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媒体融合正当时——萧山广播电视台的探索与实践

媒体融合正当时——萧山广播电视台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构,媒体融合已经走上了重要的节点。对传统媒体来说,已经不是融不融合、什么时候开始融合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入推进融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实现事业和产业的同步转型升级,适应未来生存发展的现实考验。萧山广播电视台作为区域性主流媒体,积极顺应时代的变革浪潮,先后提出建设现代传媒综合体和打造公共服务大平台,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双贴”战略,紧紧贴牢党委政府、贴近群众开展工作,结合广电特色,加快资源整合,全力推进新闻采编流程、传播平台、节目制作、活动开展、产业经营等方面的重组、融合、再造、升级和再融合,努力探索媒体融合之路上的“萧山实践”,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目前,已建成包括“智慧萧山”手机门户、萧山手机台、湘湖网、“萧山发布”政务微信、广电微信、广电微博等在内的新媒体集群,拥有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三大类别新媒体传播矩阵,新媒体用户总数突破百万,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集群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所做工作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肯定,在广电系统介绍推广,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连续四年被评为萧山区满意单位。

一、推进采编融合,打造新闻生产新中枢

新闻立台是主流媒体的使命责任、本质属性和发展之基,以新闻一体化为突破口,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打造新闻生产的“中央厨房”,是坚持和贯彻新闻立台理念,深化媒体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必须攻克的“第一关”。一方面,整合全台新闻资源打造功能强大的新闻发布平台,对采访人员实施集中办公、统一管理、打通使用,统筹安排新闻线索搜集、策划、采访、编排、发布等工作,为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旗下所有媒媒介提供信息资讯。另一方面,用互联网+思维对新闻生产进行流程再造和路径融合,从过去的“一次生产、一次利用、单一发布”的传统模式向“一次采集、多层次生成、多平台传播”的全媒体生产模式转变,做到新媒体首发、传统媒体跟进、全媒体互动,实现本土和国内外重大资讯的广播上线、电视播出、平面刊登、网上互动、微博微信发布、手机实时浏览等“六位一体”融合传播,形成跨区域、多平台、全方位、滚动式的新闻传播新机制。经过融合升级,新闻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报道面更广,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高,呈现形式也更加生动。

二、推进平台融合,打造移动媒体新集群

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所以,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一定要实施好移动优先这个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萧山广播电视台就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大力建设湘湖网、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近年来,更是以“智慧萧山”手机门户为核心,积极打造移动媒体集群,将移动互联网和本土特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传统广播电视资源在移动终端的融合。2015年4月27日,作为萧山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的城市公共服务无线应用平台--“智慧萧山”手机门户正式上线。“智慧萧山”手机门户集城市公共信息、视听娱乐和生活服务应用三位一体,一期推出资讯、政务、直播、天气、乘公交、买车票、号码通、爆料社区、微博圈、玩游戏、二维码等服务模块。2016年5月,“智慧萧山”2.0版本上线,新增萧山机场航班信息实时查询、火车时刻查询、便民查询、律师在线等服务模块,累计应用达到30余个。作为广电资源在移动终端的集散地,“智慧萧山”手机门户具有四大功能:一是舆论新阵地。24小时不间断更新的资讯使萧山广电站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民间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的制高点,拥有强有力的话语权,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客观、公正的声音。二是服务新平台。“智慧萧山”手机门户惠及区域范围内的200多万人,向市民提供音视频节目和各种智慧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集中体现,是老百姓享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三是沟通新桥梁。“智慧萧山”手机门户的很多应用模块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可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的互动。四是应急新通道。“智慧萧山”手机门户具有群发、转发多媒体资讯的功能,还可以进行多媒体直播。“智慧萧山”手机门户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整合了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的移动互联网服务。2016年,在拥有互联网视听许可证的基础上,萧山广播电视台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成为全国首批取得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县(市区)级广电媒体。

三、推进内容融合,打造节目影响新动力

对基层广电媒体来说,由于诸多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节目推出前缺乏用户分析和精准服务推送能力,节目推出后缺乏效果追踪和用户反馈机制,节目调整经常比市场需求慢一拍,制作运行机制僵化等现象,这导致大多数的广播电视节目没有很好与用户连接,难以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收听收视率不高。借助融合手段,打好“粉丝经济牌”,可以使针对不同人群定制生产,提供满足不同用户的工作生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优质内容更加容易实现,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力和节目影响力。因此,坚持贴地办台,立足低成本,摒弃高大上,办“好听、好看、好玩”,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节目成为基层广电媒体发挥资源平台优势,做强内容产业,占领产业链上游,重构媒体价值的必然选择。围绕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萧山广播电视台对全台节目进行重组和统筹,对频率、频道精准定位,精心编排节目内容,调整节目生产,实现频率、频道定位与节目内容的高度统一。2016年6月,推出电视对农专题栏目《舌尖上的萧山》,专注“吃”得健康的问题,为萧山老百姓搜罗健康生态、优质新鲜的农特产品,为萧山本土农业企业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借鉴“真人秀”做法,现场全程跟拍主持人体验农产品的过程,并把电视文稿和精彩视频片段编写成微信推文同步推送,节目真正“活”了起来。2016年12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头版刊登文章并配图,对《舌尖上的萧山》栏目进行了重点关注和报道。针对全区越剧、绍剧、莲花落等戏剧曲艺流行以及爱好者众多这一特点,2017年3月,面向中老年观众群体,推出戏迷大板块,主要内容包括戏曲类影视剧、名家名段欣赏、《周末戏相逢》栏目等,并依托票友俱乐部开展戏迷交流活动,着力打造戏迷朋友精神文化生活新乐园。2017年5月,在整合多档电视栏目的基础上,推出全新打造的日播生活服务类电视栏目《全景萧山》,设开饭饭喽、快乐畅游、都市生活、天天播报四个板块,本地化色彩更浓,互动性、服务性更强,将特色餐饮、旅游时尚、娱乐休闲等生活时尚内容“一网打尽”,为市民提供第一手生活资讯。

四、推进活动融合,打造移动直播新模式

面对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马太效应益加显著这一现状,基层广电媒体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离当地党委、政府距离最近,与群众文化相同、感情相通这一先天有利条件,发挥自身在资讯传播、信息集成、活动组织、满足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能动作用,树立只有“动”才能“活”的理念,主动出击,紧紧抓住“活动”这个牛鼻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并借助媒体融合手段实现影响最大化,创造注意力经济,使媒体的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不断增值。2016年10月7日,萧山广播电视台携手38家全国知名新媒体,推出“圆梦湘湖”全球、全景、全天候直播活动,向全球展示湘湖景区的迷人景色和“三生融合”的美丽萧山。从10月6日晚开始,网易、腾讯、今日头条、无线苏州、无线合肥、速新闻、爱青岛等媒体都在首页或显著位置推出了“圆梦湘湖全球全景全天候直播Show”活动预告海报。10月7日早上6时至晚上21时,萧山广播电视台在会同38家全国知名新媒体全程视频直播“首届湘湖国际铁人三项赛”和“首届湘湖杯国际帆船邀请赛”这两项重大体育赛事的同时,同步视频直播了“湘湖晨练”“湘湖美食”“湘湖美景”“夜游湘湖”“住在湘湖”“圆梦湘湖面对面访谈”等众多精彩内容。近15个小时的视频直播和24小时的图文直播,让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在观看赛事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湘湖的青山绿水、香海花田,特别是主播和导游带路探访式的视频直播,更让人深深体会到“游在湘湖、吃在湘湖、住在湘湖”的独特魅力。为最大程度地提升直播效果,萧山广播电视台大胆创新,在思路上和技术上勇于开拓,创造了本地媒体传播领域的多个第一。如:第一次通过全国新媒体向全球进行同步直播;第一次采用全4G移动高清视频直播系统进行新媒体直播和电视直播;第一次采用360°VR技术进行视频直播;视频直播超14小时,图文直播达24小时,成为萧山广播电视台建台以来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直播。据第三方权威平台不完全统计,10月7日当天,通过互联网和各种移动终端观看直播活动的全球用户超过一千万人。

五、推进经营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

近年来,随着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许多广播电视台陷入生存危机,一些广播电视台甚至已陷入难以为继的生存困境。如不能加快转型,广电媒体将步部分纸媒的后尘,陷入“关停”与“裁员”的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危机,就应该着眼于传统媒体的价值向产业外延的挖掘,积极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手段,开展各种产业延伸和升级,实现从“做节目、卖广告”的传统媒体经营模式向“聚用户、做服务”的新型媒体经营模式转型。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经营创收体制、机制,使经营工作开展更加顺畅、灵活。对负责创收的广告经营中心和负责电视专题节目及活动的节目中心进行整合,形成合力,推进创收工作。加大经营业务的融合推广力度,所有大型商业活动的策划均立足于全媒体传播,并通过新媒体强力造势,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对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另一方面,立足核心资源,不断开拓新媒体业务,结合地域优势开展增值服务,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架构。2013年,萧山广播电视台以旗下新媒体平台为主干成立了杭州萧山九天传媒有限公司。杭州萧山九天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后,先后设计、开发了“一云多屏”视频直播、点播系统、廉政风险预警管理系统、“智慧萧山”客户端、“智慧湘湖”客户端、“智慧党建” 客户端等十多个信息化智慧系统,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自收自支和盈利,迅速成长为全国县(市区)级广电新媒体中的排头兵。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年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积极开发将传统媒体属性和新媒体属性充分融合的新项目。如推出“迎峰会·惠民生”电商服务进万家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线上通过各大媒体平台开展前期宣传,线下与社区联动,举办“惠”萧山、“GOU”时尚巡回展,为广大商户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的新平台。

媒体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实现真正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从顶层设计入手,深化广电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媒体主业,深耕专业领域,拓宽服务范围,尽快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是要抓住“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创新内部组织结构,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打造运行顺畅、功能强大的融媒体中心。要在现有新闻集成平台的的基础上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硬件上要利用好当前先进技术,实现高度集成办公,软件上设计、开发、建设本土新闻集纳、舆情监测、新闻发布大数据、广播视频移动直播、人员绩效评估等配套系统,系统之间完全打通使用,如条件进一步成熟,将专题节目、信息服务等内容也纳入进来,加强对它们的开发、利用,最终建成高效、可用、好用的“中央厨房”系统。

三是要以节目和信息服务为核心支撑,建设移动互联网生态,形成强大的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充分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要在粗放式的内容融合的基础上,深入实施精细化品牌融合计划,如在移动端推出和运营好《萧山新闻》移动新闻发布频道、“1079帮忙团”直播互动平台等板块,真正实现广电所有品牌栏目的线上、线下无缝融合。要进一步加大与各部门的对接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智慧萧山”手机门户提供的公共服务。

四是要通过全台联动、多屏齐动、用户互动,实现本地重大新闻、重大活动的直播常态化,并联合全国新媒体,推出更多“现象级”融媒体产品,进一步扩大传播影响,引领舆论潮流。

五是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以移动直播、VR、AR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无线化为突破口,推进“智慧广电”“无线广电”建设,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广电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现代传播体系。

六是要全力推动广电人才队伍融合转型,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全媒体化集团军。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