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从新闻美学角度看电视国际评论——以《关键洞察力》节目为例

从新闻美学角度看电视国际评论——以《关键洞察力》节目为例

张静

【摘要】若要获得国际对话语的认可,提升国际话语权,除了逻辑严密的内容,还应有对传播渠道的“美”的营销。本文基于新闻美学理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卫视的《关键洞察力》节目进行分析。分析该节目在进行国际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呈现新闻美学,提升国际话语权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美学 国际评论 《关键洞察力》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没有与国力同步提升。“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抹黑中国的话语相继出现,使得如何开拓和提升国际话语权,从而维护我国是有担当的国际大国的国家形象这一课题变得尤其紧迫。

在我国现有的电视国际评论节目中不乏优秀的节目,其中深圳卫视的《关键洞察力》在美学运用方面是比较出彩的。该节目是全国首档以分析焦点新闻人物微表情为线索,深度解析国际时事的先锋新闻节目。本文以《关键洞察力》为例,从美学角度对国际评论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电视国际评论节目的特点和现状是怎样的?(2)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如何?(3)新闻美学的内容层次是如何被运用到节目传播过程中的?(4)新闻美学是如何通过国际评论节目提高话语权的表达的?

二、相关理论阐析

新闻美学是一门研究新闻实践活动中的美学形象和美学规律的科学,兼具新闻学和美学的双重属性。新闻美学紧密结合新闻实践,同时又能有效地指导新闻实践,对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美学修养和写作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能够称得上美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五方面: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和层次美。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或话语形式同电视结合的产物,既包括评论的特征也包括电视载体的特征。电视国际评论则是关于国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进行的态度与观点的总和的表达,与国内评论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了国际的背景,有更多国家的因素渗透在其中。它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新闻性,评论对象往往是国际上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第二、思想性,思辨色彩和舆论引导并举。第三、外交政策性,是国家发声的有力武器。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它体现了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的综合运用。硬实力是国家权力的基础,但是有硬实力并不代表就一定拥有了国家话语权。国际社会认同产生在理论方面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利益的契合,第二:国际话语论证逻辑被认同。基于利己性的国际现实,国际话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质量。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系统间隔抽样的方式,样本为深圳卫视的一档国际评论节目《关键洞察力》。从3 月27 日第四期开始,每隔三周挑选一期,共抽出23 期节目作为样本。分析内容包括:形象,语言,意境,结构,层次等五方面。

节目形象,包括新闻写实型形象和艺术纪实性形象。23 期节目中23 期节目属于新闻写实型形象,0 期属于艺术纪实性形象。节目语言,进一步界定为以下变量:画面语言和文本语言:主题、句式、语篇。23 期节目中23 期均为主题准确、鲜明和生动,能直接看出节目主题概要,句式与题旨、体裁相一致,长度均在45 分钟左右。节目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作者情感明显、主体意识突出。无我之境则强调客观公正,即使想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是尽量从细节、场面等侧面流露出。23 期节目中0 期节目属于有我之境,23 期节目属于无我之境。节目结构,界定为以下变量:单线直进式、多线并行式和板块组合式。在23 期节目中,0 期节目单线直进式,23 期节目属于多线并行式和0 期属于板块组合式。节目层次,界定为以下变量:主题、主持人、嘉宾、背景、结尾。纵观23 期节目呈现以下特点:主题凝练程度高,主持人充当串联这个节目的角色,嘉宾则是针对国际新闻事件做评论、预知的角色,背景则多是通过短片播放来呈现,结尾由主持人做结语。

四、研究发现

对23 期节目进行分析,发现这个电视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的整体风格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于是随机选取2014 年12月3 日的“谁能成为美国新任防长”为例,用于结果阐析。这期节目主持人为藏雅菲,时长45 分钟,嘉宾为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者)、贾秀东(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特聘专员)和毛峰(旅日资深媒体人),共用四个短片,短片后均有主持人引导下三个嘉宾的评论。

1、新闻写实型形象贯穿评论始终

电视国际评论具有很强的新闻写实特点,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个国家的观点,是一个国家对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态度,这就决定了5W 因素必须是写实。以“谁能成为美国新任防长”为例,这期节目中分别出现了这些主要人物:奥巴马、哈格尔、盖茨、帕内塔、小布什、拉姆斯菲尔德、鲍尔、布林肯、弗卢努瓦、阿什顿等人物,也出现了相应于各类事件的时间。在事件方面,主要是针对“奥巴马四换国防部长”这一事件与相关事件。经过和结果的预测也是真实的,没有对其做出艺术纪实性的加工。

2、评论语言准确、严肃、易懂、逻辑鲜明,与主题契合度高

国际传播的内容相较于以前更加多样化,但是这些经济和文化活动背后都有隐性的政治目的,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际评论作为国际传播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国际评论的语言设置自然必须严肃、慎重,与主题契合度高,且论证过程严密。

以“谁能成为美国新任防长”节目为例,在画面语言方面,交代了“美国防长职位手握大权,在美国政坛的重要性,以及奥巴马上任后的历届防长更换相关事宜”。整个短片采用了旁白解说、人物关系图、候选名单和人物形象等画面要素。这些画面要素准确的交代了事件背景和引出评论主题,既与第一个短片主题相得益彰,又与整期节目主题高度契合。在文本语言方面,主题“谁能成为新任防长”与屏幕上出现的字幕语言、主持人和嘉宾的口头语言所选用的句式都是经过斟酌的。例如,第三个短片后主持人提问:“既然无论是谁任职新任防长,都将延续亚太政策,对此中国应有如何的战略准备?请问孙先生有什么建议”。嘉宾回答:“中国将以包容政策,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且对此作了详细解说。字幕也出现了回答概要的关键句。由此看出,在用词和用句方面直指问题关键,表明观点和态度,论述过程也逻辑鲜明,与评论主题相呼应。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文本语言都体现极高的国际政治评论意识。

3、融观点于无我之境,彰显了评论的客观与公正

国际评论虽然受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主导,暗含一个国家的态度和观点。国际评论的意境,可以是有我之境,也可以是无我之境,同为表达观点,两者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国际评论的语境下,有我之境在表达方面会更胜一筹。因为其作用是“润物细无声”,无需表达者使用特别突出主体意识的话语,观众已经对其观点了然于心。

取嘉宾贾秀东在第一段短片中的一段话为例,他说道,“候选人方面,会有一份长名单和短名单,长名单是各界中意的人选,奥巴马有一份自己的短名单,在经过各界利益的冲突和妥协之后产生最终候选人。奥巴马在人选上很慎重,在最后名单出来之前,他一定会通过某种渠道公布将风声放出去,以此来测试民主党、共和党和舆论的反应”。在此之前短片中有讲到几位候选人的出现以及官方或非官方的“辟谣”,在嘉宾评论之前也许我们不会想到之前媒体报道的候选人也许就是放风的测试,虽然嘉宾没有特别明确地表明这一点,却在启发观众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观点。并且这种评论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更具说服力,博得认同。

4、多线并行式结构,层层递进直击主题

国际评论的结构多属于递进式,交待背景,引出主题,逻辑论证,得出观点或结论。以此期节目为例,在主持人开场之后,由四个短片和相应于每个短片之后的评论组成,整个节目以一条主线索“谁能成为新任防长”贯穿始终,并且辅以几条副线索加以讲述,通过短片及嘉宾评论,循序递进得出结论。如左图所示。

5、评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国际评论节目要得到认可,主题、主持人、嘉宾、背景、结尾每个层次都应该清晰明了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主题应具有凝练性,能够让人直接看出概要内容是什么。主持人应该充当好串联和引导的角色,最够统筹好整个评论过程,按着主线论证论点。嘉宾应该做到相互启发,共同论证论点。背景的呈现应该完整,以便为观众提供理解的支点和为嘉宾提供论证的材料。结尾应该清晰有力,与论点相呼应。以此期节目为例,主持人开篇引出论题:“谁能成为美国新任防长”,主题凝练易懂,这次评论事关美国的国防部长职位,短片则相继提供背景材料,如美国防长一职的溯源、任务和重要性等,历届防长和总统的关系等。结尾呼吁呼应了主体,表明新防长将与亚太战略和反恐等战略息息相关。

结语

国际新闻评论是我国提高国际话语权,改变我国国际话语权与经济、政治发展不同步的尴尬境地的重要阵地,我国有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去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就我国现在的国际评论的现状,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用新闻美学的角度来指导其进步。只有将有逻辑论证的话语、鲜明的态度和“美”的营销方式相结合,通过媒体渠道的传播,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我国话语权,走出话语权现状的困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侯东阳:《国际传播学》[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②季水河:《新闻美学》[M]. 新华出版社,2001

③彭飞,《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理论、现状与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④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⑤叶春华、连金禾:《新闻采写编评》[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⑥徐盟,《浅析中国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特色与价值》[J]《. 探索思考》,2012(7)

⑥杨健:《新闻审美》[M].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