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禅宗道德关系论视域下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禅宗道德关系论视域下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余梦阳

【摘要】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一部禅味极浓的电影,它在四季的流转中展开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对禅宗伦理的追问。本文从禅宗的道德关系角度入手,具体讨论影片中体现的三种道德关系:众生和佛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受众赏析影片提供一个新的视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春夏秋冬又一春》佛教伦理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反应。禅宗伦理中的道德关系论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和佛的关系,这是禅宗伦理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一切伦理关系都以此为基础;二是众生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四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五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金基德导演的《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以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来讲述时间的轮回;以一个僧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生轨迹与经历,表现了生命的轮回。人生就如同四季,循环不息。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具体分析影片是如何表现禅宗伦理关系的。

一、众生和佛的平等关系

禅宗伦理是从觉悟了的人出发,从众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境界出发来规范道德原则的。这种转化的关键之处在于佛性的建立。

1、佛是完美道德的化身

佛,其意义是觉悟者,知者。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中老和尚的言行举止就是作为完美道德化身的佛的体现,他通过坐禅诵经来凝心、修炼,在渡己的同时也在渡化着小和尚。春天,小和尚贪玩,犯了杀戒,老和尚并没有因此就否定他,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小和尚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见自己的佛性;夏季,少年和尚引诱来庙中养病的少女做下男女之事,犯下色戒。老和尚也并没责备惩罚他,而是给了小和尚选择人生的权力,并如同先知般的一语道出了未来:“淫念唤醒了占有欲,而占有欲望必将惹来杀机。”;秋季,少年已到中年,因不能忍受妻子红杏出墙,杀妻后逃回小庙。老和尚用猫尾写下经文,命他用刀把经文刻出,以此平息他心中的怨恨,消除所犯嗔戒;在其被警察带走后,老和尚就以涅槃的方式获得解脱和新生。

禅宗中对佛的道德境界多是从根本意义上描述的,这个根本意义就是觉悟,觉悟的道德意义就是防止恶行恶念的出现,就如老和尚帮助中年驱除心中的恶念,帮助前来求医的少女治病,都是在为善去恶。

2、众生即是佛

人和佛的关系,就是人和自心的关系,人和自性的关系。从道德的层面看,承认众生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是肯定人人都有圆满的道德本性,至善的本性。众生即是佛,众生是不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影片中小和尚一生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由一个不悟的佛走向一个觉悟的众生的过程。

春天,小和尚在庙宇对面的溪水中抓到一条小鱼,就随手将小鱼绑上捡起的小石头,然后把小鱼放回水中。接着他又抓了一只青蛙和一条蛇,也给它们绑上石头,然后开心地笑了,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但这也是人性本恶的体现,老和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教育方式,当小和尚也背上这枷锁的时候,这应该就是禅宗所讲的顿悟和人人皆有佛性。

夏天,小和尚已经成为少年,看到林中纠缠交媾的蛇,懂得了生命的最初。终于,他和前来求医的少女合二为一,心中的佛,慢慢离去。他们在湖边石岸上,温存相依,深夜对视,岸边牵手,沉醉在爱情之中。一夜,他与少女在扁舟上欢愉后相拥而睡,被师傅发现,少女病好离去,他却难敌相思之苦。最后,他手捧佛像,离开庙宇,追寻心中的她,开始尘世苦难之行。

秋天,已是中年的他杀妻后焦躁易怒,心神不安,并带有暴力和自虐倾向。从尘世重新回到了寺庙,自杀未果后用刀雕刻心经,驱逐内心的邪念,平心静气。

冬天,晚年的他再度返回寺院,走上了真正意义的信奉之路,他背拖石轱辘送佛像到山顶,是对其童年杀生的偿还,为它们超度。他如苦行僧一般,在冰雪之中净化自己,真正地开始了自己的修行。自心之佛,才是真正对自己的解脱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人与自我的关系

处理人与自我关系的首先就是要认清人的本质,生命的本质。

寺庙实际上是个小木屋,庙门口的那两扇门则是矗立在水上和陆地间连接着木板,而老和尚与小和尚的卧室同庙宇的大厅之间并没有实体的门,但他们每天起床时都要从形式上开、关那一扇门,从而体现了虚、实之间的神秘性,人与自我的关系,那打开和关上的也只是他们各自的“心门”。

1、超脱的生命观

在禅宗伦理中,正确看待生命,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对待死亡。在佛教中,生死是相互联系的,轮回中生命有两种表达形式:一是生,二是死。死亡只是表示一个相对的生命阶段的终结和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影片中有两处讲述自杀。一个是中年男人要自杀,一个是老和尚自杀。但显然,这两种死亡态度是不一样的。

影片中老和尚用写着“闭”字的纸条糊住了眼耳口鼻,坐在架满木柴的船上,任由湖水慢慢灌入小船,然后点燃了木柴,火化了自己。这种方式就是禅宗所说的终极解脱——涅槃。老和尚选择以火化的方式结束生命,从而获得解脱和新生,死去的是肉身,不死的是精神,是法身。

中年男人也是用写着“闭”字的纸条糊住了七窍来自杀,但没死成。十年前还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险境,挥之不去的是世间的烦恼和情感的纠纷。他因爱生恨、恨起杀意,杀了妻子酿成弥天大罪,他试图用死亡来逃避现实,摆脱世间烦恼。而在释迦牟尼看来人的身心行为有着延续的力量(业力),就算人的生命死亡了,而业力仍然能够重新集聚起来,形成新的生命展开未来的人生各种现象。谁来承担这业力的报应呢?势必是那个不随形死的“神我”。就算他死了,来世依然要偿还这一世的罪孽,这是逃脱不了的命运。

对于如何面对死亡,禅宗以平常心对之,以生死无常心对之,是谓看透生死观,如此,才能产生超常的道德勇气,死和生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2、治情止欲

禅宗中,实际上体现这样的观念:无贪求个人的名利,无贪求肉体欲望,而追求精神的解放,品质的提升,道德的修养。这一类追求,才是去向永恒之道,通向解脱之道。

电影讲述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青犯了色戒,中年时杀人,老后在寺院收留孤儿。万恶淫为首,如果淫欲能够对治,其他生理欲望自然也能顺利克服。夏天,少年和尚站在佛像后面看见两条蛇正在交配,预示了他的性成熟和冲动。与妙龄少女的相处让小和尚春心萌动,他偷尝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此后,他们总是在夜晚等老和尚睡着了后划船到山里去。他给少女献殷勤,甚至搬来“佛像石凳”给少女坐,其心中神佛的地位在瓦解。这也体现了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欲面前不堪一击。女孩离开,也带走了他的一切,于是他还俗去寻找她,后来因爱生恨,酿成恶果。

从生命伦理的角度看,禅宗的伦理是以劝善成佛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种执着,比如对于个人名利的执着,对于肉体欲望的贪爱,对于物欲的执着,都是有害的。真正对生命有意义的是道德上的善,是以善为基础履行各种道德规范,才能使生命走向永恒。如电影里的主人公通过放下的方式完成一种自我的救赎。在经历人世的种种后他自愿皈依佛门,开始真正的修行,找回那些流逝的佛性。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禅宗伦理中,有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常明显的思想体现,可以用人境无碍来概括,实际上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的理论依据是空观。

影片营造出一幅动物与人共存的宁静和谐画面:春天寺庙里跑着欢快的小狗,夏天老和尚借公鸡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到岸边,秋天老和尚背着小猫并用猫的尾巴写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条蛇。而小僧人与少女的爱情邂逅,鱼和蝈蝈也为他们增添了不少情趣。

1、“空”的世界观

要了解禅宗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处理原则,必先了解其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这种观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空。

整部影片的主要视觉元素就是:一远山,一片湖,一扇门,一叶舟,一寺庙,一老僧,一童僧,画面中有着清淡的禅意,留白之间,只有呼吸存在,很多无声的画面让影片自然散发出浓淡不同的佛教气息。寺庙也是位于密林深处的水边,唯美到极致,营造了一种清净之境,这正是一种与自然的和谐。

影片中的声音元素有经文、木鱼声、脚步声,自然声等等,整体上给人一种空灵之感,宁静致远。

2、无情有性

无情有性强调真理、道、禅、佛性等终极意义的普遍存在性,不但存在于人之中,也存在于其他有情生命中,还存在于无情万物中,这体现了禅宗的新发展。

无情有性论主张有情生命之外的无情感意识的事物,草木瓦石等等,都和人一样,具有佛性。影片中无论是无情生命的门,草药,山水还是有情生命的人,蛇,鸡,猫都体现着一种平等与和谐。人和万法,可以在真心本体的层面上平等,但在道德层面上,还是有差别的,这也是为了突出现实的人生。人有选择,有苦痛,有挣扎,但一切的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所以必得自己经历承担。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和自然必然体现为互相融合的关系。在这种和谐无碍的境界中,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以山水之美体悟佛性的意义,通过融于山水之中以陶冶性情,培养道德意识。

以此和谐原则为指导,影片中禅修环境的选择,有着非常美的自然之境。禅修生活,也是在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即境,境即人,混融一体。□

结语

作为一部渗透着佛教气息的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于其本身传达的生命轮回观,它还向我们昭示了一种伦理姿态: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观;为善去恶的生命伦理观;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这种姿态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董群:《禅宗伦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②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著,姚仁喜译:《正见:佛陀的证悟》[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6-1

③蒲正信:《佛教道德经典》[M].巴蜀书社,2005

④萨达提沙著,姚治华、王晓红译:《佛教伦理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⑤金智爽著,裴斗礼译,《韩国的宗教电影》[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l)

⑥何燕李,《金基德电影的佛教意识研究》[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3 )

⑦杨超,《金基德悲剧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