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融媒背景下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创新

融媒背景下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创新

马勇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农广播节目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节目中最具能动作用的“活的元素”,主持人创新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从主持人的学习积累、语言表达、服务延续、一专多能等几个角度为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创新提供了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对农广播 主持人 媒介融合 创新

一、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创新的必要性

1、对农节目专业性带来的挑战

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对农广播节目在各类专题类节目中难度比较大。首先,在现实情况中主持人很少下到田间地头“体验生活”,这就导致他们对农业、农村、农民还缺乏了解;其次,对农广播节目中往往会涉及到专业性较强的农业技术节目、专题或者板块,如果主持人对这些农业技术类的专用术语不熟悉,肯定会对节目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第三,全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因素不同,各地农业情况有很大的区别,若无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主持人在节目中为听众答疑解惑、支招建议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南辕北辙,混淆不同地域的农业技术和现象的差别。

2、多渠道、多平台带来的挑战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介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广播节目的播送渠道大为拓展。移动网络丰富了广播的传播手段,广播节目实现了电波和数字的同步播出。多渠道、多平台带来的挑战一方面是移动化,手持终端使广播的便携度大大提高,更促进了音频媒介在大众中的普及,并且现在的广播已经不单纯只是声音元素的传递,还出现了图片、文字甚至是视频的辅助,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收听质量。这使得主持人在应对碎片化移动收听习惯上遇到挑战,节目形态、主持状态、内容节奏、情绪节奏,在不同渠道和平台上的投放要有不同的处理。“多渠道、多平台带来另一方面的挑战是‘口碑平台’的出现,在新媒体网络中,除了节目内容的传播,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的交互模式下,也伴随着对节目和主持人评价的‘口碑平台’在进行传播,节目与主持人的质量优劣将相互影响。”①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上述问题对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同样存在,并且日益加强,因此对他们来说,多渠道、多平台也是一种挑战。

3、交互与分享功能带来的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各种信息平台的分享成就了广播媒介新的增长点。如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更为广播节目提供了与观众交流互动的空间。如借助短信互动、微博参与及微信平台等方式,广播节目的时效性、亲民性显著提高;通过留言、点赞、跟帖等方式,使受众与节目的互动效果大幅提升。此外,微信等带有声音信息传递特性的媒介也为广电节目的制作提供启发。这些互动性、分享性技术的使用,对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得不说是一个挑战。

4、搜索与点播功能带来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以往传统广播的线性播出方式。观众主动的点播、搜索、筛选、下载等行为趋于常态化,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在固定时间、固定频段播出所带来的时空限制,广播节目及其音视频衍生产品的使用变得愈发自由和自主。广播受众变被动为主动,收听积极性稳步提高。主持人及其节目如何在海量的节目产品和主持人阵营中,被听众“一听难忘”,甚至“慕名而来”。最终形成拥护主持人和节目的观众群体,这实际上是对主持人个性和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②

二、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创新路径1、注重学习,善于积累

(1)浏览全国主要农业网站

节目主持人要言之有物、有感而发,要贴近受众、富有感染力,以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目的。然而这些需要主持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后盾。当然,这里的专业知识不是播音发声学、广播电视学的知识,而是自己所从事的专题类节目的专业知识,比如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就得关注学习“三农”信息。

(2)熟知我国传统节气情况

对于农业节目主持人来说,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常识。主持人最好能记住节气的顺序,了解每个节气都在提醒农民朋友该做什么,知道节气的传统知识和其背后的故事,这些积累可能一时用不上,但是一定会在做节目中有所体现。

(3)了解常见农业技术知识

除了“三农”信息、传统节气之外,还有一类知识是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了解的,那就是农业技术类的相关知识,这类知识由于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如果不加以了解,往往就会出现连线专家说了一个词,主持人却不知所云的情况。当然,主持人没有必要通晓每一个农业技术的背景、内容、操作、利弊,但是起码能够大概对其有个了解,这样在做节目的时候就不会感到生疏了。

(4)知晓高校涉农专业分类

之所以要知晓高校涉农专业的分类情况,是因为对农节目中有很多问题是主持人没法解答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听众搜集、记录问题,然后找到相关的专家或者帮帮团进行求助,再把结果转述给听众朋友。而找相关专家解答也好,连线也罢,就必须要知道涉农专业的分类情况,然后分门别类、对号入座的进行请教。

2、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多样化

(1)夯实各种语言样态

播音员主持人是在丰富多彩的话语样式、话语体式的内外结合、交叉错落中,完成我们的有声语言创作。在广播节目的播音主持中,要灵活的运用多种话语样态,力求做到有声语言表达的准确、自如。而不同话语样态的呈现,使得节目在听觉效果上丰富多彩、层次多样,而非单一的传统模式,使得广播节目的可听性得到极大的加强。

(2)熟悉几种常见方言

首先,可以保证节目的传播效果。对农广播的受众一般来说以不同地方的农民朋友为主,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等几个农业大省。因此熟悉这几个地方的方言,对于增强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增加和嘉宾的亲切感。在乡村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偶尔的一句方言,可能就会使被采访嘉宾消除隔膜、放下戒备,从而促膝而谈。第三,增强节目的娱乐功能。方言的使用可增强节目的娱乐效果,因此在节目中可适当使用。当然,广播电视播音员应该把握好方言使用时的分寸。

(3)了解相关语言艺术门类

像中央台《致富青年帮》采用轻松愉悦类的脱口秀式,是提高传播效果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尉迟琳嘉就非常善于模仿各种曲艺形式借以增强传播效果。再比如,评书等曲艺形式的借鉴。在轻松类的对农广播中,偶尔加入评书元素,既可以增加节目的可听性,也可以增强节目的娱乐性。另外,相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农民朋友更加喜欢曲艺表演,这也会让其产生一定的亲近感,有利于增强受众黏度。

(4)加强即兴口语表达能力

即兴口语表达体现在评论类节目、访谈类节目、脱口秀节目等非逐字稿节目中。对农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注意以下几点:加强即兴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注意即兴口语表达的质朴性,要时刻注意加强自己的口语实践。

3、主持人服务的延续性

(1)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加强服务

广播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媒介,声音稍纵即逝,特别是一些实用性强、备受关注的信息,有时在收听节目的过程中听众或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或一个不留神就让信息在耳边匆匆流过。于是主持人节目之后的服务延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且这种服务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它不同于直播状态,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能充分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这也刚好弥补了广播的弱势。比如,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之后通过电话、短信、QQ、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听众做进一步的交流,并针对受众的需求一对一或一对众地答疑、协调、解决和反馈。

(2)注意节目之后的交流与沟通

沟通需要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节目之后的服务延续大多是主持人与听众一对一地沟通,当听众对节目提出质疑与不理解,或者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主持人要有足够的耐心。节目之后在与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虽然不要求像做节目那样神采飞扬,但同样不要带入嫌啰嗦、怕麻烦等不良情绪,要以平等、谦虚、体恤、诚恳的态度对待听众,想听众之所想、急听众之所急,把爱心融入节目之后的服务中。

4、主持人“一专多能”的重新解读

张颂老师在《关于一专多能的思考》中说,“一专多能,一般是两层含意,一是以本专业为主,兼具相关专业的若干专业能力;二是在本专业诸项业务中,有一两项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③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主持人一般来说,都是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既要外出采访,又要回来编辑整理稿件;既要会做新闻节目,也要会做专题节目。这是广播媒介内部资源整合的趋势,也是媒介人才素养提升的关键。然而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专多能”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业务方面,还应该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也就是说对传统广播媒介的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熟练操作新媒体平台,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

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已经不能够只会新闻业务上的拓展,还得学会技术上的应用,尤其是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在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栏目,每个主持人都要在自己主持节目的当天完成微信、微博内容的编辑、配图、美化和上传工作,新媒体的工作量直接与他们的工作绩效相关,与个人的薪水成正比。因此,这就逼迫播音员主持人也要学习新媒体传播技术,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平台,使自己的节目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2)精通各媒介的传播方式,具备融合媒介的传播素质

在这个媒介融合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各媒介形式不再单独存在、单打独斗,而是相互融合、协同发展。这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就是要练就一身融合媒介的传播素质,拿得了话筒、写得了稿子,扛得了机器、调得了灯光,编得了微信、修得了图片,这样,才能适应将来的媒介生态环境,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当然这并不是说播音员主持人什么都得干,而是说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得基础上,尽量拓展自己的业务范畴,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②李燕,《机遇挑战对策——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素养刍议》[J]《. 当代电视》,2014(3)

③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