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社会记忆给当代传媒留下的后遗症——人类共识对社会记忆的修正

社会记忆给当代传媒留下的后遗症——人类共识对社会记忆的修正

李斌

【摘要】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演变而来的“社会记忆”,对于各国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对于普通大众在若干年后,比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和直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除了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解释,还可以通过“社会记忆”这一理论进行研究。恐怖主义行径已经成为国际公害,危害人类的安全与发展,至少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人类共识。运用人类所共同的认知,改变那些不实、不适的社会记忆便成为一个很好契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记忆不实报道人类共识

一、研究背景

关于2013 年10 月28 日天安门“10·28”事件,德国主流媒体在事实明确的情况下仍旧回避甚至否认这一事件为恐怖袭击的定性。德国对有关中国新疆恐怖暴力事件,持有一贯的误解甚至歪曲态度:“10·28”之后,新疆分裂势力分裂祖国之心不死,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一起又一起,惨绝人寰。2013 年11 月16 日,17 时30 分许,9 名暴徒持刀斧袭击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派出所,致使2 名协警牺牲,2 名民警受伤。2013年12月15日,23时许新疆疏附县公安局民警窭遭多名暴徒投掷爆炸装置并持砍刀袭击造成2 名民警牺牲。2014年3 月1 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恐事件致29 人死亡130 余人受伤。10 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民众。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恐怖事件的一贯的误解甚至歪曲态度,似乎有所和缓甚至纠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改变?抛开政治和经济这两个维度,笔者将从社会记忆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相关研究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在各国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频繁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大量的不实报道却充斥在西方的媒体上:恶意的批评、攻击甚至诋毁。

这一现象促使越来越多的传播学学者开始对这一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对于德国“妖魔化”中国的研究最为典型的是《德国媒体的中国报道》(Die China-Berichterstattungin den deutschen Medien),德国埃尔福特大学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几位教授、学者,从各自学术领域的角度,对2008 年德国主流媒体全年的中国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由德国海因利希·伯尔基金会出版。这份研究报告一发表,就引起了德国媒体和政界的关注。

通过这篇长达300 页的报告,我们不难看出,德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相关情况的报道存有相当的误解甚至歪曲。存在着大量共同性和互补性的两个大国为何存在如此之多的“不理解”,或故意或无意。完全归结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并不完全;冷战的阴霾已经过去22 年,完全把这种“不理解”说成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有失公允。至于经济上,2011 年中国同欧盟的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 亿美元,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11 年1-9 月达到1270 亿美元,同比增长22.6%。面对这样的数据怎么能认为是两国经济原因造成媒体的误解和歪曲。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如:沈妍的《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以德国〈图片报〉对奥运前后的中国报道为例分析》、梅兆荣的《关于德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看法》以及周海霞的《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德媒体对话”》等。

三、人类共识初探

西方国家长期倡导普世价值,赛亚·柏林对此的定义是“普世价值……是那些被很多人在绝大多数地方和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时间里、实际上共同认可的、无论是否在他们的行为中明确表现出来的价值……”。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笑盈指出,“普世价值”应该称为“人类共识”以增加认同。但“普世价值”与人类共识可以划等号吗?笔者认为,以西方价值观为前提的普世价值,即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创造的普世文明②,或是少数人持有的“达沃斯文化”,认为共同的知识文化只存在于精英阶层。所以,西方的“普世价值”并不等同于人类共识。人类共识是更加全球化和普世化的概念。所以人类共识促成本土化,就是希望达到整合和附加的效果,从而避免不加批判地接纳外来文化,否则只能迷失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带来认同危机。同时,增加认同,以人类共识促成本土化,也能避免对“文化原教旨主义”的顶礼膜拜,不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排斥一切文化交流与对话。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爱与恨、慈善与愤怒、怜悯的角度去发掘真正的人类共识。爱与恨两种情感永远跟随着慈善和愤怒,或者不如说是有慈善和愤怒与它们结合着。而怜悯是对他人苦难的一种关切,这种关切并非有意引起。怜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接近关系,甚至要见到对象才能引起。这一切又演变成繁多的人类最初感知。③这些情感就是人类最能接受的共识,将比西方“普世价值”在以促进文化融合的传播中更加有效。

四、人类共识促进文化融合

价值认同是以价值观的多样性为前提的。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以往历史沿袭下来或从外部传入的非主流价值。④通过人类共识则可以起到缓冲在文化融合时的复杂性和激烈性。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统一价值的体现,在国际之间的文化形态上会表现出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特征。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的性质、特征、功能和力量释放过程中由于差异而引起相互冲撞和对抗的状态。不同区域和民族作为平等的文化主体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必然有文化多样性,这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比如宗教所引发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就说明这一点。多元文化的冲突严重制约了文化、历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人类共识所体现的人性就可以避开刚性的冲突,夹带着本民族或国家的理念实现“软着陆”。

五、恐怖主义与人类共识

德国学者罗伯特弗里·德兰德认为:恐怖主义是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暴力,以制造恐怖、威胁或强制的气氛,从而达到政治目标的活动。美国反恐专家马撒·克伦肖教授的定义是:小规模的秘密组织(团伙)在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中,系统化的使用的一种有预谋、有目的的异常暴力,恐怖分子的暴力是心理性和象征性的。中国学者赵英的定义是:恐怖主义活动是某些国家、组织或个人,出于政治目的,而使用非战争手段进行的活动。总体而言,各国学者都强调了恐怖主义活动的暴力性、政治目的性、影响的社会性。

随着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出现,各国政府需要在法理上对其明确,所以各国政府机构对恐怖主义的概念也进行了界定。美国国务院认为:恐怖主义由次国家组织或隐蔽人员对非战斗目标(包括平民与那些非武装或不执勤上岗的军事人员)发动的,力图对对手施加影响,有预谋、有政治目的的暴力活动。英国《预防恐怖主义法》认为:恐怖主义是为了政治目的而使用暴力,并且包括任何为了使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至于恐怖之中而使用暴力。⑤从这些定义来看,政府部门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更直接、更明确。恐怖主义是对国家利益构成重大威胁的政治手段。恐怖主义具有反国家、反政府的性质,是非正义的、非法的和应该严惩不贷的。目的在于使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明确化、合法化。

不论是学者还是政府都对恐怖组织的构成和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达成共识。正是由于这些共识的存在,才有了对于过往“社会记忆”的修正的可能性。六、社会集体记忆与人类共识的关系个人的记忆往往不仅包含着“什么”,同时也能记住该事件如何发生的以及具有时间类比的能力。⑥这一记忆会在时间这一维度中不断延伸,并与当代所发生的国内外事件进行类比。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会使得不同地区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长期的积淀便会形成这一地区的特有的“社会记忆”。

这个与个人记忆相对的社会记忆载体是体现在一群人中的,而这些人则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组成群体的个人由于地理集中或者职业相似而形成联系;二是这一群体相互并不认识,但他们分享着某种共同的记忆,甚至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各自追忆同一事件或人物。⑦而“人类共识”更加接近于后者,比如对于民族的概念,亚洲和欧洲便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社会记忆有持续性,要改变这种记忆远非一朝一夕之事。同时它又有塑造记忆载体群体身份的功能,并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候是明显的,有时候则是隐晦的、无意识的。因为个人记忆是社会记忆决定的,哈布瓦赫认为“只有在社会人们才能获取他们的记忆。也只有在社会里人们才能回忆,认同其回忆以及使记忆找到自己的位置。”⑧这样的社会记忆会通过大众传媒一代代地传递,并影响后代的个人记忆。一旦有的事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就不会对其进行足够的思考。因为这些事情常常从根本上决定人们思考的内部结构。总之,当“人类共识”和“社会记忆”出现冲突时,似乎人们会更加容易从理性上认同高于一切的“人类共识”,但从感性上很难屈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没有展开,一是研究的不足,不敢妄下定论;二是关于“人类共识”的学术争论还在进行,有待进一步的梳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 Jahanbegloo, Ramin, (1991). ConversationsWith Isaiah Berlin. McArthur &Co. Reprinted 2007, Halban Publishers.ISBN 1905559038, ISBN 978-1905559039

②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02:42-54

③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2009

④张秀:《多元正义与价值认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95-204

⑤张维维,《恐怖主义的界定和特征》[J]《. 探索与争鸣》,2014(2):40

⑥⑦张骏华:《社会记忆和全球交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4

⑧ 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memory, Trans. And ed. By Lewis A. Cos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3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