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程章

【摘要】受社会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少儿美术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对于诸多教育工作者既是探索又是挑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少儿美术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思考,分析我国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用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提升少儿美术教育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少儿美术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少儿美术教育是传统艺术教育的一类,意在培养少儿艺术审美、解读以及创作能力,主要锻炼的是少儿视觉、感悟及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因而,少儿美术教育又是集动手、情感、创新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

一、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少儿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探究我国少儿美术教育,需要从艺术教育的现实大背景下去探究。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对青少年提高艺术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能力,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艺考热”、“考级热”、“选秀热”不断升温,少儿艺术教育迅速发展。出现了艺术教育功利化、成人化、商业化倾向。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异常火爆。在所有艺术类专业中,美术成为最为热门的专业,约占艺术类考生总数的80%。

在功利和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下,“艺考热”不仅没有提升少儿美育工作的地位,反而出现了弱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如音乐、体育、美术一再被数学、语文、外语等所谓的主科挤占,另一方面各种艺术类的“特长班”、“实验班”泛滥,有的学校甚至将文科班转成艺术班;同时,中小学校内艺术教育活动名存实亡,而社会上各种培训班火爆异常,不少家长以走捷径的方式鼓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临阵磨枪,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高考前恶补艺术专业课,希望学会一些应付考试的技巧和方法。结果文化课受到影响,专业课也基础不扎实。

二、当前世界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关注人文,关注多元文化

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追求单纯的目标和实现上,而是转向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更重视以学生为本,表现在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爱。包括理想的文化取向、心理素质的培养,把过去对技艺的强调转为对“人”的教育,尊重少儿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教育中得到升华,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从自身视角和立场摒弃传统的对技艺的过分追求,注重在素质教育中强化人的身、心或知觉、情感、潜能等发展。

2、设立综合课程

与我国传统的以师带徒式的灌输式单纯技艺学习方法相比,现代少儿美术教育更加强调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包括少儿教育在内的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避免教育的单级化、以偏盖全。21 世纪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体系和综合课程体系,使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成为催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助推器。

3、把美术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

当代少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对美术教学多样性的文化情境创设,提高文化含量,加深对传统文化、现代思想和社会历史的认知,积极引导学生探求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相结合的方法。美国、俄罗斯及欧洲许多国家都认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应当真正的把它看做为一种文化学习。应该说,注重艺术文化的学习是现代及未来艺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我国少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得以蓬勃发展,但是根深蒂固的旧教育观仍在负面影响家庭或者学校的教育行为。基于社会改革现状及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少儿美术教育仍处于低级阶段。相比以往,少儿美术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效,但是理念以及模式等仍禁锢于传统思想当中,未暴露或有待改革的问题仍需长期摸索和改进。

一是相较西方艺术教育,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基础研究较为薄弱,尚无系统或系统的教材和理论,尤其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幼儿美术教育近乎空白。

二是我国传统的少儿美术教育偏重于技能和理性知识传授。老师在教学中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基本途径,少儿只能被动接受僵化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抹杀了孩子的灵感和禀赋。

三是过去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往往抑制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美术物象的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是人们表达情感的独特视觉语言。对学生来讲,每个人的生活境遇、生活感受体验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千差万别。美术临摹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但对少儿来讲,临摹往往容易扼杀他们的天性,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作业缺乏个性,出现呆滞、僵化和千篇一律。

四是社会不良因素对少儿美术教育造成了冲击。在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冲击下,少儿美术教育被引入歧途。各种私立美术培训班兴起。这种美术培训班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获取暴利,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

五是教学模式不完善。许多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都知道一条著名的曲线,是有关中国与欧美孩子创造力的对比。我们看到,中国的孩子在5 到10 岁期间,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棒,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到14 岁以后就直线下降。欧美的孩子则相反,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与中国同年龄孩子相仿,8 岁到11 岁左右低于中国的孩子,但从14 岁以后,孩子的想象力就一路上扬。之所以呈现如此对比,反映出我们目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在14 岁之后,对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过于目标导向,老师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导致创造力的减弱和下降。

四、用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提升少儿美术教育水平

一是要准确把握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走出少儿美术教育误区。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从每个孩子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把教育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少儿个性、开发少儿潜能和培养持续创造力上,使孩子终身受益。

二是要准确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少儿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确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强调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就是鼓励和尊重少儿的自主发展;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教育中引导,使教育教学与支持少儿发展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让少儿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甚至信笔涂鸦中去观察、探索、发现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三是要正确处理“短期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少儿时代是人成长的最初阶段,我们要根据这个成长过程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他们选择既贴近生活又引发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要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教育。例如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故事化教学,充分运用古诗、寓言甚至科幻情节构筑故事内容,引导少儿用绘画、泥塑、小制作等美术表现方法来再现故事内容;又如组织孩子到各种美术馆、博物馆参观,让他们直接感受各种形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感悟和视角通过绘画来表现看到的情景。

四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关键的主导作用。优秀教师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然后因势利导,谆谆善诱,用健康的审美情趣去丰富孩子的情感。根据调查显示,在一些地区美术教师中,美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只有5%左右;大专毕业生有35%;中专毕业生有45%;还有一些是兼职。很多美术教师在套用自己的以往学习模式教学,缺少理论的钻研和支撑,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技巧训练,观念滞后于发展要求。

五是少儿艺术教育应从精英走向大众。与我国重视培养艺术“专才”的传统艺术教育取向相比较,许多西方国家,对艺术教育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可以说,艺术和艺术教育对人类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出台《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作为开展儿童艺术教育的国家标准。在俄罗斯、法国等国家,艺术教育被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从小接受艺术活动的熏陶,看展览、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修课。所以,回归本质的少儿艺术教育应该是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教育。

六是在普及少儿美术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当前,少儿美术教育面临教育成本高和教育速成化、办班泛滥化的倾向,教育大众化的平台建设滞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以电视为例,有关部门和电视机构必须克服追求收视率的办台思想,与教育、美术等单位联合搭建电视教育教学平台。我国目前仅有的书画频道基本是成人教育,有时播放一些少儿书法讲座,也难以达到效果。充分挖掘和利用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功能,有针对性的组织制作适合我国特点和国际少儿美术教育潮流的专题教育片,将极大降低少儿学习成本,使更多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喜欢的东西,特别是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山区的孩子提供接受艺术教育熏陶的机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发明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在重视科技的同时,高度关注艺术教育和发展,我们在重视物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精神的需求。少儿美术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要从事关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不断创造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少年儿童在艺术的海洋中吸收丰富的养料,健康成长。只有将少儿艺术教育抓好了,整个民族的艺术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和进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赵婀娜、刘惟真,《艺术教育,请别压抑儿童天性》[N]《. 人民日报》,2015-4-30

②刘月兰、周玉梅,《培养具有艺术精神和艺术诗性的人》[J]《. 人民教育》,2014(10)

③朱德仁,《少儿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J]《. 中国美术教育》,1996(5)

④方小牧,《电视频道专业化探析》[J].《传媒观察》,2006(7)

(作者: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