我调适

面对重重挑战,各地区的经济广播纷纷以自我调适的方式开始寻求变革。笔者通过频率分析,大致将全国范围内经济类广播的变革方向归结为下列的三个方面:

1、打造经济节目为主体的经济广播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2009 年改版之后,经济之声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国家级专业经济广播的地位。除保留原有的《天下财经》、《财经夜读》等老牌经济类节目之外,还创办了诸如《天天315》、《天下公司》等一系列具有财经频率特色的节目,不但贴近百姓生活,还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特征。广东电台股市台以股市为定位,体现出其专业化程度之高。在交易日的交易时间播出的《股市第一线》,对证券市场的实时动向进行追踪。其他时段节目也以股市分析为核心,兼顾基金期货市场动向,体现出经济类广播在指导投资理财方面的重要功能,受众群较为稳定。

2、打造经济节目与民生服务节目并存的服务型广播

天津经济广播在节目设置上保留了一定量的经济类节目,如《今日证券》、《财富聊聊吧》等。其他内容多是与民生相关,体现出服务于听众生活的宗旨,如《民生话题》、《安居置业》等,从不同的角度为百姓生活服务。湖北经济广播在《财富早高峰》、《股市零距离》等经济节目的基础上,还设置《创富理财帮》、《政风行风热线》等服务类节目。这种自我调适的方式充分体现出现阶段经济频率服务民生的普遍定位。3、从定位与内容上进行根本性变革

长春经济广播电台几年内历经了比较频繁的几次变革。2007 年,伴随着长春市政府一系列民生政策的提出,长春经济广播电台改版为长春民生广播,提出了“在长春生活,听民生广播”的呼号,节目设置上以民生服务节目为主。2012 年元旦改版为“经典90 激情调频”,以音乐节目为主。同年9 月,改版为“长春城市生活广播”,集生活、资讯、音乐、娱乐等内容于一身。2013 年初,又一次改版为生活故事广播,每天大时段播出评书、故事,并穿插音乐类节目。

四、经济广播的变革路径

尽管各地区经济广播为获得更广泛的收听市场,不断寻求变革并进行自我调适,但所取得的效果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于经济频率节目设置、社会需求和一些频率改革现状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明确受众需求,切中“经济”命脉

由于经济广播现今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所以国内一些经济频率在寻求转型的时候,往往比较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样的节目来吸引受众关注,从而盲目地设置一些音乐、文艺类节目,所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在电台定位上,首要的是把握住一定的收听群体,在深入调研受众对经济频率需求的基础上制作广播节目,把“经济服务”作为新的频率定位。

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经济频率可以打造类似的节目类型,解读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分析自主创业者的成功案例,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出谋划策。不仅可以在节目内容上满足受众需求,同时电台也能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经济频率还要大打地域牌,重视频率与受众地缘上的接近性,多播报本地经济行情,穿插播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

2、关注节目策划,创新传播形式

对于广播媒介来说,最大的缺点是稍纵即逝,而且近年来广播媒体的“伴随性”特点较为明显,听众收听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幅提高。因此,节目质量格外重要。现今许多经济频率制作播出一些文艺节目,但与专业的音乐、文艺频率制作出的节目相比,缺乏专业性和竞争力。所以,要想提升这类节目的竞争力,就必须找到经济定位与文艺节目的契合点,突出经济频率特色。

另外,经济广播应重视与受众的交流互动。除做外场活动之外,节目直播过程中与听众的互动也格外重要。经济频率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为受众进行一对一的市场走势分析和个性化的理财指导。同时发布和推送最新的财经新闻,普及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这些形式不但有利于提升经济广播的收听率和关注度,对于经济广播的品牌建设也极为有利。另外,在媒介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的今天,应当积极推动传统的经济频率,与数字广播、网络广播等新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收听直播,还可以实现往期节目点播、在线互动和浏览资讯等功能。同时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将“受众”定位为“用户”,以更好地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推动专业发展,培育主持团队

在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经济广播的资讯在时效性上已不及频率建立初期,但可以从前瞻性和深度上做文章。所谓前瞻性,即“对将来的发展可能性的预期”。这里不是说经济广播的记者或主播充当经济分析师,对未来经济走向作出预测,而是说记者或主播在报道中尽可能多地交代影响未来因素的同时,力争指出一种主导式的潮流趋势③。而所谓的深度,应当是帮助受众在海量的经济信息中,以最快的速度遴选出对受众最有价值的经济资讯,并且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与预测,为受众在参与经济生活中提供决策的依据。可以说,前瞻性与深度,是经济广播专业化和吸引受众关注的重要支撑点。所以,提高节目主播的专业素质,打造出一批经济理论水平过硬的主持团队格外重要。专业化的经济频率主持人,应当同时扮演广播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角色。并且在节目中邀请经济领域的权威人士,到直播间亲自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打造高质量的财经类节目。

4、塑造频率品牌,制造差异竞争

纵观全国的经济频率,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频率仍然以广告作为频率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电台大时段播出医药健康类的广告,甚至占用了收听率较高的“黄金时段”。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不仅占用了电台宝贵的频率资源,还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招致受众反感。所以,经济广播在频率宣传上可采用车体广告、宣传展板或文化衫、台历的形式。盈利模式上可以采用商业赞助、栏目冠名等形式。为了获得更多的赞助和支持,电台应当努力制造“差异化”的竞争,对于特有的栏目与主播进行适当的包装。同时加强与商家的合作,在商家的支持和赞助下,举办主题鲜明、针对目标受众的听友见面或团购活动,一方面能取得经济效益、增强频率与受众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突出经济广播的特色、促进经济频率的品牌建设。

结语

总之,受众对于经济广播的需求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希望从频率中获得更多的服务。经济广播也在为满足受众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播出形式,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济广播进行变革,节目内容要紧紧抓住“经济”命脉,突出服务性,同时还要打造专业的主持团队,制造差异化竞争,并且与新媒体积极交融,方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实现“突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张宏,《经济广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5):58-59

②刘灵爽:《一个中学生的央广改革构想》[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51

③南瑞琴,《“大数据”背景下经济新闻生产机制的“变”与“不变”》[J]《. 新闻知识》,2014(1):4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2012 级新闻学专业学生)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