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对比分析——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

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对比分析——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

纪政雪子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人们都认为,新闻作为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借助的是叙事手段。任何信息都是事实的传播,对整个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叙事就无法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叙事是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体式。本文以“习近平访韩”事件为例,选取《纽约时报》、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报道,从新闻叙事视角、新闻叙事顺序和新闻叙事表达,这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差异,以及探讨如何改进叙事方式的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叙事方式;对比;差异闻叙事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里。人们都认为,新闻作为事实的报道和传播,借助的是叙事手段。任何信息都是事实的传播,对整个新闻事件,如果没有叙事就无法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所以叙事是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体式。

一、引论

(一)新闻叙事的概念

叙事学研究的先驱罗兰·巴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写到:“这个世界的叙事数不胜数,……叙事出现在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地方,所有的社会之中,叙事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出现”①。叙事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出现,叙事现象无处不在。把“叙事”概念引入新闻学,则产生了新闻叙事。

所谓新闻叙事,是指以陈述事实再现事件、表达记者的判断,可简化为“叙述”+“事实的细节”(P.75)。新闻叙事就是通过判断、选择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与时代要求、国家和民族利益、舆论导向要求的配合等,生产出一个有意义的有关国家和社会的符号、文本世界。正如著名新闻人穆青所认为的“新闻是一种叙事文”(P.76)。

(二) “习近平访韩”事件的报道选择

在2014年7月3日至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其夫人彭丽媛受韩国总统朴槿惠的邀请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针对此事的报道从访问前就开始出现,国外媒体对此次访问也表现出强烈关注。从大量报道中,根据媒体的知名度、文章对访问中重要事件的报道内容呈现等,笔者选取了《纽约时报》的两篇文章,分别与新华社、中新社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题目如下表所示:

《纽约时报》7月3日的报道《习近平访韩,制衡美日在亚洲影响》与新华社7月3日的报道《习近平同朴槿惠举行会谈中韩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都是针对习近平在7月3日访韩发生的事情,选取了不同的材料和角度进行的报道。中新社在7月4日发表的《习近平驳中国威胁论半小时演讲近30次掌声》与《纽约时报》7月6日的报道《习近平首尔大学演讲亲韩远日》都是针对习近平在7月4日在首尔大学进行演讲所发的报道。在下面报道的对比分析中,会分别选取这两组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新闻叙事方式的对比分析

记者将事件的情境和发展过程叙述出来,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选取什么角度切入新闻,叙述的顺序和结构应该如何呈现,怎样突出事件的可闻可感性等问题都会浮现出来。而这些方面,也是可以进行中西新闻在叙事方式上的对比研究。

(一)新闻叙事的视角

新闻是一种报道,报道是一种叙事,归根结底,新闻是讲述一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故事。同一条新闻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报道,决定报道形式的首要因素是报道视角。资深记者都知道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视角,是报道的起点也是报道的终结,是一篇报道、尤其是大型报道成败的关键。

《纽约时报》在7月3日《习近平访韩,制衡美日在亚洲影响》这篇报道的导语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抵达韩国,对这个美国的重要盟友进行国事访问,这似乎表明习近平已下定决定,要扰乱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联盟,巩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的主张。他提出的这一架构中,中国是主导者”。

新华社在7月3日《习近平同朴槿惠举行会谈中韩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这篇报道的导语中,则表述为“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韩合作,全面总结中韩关系发展经验,规划新形势下两国合作,达成许多新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从这两篇报道中可以看出从媒介视角出发,两个媒体的报道完全表达出相反的意思。新华社的导语中,表达出我国对于这次访问的重视,以及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态度。而《纽约时报》完全站在了西方主流媒体有意破坏中国声誉和形象的角度上,贬损中国积极的外交姿态。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的目的是为了“叙友好、化合作、谋发展、维和平”,提升中韩关系,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等,而不是被其报道误读为“扰乱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联盟”这样有损国际形象的举动。

(二)新闻叙事的顺序

顺序关系到新闻语篇中各句子按事物的发展过程由先而后的排列,是记者展开叙述的逻辑推演。下面就以关于习近平在首尔大学演讲的两篇报道:《纽约时报》7月6日的新闻《习近平首尔大学演讲亲韩远日》和中新社7月4日的新闻《习近平驳中国威胁论半小时演讲近30次掌声>为例进行分析。这两篇新闻报道的类型不同,一个是述评性新闻,一个是现场新闻。所以两篇报道的叙事顺序也会有所不同。

习近平7月4日在首尔大学进行演讲的事,《纽约时报》和中新社的新闻采取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纽约时报》的述评性新闻采取“边述边评”的方式,顺序是一种交叉式的叙述。首先,阐述习近平访问韩国的事实,同时又评论这一行为是动摇美国在东北亚的联盟。其次,进入主题,但切入点是“首尔大学培养未来政治精英”,后又突出了习近平演讲中“中韩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并直接引用“朝鲜问题专家李成允”的原话来表达自己的意义,评论“近平在韩国下一代领导人中间播种亲华的种子”、“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再次,阐述了中日韩三国现在的关系、现状,以及韩国人对日本心存戒备,后又根据前述评议了“中国正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强势地位构成挑战,且朝鲜局势一直深不可测,此时美方希望,它的两个盟友能更紧密地合作。”最后,阐述了美日韩三国联盟现在的状况,后评议“习近平利用了这种情绪,提醒韩国人,在权衡快速变化的东北亚经济与地缘政治版图时,他们有中国这个朋友”。

中新社《习近平驳中国威胁论半小时演讲近30次掌声》的报道中,因为是现场新闻,就是记者将自己在事实发生现场目击到或经历过的事实描摹给受众看(P.189)。所以整个新闻空间、时间和情节集中,都发生在演讲当天,并围绕演讲的内容阐述。整篇报道的叙事顺序以演讲为核心,按照时间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多用的是描述性的语言。首先,报道的开头引用了习近平演讲中的话语,接着出现导语,导语中包含了五要素。其次,按照演讲开始前一演讲开头一演讲过程中多次被掌声打断一演讲具体内容的呈现一演讲最后的总结,依照这种顺序进行事实的叙述。

《纽约时报》和中新社对于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新闻类型,运用不同的叙事顺序和方式,为受众呈现出不同的观察和思考角度。这种方式各有所长,但在叙述过程中,意识形态对记者叙事起到了支配作用,因为记者是通过对叙事的思想投射呈现出整个事件的。所以在面对同~个事实,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在“讲述”时,会出现对事件不同方面的侧重,以及对事件意义的潜在注入。

(三)新闻叙事的表达

穆青曾强调:“要把概念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使我们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实面貌”③(P.94)。抓住并再现细节,突现事实的可感可闻性,就是记者叙事的表达。关于7月3日的两篇报道中,提到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的细节,《纽约时报》和新华社则对中韩两国经济贸易的事实进行了不同的描述。

《习近平访韩,制衡美日在亚洲影响》的报道中,记者写道:“他(指习近平)对韩国总统朴槿惠态度亲切,韩中之间2700亿美元(约合1.67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额,以及朴槿惠与日本之间冷若冰霜的关系,给中方削弱美国的雄心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在表达“韩中之间2700亿美元”的贸易额时,记者也“不忘”将这些数字与“中国削弱美国的雄心”联系在一起,对于这种贸易额度细节的描写,记者又将美韩之间的贸易额写出来,并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产生一种形象化、具体化的对比再现。

《习近平同朴槿惠举行会谈中韩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的报道中,记者将之归纳到“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双方应该重点努力的方面”中,并提出了“为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30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要在新能源、电子通信、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希望双方加大谈判力度,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争取达成利益大体平衡、高水平、双赢的协定”。记者在这里只是提出了贸易额提升应该努力的方面等事实,并没有展开对比、联系其他事实的叙述。

如果将表达的倾向化和意识形态忽略不计,单从叙事表达上来看,《纽约时报》形式更多样,运用对比等方法,使事实呈现更形象化,读者更易理解。新华社则中规中矩,单纯的呈现出事实。

三、中西新闻叙事方式的改进探析

(一)注重平衡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平衡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门艺术。新闻传播实践也表明,受众想要了解全面的信息、多方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真正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因此,树立平衡的意识,运用好平衡的原则和艺术,避免新闻报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④。特别是在中西方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下,采用平衡的报道方式才能为受众全面、多角度的了解事实真相提供平台。在对中国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西方国家才会消除一直以来认为的中国政府的单一宣传现象。当然在新闻叙事方式中的平衡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观点的平衡、报道力度的平衡等,避免“标签化”的写作报道。

(二)发掘新闻深度

媒体的关注,折射着受众的关注(P.78)。发掘新闻的深度,同样可以拓展受众的视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变,西方受众对中国的了解已经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观光式报道。西方受众在更加全面地关注和思考中国的变化,所以《纽约时报》不单从“习近平访韩”事件的表面去介绍行程、取得的成果,而是通过不同的事实,切换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但是也不能排除对此次事件报道的“标签化”行为。而中国受众虽然无法从类似新华社、中新社的报道中汲取更多深层次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多像新浪评论、凤凰网评论之类的平台上,可以看到思维敏锐、有观察家眼光的时政专家对于此事件的深度剖析,这也是对于新闻报道某些方面的补充。

(三)尊重新闻规律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要求。作为一则新闻,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判断分离,虽然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避免,但还是要倡议尊重新闻规律,避免事实报道的浓烈色彩,更不能歪曲和误导。新闻专业主义是媒体人应该追寻的永恒目标,尽管在国际社会中,在涉及到国家利益冲突的重大事件报道上,意识形态的冲突存在使得在中西方新闻传播中很难做到绝对的公正,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记者应该在新闻报道中超越意识形态,做到真实、客观、公正和全面,给予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基本权利。

四、结语

新闻是叙事的。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是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在叙事过程中,中西方对于新闻的叙事方式是不同的,基于发生在2014年7月3日至2014年7月4日“习近平访韩”的案例,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新闻叙事的视角;新闻叙事的顺序;新闻叙事的表达。当然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产生中西方叙事方式不同的原因,笔者归结于三个原因:事件自身的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受众的因素。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追求不同的国家利益。这种中西方新闻传播的意识形态冲突态势期待改进,可以通过注重平衡报道和尊重新闻规律等方面,促进中西方新闻传播中的意识形态逐渐从冲突走向融合。

新闻叙事方式在新闻叙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造成中西方叙事方式差异的原因当然不止上述这三种,而解决方式应是多元的。正如刘建明所说:“新闻叙事这种重要的叙事方式,遵循叙事的各种规律,但从叙事的角度看新闻的发展,就像从另外一扇窗户看世界,很可能会看见许多从未见过的风景,给新闻文体本身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变化”(P.85)。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