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与先进文化认同研究

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与先进文化认同研究

甄东霞 朱联营

【摘要】延安时期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传播体系对党的革命宣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延安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价值认同、政策规范认同、组织管理认同。一时间在新闻传播网络形成,知识分子政策确立,以及群众间人际传播互动频繁的状态下,营造了推进全民抗战的文化氛围,为先进文化搭建了良好的传播平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传播体系 文化认同

延安时期以党报为核心的传播体系基本建立,它不仅对党的革命宣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延安时期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果体现。它是在同反动文化的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延安时期的先进文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定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目标。

一、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体系建构

虽然延安时期经济条件有限,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了多种媒介机构,形成了以革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期刊杂志并存的新闻传播体系。

中国共产党为了宣传革命团结广大民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新闻事业,为此延安军民相继创办了多种报刊杂志,就现今延安纪念馆馆藏就达100 多种,这些报刊杂志有油印、铅印、石印,其中报刊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为代表,杂志以《中国文化》、《谷雨》、《草叶》为代表。

1937 年3 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抗战爆发后,新华通讯社承担各抗日根据地信息交流,冲破敌人封锁,宣传与指示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稿范围大。1939 年,新华通讯社与《新中华报》分开独立发展,此后在华北、晋察冀、山东、华中、晋西北纷纷建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新华通讯社网络。

1940 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扩大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舆论宣传的范围,在当时的媒介环境中拓宽了时空生态位。利用电波反击了国民党对中共新闻信息传播的封锁,跨越地域的界限,让人民大众多了一条了解中国革命状况的路径,实现了人民大众的知情权。随着新华广播电台新闻业务的拓展,对外日语广播节目成为国外听众了解中国以及中国革命活动的窗口。

二、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与先进文化认同的关系

延安时期的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文化,是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崭新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果的体现。①延安时期传播体系与先进文化认同形成互动关系。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延安时期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都是党的喉舌,革命文化可以说是当时的先进文化。

1、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的建立是形成先进文化认同的前提保证

延安时期先进文化认同在于人民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确认。延安时期各个传播媒介相继问世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是形成信息公开化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保证。延安时期的报刊杂志、新闻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宣传革命为宗旨,为大众明晰对敌斗争的革命形势,团结人民鼓舞了士气。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的建立,代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通过多介质传递信息,增强了信息的流通。

2、先进文化认同是延安时期新闻传播的根本目标

革命文化是延安时期先进文化的代表,就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而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制定文化策略,形成文化统一战线,以进步革命知识分子为核心,展开对敌斗争宣传,以多种形式感染大众,通过书籍、报刊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念传播出去。

延安文化以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多种普通大众熟悉的文化符号进行传播,遵循共同的革命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革命战斗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特质之一。延安时期人民大众拥有共同的革命文化,这也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根本。先进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关键。延安时期的先进文化、革命文化认同增进了民族团结。

三、延安时期形成的先进文化认同

革命文化是延安时期的先进文化,在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内外都以革命文化为核心,形成信息传播的核心价值观。在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优点,让其发挥优势,形成文化认同。具体体现为价值认同、政策规范认同、组织管理认同。

1、价值认同

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媒体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言人,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广播电台,这一时期归属于媒介传播体系的各个媒体都以复合型新闻团队来开展工作,它团结了中共领导、文艺界、人民大众参与到新闻媒体的革命宣传活动当中,这种新闻团队的组织构成,源于统一的价值认同。延安时期形成的人民大众价值认同的核心在于团结一致,为革命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召唤下,成群结队的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参与到革命宣传工作中,人民大众也响应革命号召,参与对敌斗争,在革命斗争中军民能够密切配合作战,打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能够消耗日本侵略军的力量,直至歼灭敌人,实现全民抗战。

2、政策规范认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文化发展,《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提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新闻传播工作,要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②纵观中国历史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亮点,英明的政治阶层都愿意倾听知识分子的观点和意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传统,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依托,实行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使延安成为知识分子钟情的圣地。

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1935 年以来,中共连续做出多个指示和决定,以恢复与重新确立知识分子政策。1935 年11 月1 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提出青年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接着,中共中央发出“发展生产技术,救济失业”的宣言。12 月6 日,中共中央指示,积极欢迎富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参加苏维埃革命,对于这些知识分子,应该给予苏维埃工作人员同等的待遇,赋予他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比较重视知识分子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之后,党中央大力号召救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知识出知识,并提出保护知识分子的号召。1939 年12 月1日,毛泽东代表党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重要决定。③这些政策的确立为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及壮大提供了政策保障,在社会领域内形成政策认同。

3、组织管理认同

延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军队人员的增多,共产党组织不断壮大,针对干部和群众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统一组织管理。1939 年1 月党中央成立中央干部教育部。从1940 年至1945 年,中央专门针对干部教育发出的指示、决定、通知就有16次。开办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对在职干部进行教育,以及开办干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业务、文化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共产主义革命战士,参与革命战争,传承革命文化。

针对群众教育,各个根据地以扫除文盲为教育重点内容,通过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阅读通俗报纸,让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积极加入到抗日革命中来。

四、延安时期形成先进文化认同的原因

延安时期能够形成先进文化认同在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实践。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形成的传播网络,以及群众间人际传播的良性互动,营造了推进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氛围;在革命特殊时期,新闻媒介凸显的受众本位观新闻操作理念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为知识分子传播先进文化给予了政策保障。

在重视时代内涵的先进文化建设中,延安先进文化以分层推进的策略开展,从文化统一战线展开,以“一切党国故人,学术师友,社会朋旧”为抗日统一战线,进而进入为大众服务层面,形成在民众间的文化普及与提高,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广泛性,提高先进文化发展的高效性。

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直接促进、推动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而形成延安时期大众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同时延安时期大众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加强了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的完善,推动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先进文化的认同作为基础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本文系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3 年度规划项目:延安时期新闻传播体系与先进文化认同研究;立项号:13BWXC3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曹殿波,《延安时期的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②李明德、郑娟,《从延安文学传播看和谐社会构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3)

③刘蓉宝,《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现实意义》[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2)

(作者:甄东霞,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朱联营,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延安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责编:周蕾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