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浅析杨刚新闻实践活动蕴含的新闻精神

浅析杨刚新闻实践活动蕴含的新闻精神

魏云鹏

【摘要】作为新闻界“三剑客”和“四大名旦”之一的杨刚,以刚烈的个性与东南战地通讯而著称。本文对杨刚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作品进行梳理,探寻其新闻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新闻精神的形成原因,以期丰富新闻史的人物研究,同时给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新闻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思想启迪和现实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闻精神 杨刚 大公报 战地通讯

新闻精神主要表现为三种精神: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①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新闻精神其具体体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完善,而和不同的新闻记者以及不同的新闻媒介气质相契合又会具体呈现多样的表现形式。

1936 年担任《大众知识》编辑是杨刚新闻生涯的开始,此后她历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战地记者、驻外记者以及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并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在民族满目疮痍的革命年代,她结缘《大公报》,以此为阵地,开始了战时的新闻实践活动。杨刚新闻实践中所体现的新闻精神不仅指引她勇往直前,坚守抗战中的文字战线,也是和杨刚一同成长起来的女报人们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面对日军侵略进程的推进,和杨刚一样,大批走出闺阁的女报人将自身命运和近代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手握笔一手拿枪,勇担民族救亡、国家振兴的重任。

一、杨刚新闻精神的体现

无论是作为记者还是编辑,杨刚都始终关注民众生活和民族命运,通过文字唤醒民族觉醒,呼吁团结和抗战。正是这种勇肩社会责任,为公众服务的新闻精神指导、激励她从事新闻工作。其新闻精构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追溯真相的求实精神、为人民立言的人文精神和引导舆论的战斗精神。

1、追溯真相的求实精神

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杨刚经常亲临现场调查采访,追根溯源,使报道尽可能符合事实。1942 年,杨刚和澳大利亚女记者贝却敌逆人流而上到达战争重创下的赣西重镇吉安县,在吉安和周边地区开展浙赣战地采访。《请看敌人的新秩序》一文中有大量的细节呈现,“满街全是破门板、床板、窗栏、桌椅、破神柜等等,每一所房子除墙壁外,就只有破板断柱,里面乱堆着一些风车、簸箕、破柜子之类,大半是空虚无人。”“许多稻田里长了草,有的红,有的蓝,有的黄,还有成片的青苔,把稻田铺得像死水池。”②战争所带来的家破人亡、田地荒芜、残垣断壁等毁灭性的灾难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眼前。

作为一个记者,除了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站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基于对事实的把握,洞悉事件背后的真相。杨刚的美国通讯所体现的正是她对美国社会的认识并非仅仅停留在富裕的物质生活表面,或者抽象的帝国主义形象,而是深入到社会肌理和人民内心。对种族歧视问题、垄断集团、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清晰和深入的认识。通讯《蓓蒂——美国社会问题的缩影》是《美国札记》中著名的一篇,以一个美国普通民众饥寒交迫、绝望而神经质般的生活来窥视美国社会生活全景。

2、为人民立言的人文精神

从事新闻业以来,杨刚从人民的角度批判和反思,积极为国家和人民奔走、发声。杨刚曾经表白:要尽力组织我的生活和感情,一分一厘也不要浪费在人民之外的东西上。少女时期的杨刚就心怀人民,她虔诚地信奉基督教,因为相信基督教可以拯救中国于危难。后来在《文艺》这块相对独立的阵地,她团结进步作家,用文字斗争。在她看来最必要的写作前提是“精细的、密切的关心人民的福祸忧喜、人民的命运,带着一种不能忍受的强烈感情”。③因此她的文章始终饱含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强烈感情。

在东南战地采访过程中,一路目睹日军在崇仁、宜黄等赣东地区的烧杀抢劫所造成的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的景象,杨刚发表了社论《悯念浙赣战区》,以唤起全民族同仇敌忾,坚决对日作战的决心。她还特别关注战后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尤其是饱受战争摧残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处境艰难的灾民。《大公报》发表报道以后,特发社论敦促政府“派大员,拨巨款,赶往浙赣战区办理寄赈。……使之复耕复贾,以图复兴。”④

3、引导舆论的战斗精神

梁启超很早就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凸显报刊舆论引导的基本职能。杨刚利用报刊积极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宣扬抗战救亡的理念。1938 年,杨刚接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之后,就提出崭新的编辑方针,在传播思想文化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奋起抗战,坚定必胜的信念。“凡可以称为文章的东西,在《文艺》哨位上应该是一位击不倒的勇士。它可以明攻,暗袭,奇劫,各中要害。”她一再强调《文艺》为抗战宣传的责任。积极报道前线情况,介绍延安风情,领导人风范,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战的黑幕,使《文艺》副刊成为宣传抗战、激发斗志的一面旗帜。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亟需将中国的声音有力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了加强《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和宣传力度,周恩来提名杨刚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一方面,她紧抓对国际事务的评论,对于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坚持第一时间发表言论,同时注重新闻评论的质量,要求立论精准独到,语言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为国际新闻宣传和评论的持久发展,加强新闻评论骨干力量的培养。她组织专题讨论,针对不同记者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还组织记者和评论员出国学习交流。

二、杨刚新闻精神的形成

杨刚新闻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当时中国时代背景以及杨刚生活经历的分析,发现杨刚新闻精神的产生以其家庭生活为基础,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之《大公报》实践经历的推动而最终形成。

1、家庭的影响

杨刚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传统旧式家庭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新式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杨刚反叛刚烈又不乏智慧学识的特征。一方面,她有一般少女少有的坚毅、勇敢,连做梦都想成为一个男人,驰骋战场。年轻时她常将贝多芬的头像带在身边,将不向命运低头的音乐家视为前辈。

另一方面,新式教育的接受,让她认识到空有奋不顾身的愿望是不够的,要立足现实,投身革命浪潮。当时“新闻记者”被看做一种高尚的女子职业,很多女性刊物还聘用女性为副刊记者,同时一些高等学校的新闻系开始招收女生。而相比男女地位上的重男轻女,杨刚的父亲对待子女的教育一视同仁。她四岁就被送入私塾读书,不仅学习四书五经,文史古籍,还学习地理历史等新式学科。后来进入燕京大学学习,先进教育的熏陶,使她对自由、民主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在争取自我自由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开始关心民族命运,积极参加和组织民众运动。

2、近代中国的新闻传播

近代以来新闻事业的发展虽然缓慢,大多数报刊的生命极为短暂,但始终不曾间断通过报刊报道国情、发表政治主张、引导舆论的实践。尤其是随着自强意识的萌发,催生了国人自办报刊,并掀起三次办报高潮。无论是王韬“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革命派为革命办报,还是邵飘萍的“新闻救国”,邹韬奋的以大众进步和民族解放为目的,都作为一种实践中的精神规范,激励中国近代报人的新闻活动。《大公报》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发展。其在社论《本报同人的声明》中标榜:“假若本报尚有渺小的价值,就在于虽按着商业经营,而仍能保持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⑤正因为如此,中国近代报刊报道事实、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退居次位,而宣传改革和革命理念,开展思想启蒙,进行舆论监督成为首要贡献。杨刚的新闻精神是对早期文人士大夫、思想家、政治家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特征。

3、《大公报》作为实践平台

作为旧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人报刊,新闻史上唯一的百年大报,新记《大公报》保持着一种独立、冷静、理智的姿态。《大公报》的持续发展为杨刚等一批报人的新闻理想和精神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文艺》副刊的相对独立,让杨刚在国民党新闻统制时期仍然能够以笔为矛,实现新闻理想,实践新闻精神。

此外,杨刚能成为《大公报》记者和编辑,不能不感谢萧乾的知遇之恩和胡政之的开明。杨刚的东南战地采访,胡政之给予积极支持。在杨刚准备赴美留学受阻之后,为了让她免去国民党的受训,胡政之亲自出面找到陈布雷获得了一张蒋介石的手谕,特准杨刚不受训。后来又聘任杨刚为大公报特派记者,考察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撰写美国通信。正是驻外记者的身份,让杨刚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美国的政界,争取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以及革命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结语

杨刚带着她的理想和精神投身新闻事业,她总是亲临第一线,真实详尽地记录了革命的篇章和军民的境况,引领抗战的舆论呼声。她用国际视野去观察国外的现状,反思国内的发展,争取国外的支持和帮助。她的求实精神、人文精神、战斗精神渗透在一篇篇通讯作品中,也为《大公报》《文艺》副刊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新闻精神以及同时代众多女报人的新闻精神已经外化为那个时代的新闻实践。

对于当代的新闻工作者,一系列道德、法规的完善也在约束规范新闻行为。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社会责任论、新闻专业主义……它们与新闻精神不尽相同,但都推动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了解杨刚及同时代女报人们在新闻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新闻精神,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可以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活动,推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实现新闻职责应该坚守的新闻精神》[J]《. 国际新闻界》,2007(6)

②杨刚,《请看敌人的新秩序》[N]《. 大公报(桂林版)》,1942-08-30

③杨刚,《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白——〈永恒的北斗〉代序》[N]《. 中原》,1943-6

④《重庆大公报》,1942-9-12

⑤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68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