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专业 > 新闻学专业教育质量创新以及重塑论文(共2篇)

新闻学专业教育质量创新以及重塑论文(共2篇)

  在进行新闻学的报道当中,既要有科学精神的一个求真求实,同时又要有人文精神的一个求善求美,只有处理好辩证关系,做到相互交融,方能做好新闻工作。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新闻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跨媒体传播与高校新闻学课程体系重塑


  尚京华


  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而且在重塑人们之间的传播关系和社会关系。作为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的新闻学教育不能落后于新闻实践的发展,而是要赶上并超越新闻实践的发展。


  一


  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需要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这三个方面来迎接融媒体时代的挑战,适应跨媒体传播的要求:


  1.树立融通多元的新闻教育理念


  跨媒体传播建立在融媒体的基础上,而“融媒体”首先是个理念,然后才是一种事实。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①在我国,媒介融合经历了报网互动、对媒体联动和融媒体三个阶段。“在媒介融合的第一阶段(报网互动)和第二阶段(多媒体联动)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仍是各自为政,仅在内容上有所重合;而在融媒体阶段,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进入了深层次阶段,融媒体摒弃了各类媒体之间简单的内容复制,而强调从采编到传播各个环节的互融互通。”②从中可以看出,建立在融媒体基础上的跨媒体新闻传播,已经是一种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再造,是一种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的全面融合和贯通。这种融合贯通,是为了适应需求更加多样化、结构更加多元化的受众。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传播理念,高校的新闻教育,也必须以融合、多元作为指导理念,并以此来设计和规划课程体系和革新教学方式。


  2.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吐故纳新


  除了大学教育的通识课程外,传统的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大块组成,而这三大板块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大众新闻媒体的运作方式建立起来的。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变革,相应地以上三大板块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高校的新闻教学体系也应该随之变化。例如,在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出现后,传统的新闻“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挑战,如何对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新闻进行把关,成为目前学界和业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再比如,由于新闻的传播方式由以前大众媒体的单向传播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双向乃至多向传播,用户的信息接受和再传播的自主权增强,那么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否应该以受众为中心来判断,而不是从传播者的传播需求来判断?这一点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如果说在跨媒体传播时代,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的变化还只是一个发展问题的话,那么新闻业务的变化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它涉及到一种跨媒体叙事能力的构建,这就需要打破传统新闻学教学那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的条块分割,实现整个新闻业务教学的融会贯通。


  3.新闻课程教学方式要以实践为导向来翻转课堂


  如果说传播学是以研究传播规律为主的理论学科的话,新闻学则是以培养新闻从业人员为导向的实践学科。在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出现后,“公民记者”的概念曾经大热一时,更是有人预言将来将不再有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但是实践的发展证明,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假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专业的记者为我们带来真实准确的报道,只是记者报道的方式不再固守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式。高校的新闻教学课堂,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被动的传授方式,改为以实践为导向的问题-解决型课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方案。


  二


  在新的跨媒体传播时代,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在泛滥的新闻信息中找最具传播价值的部分,并能用新闻专业主义的眼光和手法,对其进行制作和加工,并以跨媒体的方式将其加工成终端产品并传播出去。具体说来,新闻记者和编辑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在这里,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不仅仅指一般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而更应该是一种跨媒体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即新闻记者和编辑必须熟知每一种媒体的受众群体及其对某种新闻的需求偏好。例如,在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上,重大时事要闻可能更受其受众的欢迎,而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民生类的新闻或者带有强烈情绪化色彩的新闻可能更易受到受众的关注,这是由于受众使用媒体的习惯不同造成的。当然,也有很多社交媒体的用户通过微信的公众号关注严肃新闻,作为媒体的运营者,应该通过调研、大数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用户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判断投放到该媒体上的新闻的依据。


  2.新闻的甄别和真伪判断能力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和信息,成为新闻传播者,但未经专业训练的新闻发布者,发布的新闻可能是不准确的、道听途说甚至是谣言。而专业的新闻记者,发布的新闻必须是真实和准确的,这是专业的新闻记者与一般“公民记者”的区别。当然,专业的新闻记者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新闻线索,但是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寻找新闻消息的来源,如何核实新闻事实,如何在报道中交代新闻来源,表明哪些事实是经过证实而哪些事实又是未经证实或者无法证实的。网络上泛滥的虚假信息确实给新闻记者和编辑的工作带来了挑战,但这也是今日我们依然需要专业记者的原因。


  3.新闻采访与调查的能力


  任何时候,新闻的采访与调查能力都是记者的核心能力和看家本领。在新的媒体传播时代,记者采访与调查新闻的范围扩大了,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或者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人群。此外,在新的传播时代,由于信息的过载和虚假新闻的泛滥,记者采访和调查新闻的难度也加大了。美国政界曾经有人开玩笑说,联邦调查局或者中央调查局查不清楚的事情,可以交给记者去查,这是对于记者调查取证能力的肯定。新的传播时代对记者这种能力的需求是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


  4.新闻信息的跨媒体呈现能力


  这是跨媒体传播时代记者的必备能力,有学者将具备这种能力的记者称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记者不仅要继续在文字写作上下功夫,更要全面掌握照片拍摄和视频拍摄的技巧,在采访时能够分别运用文字思维和图像思维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和信息采集,以便后期为不同媒体供应具有针对性的稿件。同时,全媒体记者也要更加具备新闻敏感度,能够快速准确分析不同新闻事件最适宜的传播方式,从而制定相应的采访、编辑和内容制作方案。”③如此可见,新的传播环境对新闻记者的新闻呈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记者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知识的“多面手”,还应该是各种技能加身的“多面手”。


  5.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


  其实融媒体就是一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建立在融媒体基础上的跨媒体传播,也是一种整合传播,而整合传播就需要新闻信息的整合能力。跨媒体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统一进行内容分发的生产模式,其生产过程的许多环节涉及到新闻信息的整合。例如:新闻信息的收集过程是多媒介汇流的,需要新闻记者的信息整合能力;新闻传播出去后受众的反馈、补充以及用户生产内容的收集、整理和呈现也需要新闻记者的信息整合能力。


  6.技术能力和大数据处理能力


  其实,在记者的新闻信息跨媒体呈现能力中已经包含了对记者的技术能力要求,只是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全媒体记者又多了一项新的能力要求,即解读大数据,制作视觉化新闻的能力,而这需要记者有数据挖掘的能力,熟悉常用的数据可视化软件的运用,会写作和制作数据新闻。诚然,现在媒体已经具有了可以写作数据新闻的“机器人记者”,但是一位合格的全媒体记者,应该还是需要具备数据新闻的写作和制作能力的。此外,技术能力这一项可能是一个永远的开放项目,因为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层出不穷,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也就越来越多。不久的将来,等到VR、AR、MR等技术成熟并运用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学习的内容也要不断扩展。


  总之,上述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有些是大众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体对记者的能力需求,有些是跨媒体传播时代或是全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的新的能力需求,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不断跟上新闻实践对记者能力的需求,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


  三


  上文谈论的新闻记者的六大基本能力的培养外化为实际的新闻课程,加入高校新闻学教学的培养大纲和课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文史哲等人文社科课程的通识教育


  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理解社会、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十分重要,这也将影响学生寻找新闻选题、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笔者曾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最后发现学生在新闻实践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不是新闻的写作或者制作能力,而是发现有价值的新闻选题的能力,这主要是学生对于社会或者周遭发生的事情缺乏思考所致,而这是学生基本人文素养不够扎实的体现。学生基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学生专业整体培养方案设计的问题,不是新闻传播类课程本身所能解决的,需要其他学科的配合。哲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课程,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十分重要,必须予以加强。


  2.围绕跨媒体传播的核心能力,进行新闻业务课程的创新


  新闻理论和新闻史仍然是新闻学课程体系的应有之义,而且其教学内容应该更新以适应新的传播时代的特点。不过跨媒体传播时代的新闻教学,最大的变化应该体现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创新上面。跨媒体传播时代的新闻业务课程,应该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性的新闻业务课程;第二个层次是工具性课程,主要是一些技术类的课程;第三个层次是跨媒体课程。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还可以在上述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


  3.加大实践和实习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如前所述,新闻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践中学习是一种最快的学习方式。跨媒体传播总体上是采用“中央厨房”的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来实现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和多元传播的,这个新闻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学生应该在高校学习期间就有参与模拟这种跨媒体新闻生产制作实践的机会。此外,社交媒体降低了普通用户传播信息的门槛,这意味着学生完全可以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创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来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事实上,国外开设社交媒体课程的院校,基本都会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就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品牌,并依据该自媒体的运作情况和影响力给予分数。


  第2篇:专业认证: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创新之维*


  谢丹、丁迈


  【内容摘要】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处于试点启动阶段,以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的认证为参照,通过对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进行对比探讨,提出新闻学开展专业认证的适用性及在意识形态和实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特殊性。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理念的新闻学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我国新闻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教育;专业认证;ACEJMC;教育质量保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国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争创“双一流”的发展战略,专业认证作为“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对内涵式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


  2017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完成教育部全国首家新闻学专业认证,标志着我国专业认证在人文领域特别是新闻学专业的启动。本文在借鉴国际参照的基础上结合试点工作,对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机制、流程、标准等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体系进行初探。


  一、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内涵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professional)认证机构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specialized)认证。通常由专业性认证机构(一般是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认证主要围绕工程、医学、法律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健康安全等息息相关的专业展开。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专业认证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首先在工程教育类专业试行。


  新闻学专业认证,即是对新闻人才培养单位的专业教育能力进行专门性认证。从性质上说,新闻学专业认证属于合格性评价,是对新闻学专业教育是否达到最低标准的一种检查,以维持专业教育的统一性。


  与工程类认证通过《华盛顿协议》等构建国际互认模式不同,新闻类专业认证在世界各国适用范围相对偏小,且各具特色。如荷兰通过访问评估团体(VBIS)对全国各高校所有专业进行强制性认证;英国则主要由全国新闻记者训练委员会((NCTJ)、广播新闻培训委员会(BJTC)和期刊培训委员会(PTC)等对新闻学专业及课程进行认证;美国是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发源地,其新闻传播领域的认证体系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以美国专业认证体系为借鉴进行探讨。


  二、美国新闻学专业认证概况及特征


  (一)美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组织体系


  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TheAccreditingCouncilon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s,ACEJMC)是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权威认证机构。ACEJMC有15个成员组织,包括报纸、广电、广告、公关等全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批新闻传播教育协会和行业协会。其中,教育组织4个,行业组织11个。这些组织的代表组成认证委员会(AccreditingCouncil)负责决策认证通过情况。目前,委员会成员有25名,其中2名为正副主席,10名行业代表,11名教育代表,2名公共成员①。至2017年8月,共有118所学校的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项目通过认证,约占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四分之一。②


  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采取认证认可制,因此ACEJMC的认证资格受到两家“元评估”机构的授权和监督,分别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ofHigherEducationalAccreditation,CHEA)和美国教育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Education,USDE)。同时,向ACEJMC申请认证的各教育机构也需要预先取得认可资格。ACEJMC明确规定“不评估未被区域或国家认可的机构。这种身份存在的认可是进行认证的先决条件。③”(见图1,实箭头表示认证;虚箭头表示认可)


  (二)美国新闻学专业认证标准及流程


  出于对各教育机构独特性的尊重,ACEJMC对具体课程、教学计划不作具体规定,而是考察教育机构如何有效地在认证标准范围内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目前,ACEJMC采用的认证标准为9项,依次为目标管理与行政、课程与教学、多样性与包容性、全职及兼职教师、学术活动:研究、创意和专业活动、学生服务、资源/设施和设备、专业和公共服务、学习成果评估。每项认证标准具体包括陈述、指标和证据三个部分,分别对标准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支撑材料提出明确说明。另外,9项认证标准中,第1、2、4、6、9项标准还包括对申请专业硕士课程进行认证的附加指标和证据要求。


  ACEJMC的认证标准充分体现了美国新闻教育的价值取向:1.广泛的知识;2.精深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技能和专业研究水平;3.为捍卫社会的民主、公正而奋斗的专业价值观④。这些内容通过明确的指标加以规定。


  ACEJMC的认证流程大致分为四步。首先,是申请机构对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进行自查自评;其次,由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士组成考察小组进行现场访问和评估;然后,由审查理事会(AccreditingCommittee)审查考察小组报告,并投票决定是否向认证委员会(AccreditingCouncil)推荐;最后,由认证委员会结合考察小组工作及审查理事会建议,作出是否通过认证的决定。ACEJMC将认证程序细分为9个阶段:启动流程、自评、选择考察小组、机构对现场访问的责任、现场报告及机构回应、认证时间限制、认证决定、认证状态以及回顾过程。


  整个认证周期大概为一年半左右,认证结果包括三种:认证、临时认证和不认证。认证有效期为6年,ACEJMC会在有效期内对其进行随时回访,以确保维持一定的教育质量水准。没通过认证的高校,两年后才能重新提交申请。临时认证有效期为两年,教育机构纠正缺陷后可申请再访。


  (三)美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特征


  1.认证机构的民间性。ACEJMC属于非官方性的民间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第三方机制,有利于保持其客观性从而形成社会权威度。由于美国专业认证属于自愿性质,因此,参与认证代表了专业教育机构积极自我监督的一种态度,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信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其认证结果也受到新闻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2.认证标准的包容性。ACEJMC的专业认证不对具体内容设定标准或模板,而是对具有价值导向和理念体系的内容设置原则性规定,充分尊重各个教学机构的独特情况。认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专业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判断和评价,以“自证其说”的方式促进各院系的特色化发展。


  3.认证理念注重持续改进。认证并不评判高校和专业的水平高低,而是指导高校和专业创造良好的机制以促进学生达到新闻人才的专业标准。专业认证设置定期评估制度,以审查有效期内学校是否发生变化。这种认证效力的“非终身性”促使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持续改进,推动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认证导向的职业性。ACEJMC只认证培养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单位,不认证培养学者的教育,如博士项目和以学术为导向的硕士项目,如新闻与传播的历史与理论项目等,十分重视职业性。


  三、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具体内容及中美对比


  我国的专业认证此前主要在工程类专业开展。2015年,为全面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教育部开始在理学、农学、人文社科等领域积极试点。本次新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即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下进行的。与美国认证内容相比,本次认证呈现以下的特点和差异。


  (一)新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对比


  1.认证机构的官方背景


  与ACEJMC相似,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工作由唯一的权威核心机构主导,不同之处在于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是教育部直属的行政性事业单位。这种官方背景的介入体现了我国国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体政体决定了我国以教育部为主管、公立大学为主体、民办等其他形式为补充的中央集权式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此教育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相对于社会公众、大众媒体、需求市场等对高校的影响更大。


  官方背景有助于认证工作的推进。由于我国缺乏专业认证的民间土壤,新理念新机制的传播缺乏内在驱动;而教育事业化的传统观念也使我国高等教育部门不太重视市场和产业方面的竞争和反馈。因此,采取官方部门牵头、各高校自愿跟进、其他社会力量逐步介入的自上而下形式,从扩散效率来说更为高效,也容易得到各高校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树立权威性。


  不过,官方部门主导也容易激起人们对专业认证认知上的偏差,比如将专业认证与本科评估混为一谈,将专业认证视为形式主义等。不利于客观评价和接受专业认证。


  2.管办评三权结合


  与美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分权形式不同,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目前还处于管办评相结合的阶段。认证组织者属于教育部,认证高校隶属教育部,同时,本次认证的《认证方案》《实施办法》《认证标准》等系列文件以及考察小组的组建等都由评估中心负责,从整个体系来看,相当于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对政府部门自己开办的高校新闻专业进行评估。而通常人要实现对自己的自我否定是很难的,这就影响了专业认证的客观性,或者至少在机制上加大了不公正判断的可能性。


  我国工程类专业认证就为避免此类问题,于201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它是教育部主管、工程教育相关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成员覆盖各主要工程领域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实现管办评的分离。


  3.参与者以教育系统为主体


  由于新闻学专业认证双方都来自教育系统,使得整个组织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程度不够,容易出现认知视角、认证诉求、认证结果的单一化、封闭性。如本次考察小组的六位成员,由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云南大学的四位高校专家和中国企业报、深圳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的两位行业专家组成。教育界和业界人士比例为2∶1,教育系统占据了2/3。这样安排可能考虑到教育人士对高校教育体系、流程较为熟悉,容易在短短两天半的现场考察中快速进入角色,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侧重教育系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专业认证的初衷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偏职业导向的,更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契合社会和市场需求。


  ACEJMC则设置了相对平衡的机制,虽然其成员组织中教育和行业组织比例为4:11,但在组建认证委员会时,保证了教育界和业界代表人数相当。同时,还有包括“不多于三位公共成员”⑤的规定,使得认证诉求更多元化。


  (二)新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对比


  1.认证标准的结构


  与ACEJMC的9项认证标准不同,我国此次试点工作的认证标准为7+1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以及自选特色项目。


  从标准内容看,两国都包括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的部分。不同之处在于,我国的认证标准将“毕业要求”和“质量保障”作为单独两项标准提出,而ACEJMC则将此两项内容包含在某一标准内。如ACEJMC专门制定了学生需达到的11项“核心价值观和能力”,但将其放在“课程与教学”标准下,将质量保障的相关内容放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部分,显示出两国对于认证重点的认识不同。


  另外,ACEJMC还有三项独特内容。“多样性和包容性”体现了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实际国情以及社会开放度,而“学术活动”及“专业和公共服务”则体现了美国新闻学专业教育对学术和创意活动的支持,以及对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鼓励。


  从标准的排布来看,ACEJMC的各项标准之间不存在内在逻辑,整个认证标准从多个角度体现对新闻学专业教育的要求。而我国7+1项标准则较为明显的体现出“结果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放在最开始,在此导向下,通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进行实施和支持,并对整个运行体系加以“质量保障”,最终完成目标,实现“学生发展”。


  2.认证标准的指标分解


  两国对每项认证标准都进行了指标分解,但指标的表述和内容存在很大区别。


  ACEJMC的指标是“事实表述”,即“有什么说什么”。如“目标管理与行政”下指标1为“单位有书面任务说明和书面战略或长期计划,为其未来提供愿景和方向……”,按此指标,申请机构在认证时只要出具书面的任务说明即算达标。而我国的分项内容则包含了“事实表述”和“价值判断”。如“培养目标”的分项3“有培养目标定期评价机制……”,属于事实表述,但分项1“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宗旨,满足社会需求……”就显然属于价值判断。由于此项没有更明确说明,因此如何判断符不符合,满不满足,缺乏可操作性,如何判断达标也存在主观模糊性。


  其次,我国认证标准分项多采用定性话语,没有明确的数据要求。如“师资队伍”要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而ACEJMC则明确规定“技能和实验室部分生师比不得超过20:1”。这种数据规定体现了认证标准的最低底线,也保障了认证标准的客观性和统一性。


  3.认证标准的证据支撑


  ACEJMC认证标准中的第三部分为证据,一般罗列出具体支撑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列表。如针对第一项指标1,需提供证据有“书面使命陈述;具有采纳修订日期的书面战略和实现目标的时间表”等。对证据的具体要求增强了认证的可操作性,既体现在申请机构在准备认证中资料梳理和证据收集的可操作;也体现在考察小组现场考察和评判时有据可循;若后期因认证异议而导致上诉时也有客观标准和材料证明。最重要的是,各方对可操作性的要求通过认证标准得到有效统一,即认证双方面对的是同一标准,认识清晰。


  而我国在认证达标的证明上虽强调数据和事实,但没有专门的证据要求部分。在《专业认证评建工作指南》中只提到“准备好支撑材料清单所列原始文档”。即要求申请机构按自评报告里阐述的达标情况进行举证说明。由于对同一项内容没有最基本的证据材料要求,可能导致认证双方理解的差异,包括对提供何种材料进行支撑存在认识差异,也包括对同一材料是否支撑、支撑程度的认识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将认证过程导向主观,且容易出现误解。


  (三)新闻学专业认证的流程对比


  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具体程序包括7个阶段:申请与受理、自评自建、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发布和状态保持。虽从步骤来看,两者差异不大,但我国的认证程序的具体内容相对ACEJMC要简单很多,这可能是因为认证处于试点阶段的原因。


  1.申请认证机构的权利


  我国认证双方的关系是单向的。申请机构提供自评报告、支撑材料,认证专家进行审查并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申请机构只有考察小组进校见面会上有15分钟补充说明机会。


  而ACEJMC的认证程序则给予申请机构更多的权利。如“启动流程”阶段,指明申请机构可在申请认证过程中随时撤回邀请;在“选择考察小组”时,有权审查组员的组成和履历,并有权替换潜在利益冲突者;在“现场报告及机构回应”中,可对考察小组报告进行补充和更正,并在考察后三周内向考察小组提出挑战;当获知临时认证或未通过的结果时具有上诉权等等。对申请机构的权利赋予,体现出美国专业认证的分权思想,双方对于问题和判断的双向互动最大程度的促进最终结论的客观性。


  2.对自评过程的认识


  虽然两国认证程序都涉及自评阶段,且从实际经历看,自评阶段占据了认证大部分时间,但我国的认证程序对此着墨不多,将重点放在《自评报告》的撰写指导上,这可能是因为在试点阶段,申请机构对整体认证内容都不甚熟悉,需要在辅导下先完成必要的基础性内容的缘故。


  ACEJMC则将自评视为专业认证程序的核心,是一种改变的机制。即将自评过程视为比自评结果或认证结果更重要的部分。因此,ACEJMC用了较大篇幅阐述自评的实施问题。不仅包括后期自评报告的撰写、提交和审查等环节,更包括前期如何进行自评,以及如何将认证标准融入自评以促进改革等。为了强调过程导向,ACEJMC明确规定,申请机构如果完成自评并实现自评目标,现场考察则以自评过程为重点;如通过自评发现问题确定新目标,而目标并未完成,则考察侧重证明未来实现目标的计划。这使得申请机构可以更多投入自评中,并真正收获参加专业认证带来的变化和价值。


  3.认证结果及状态维持


  与ACEJMC相似,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审议结果包括三种:“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和“不通过”。不同之处在于,ACEJMC对于结果和状态维持更加客观严谨。我国“有条件通过”有效期为6年,需在2年内向评估中心提交整改报告接受审查,逾期不提交或整改报告审查不合格的,中止认证有效期。而ACEJMC“临时认证”的有效期仅为2年,需通过邀请考察小组再访,并撰写认证建议书来改变其状态,即不是自己评价自己整改。对于“不通过”者,我国一年后可以重新申请,ACEJMC则要求两年。另外,由于ACEJMC认证有一个申请机构身份认可的先决条件,因此如果在有效期内,这种身份认可被撤销,那么ACEJMC也必须重新审查其认证状态,确定是否撤销或暂停。


  四、我国实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与适用性


  (一)我国实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的新闻学专业认证处于试点阶段,但专业认证的实施对于新闻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打破传统格局,协调效率与公平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由于我国发展初期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只能采取将有限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的赶超战略。“985”“211”的出现实为牺牲公平的一种被迫选择。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社会进步,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2.7%⑥,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过渡。如何在保证教育广度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优度,实现“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⑦”,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破题的实际问题。通过专业认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建设模式,以一流专业形成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支撑,才可能打破高校原有固化格局,调动广大高校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


  2.提高专业教育准入门槛,促进从同质化向个性化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国内有1080所大学设有新闻与传播类七大本科专业,其中,设有新闻学专业的达307所⑧,办学主体多元化及数量的剧增,一方面造成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的紧缺,影响新闻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众多高校以重点大学为模板,片面追求综合性发展,导致重复建设和严重同质化的倾向。专业认证作为一种合格性评价,通过对是否符合专业开办要求进行认证,或对实施办学周期后的教育质量进行认证,可以修正新闻专业教育的准入门槛,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准的底线。同时,专业认证尊重和鼓励每个教育机构的专业特性,对于引导高校分类分流,实现专业向特色化、个性化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契合时代和社会需求,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


  我国自2004年以来开展了如“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等多种评估活动,但这些都属于对学校的综合性评估,评价和解决的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共性问题。而专业诉求和学校诉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新闻教育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与实践和时代的脱节。现有新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面对媒体融合和学科融合的时代大趋势,新闻教育单位的响应态度也不高(可能是客观因素限制)。因此,以专业为评价主体,从专业角度对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等进行审视,才可能更具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我国实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适用性


  从国外开展专业认证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实施专业主要满足两大条件:一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等密切联系;二是从业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国新闻学专业教育较为符合这两项条件。首先,新闻学专业虽然属于人文领域,但相对于如美学、哲学等其他文科专业来说却带有极强的应用型特征,与人民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不论是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及新闻教育的发端,还是抗战解放时期的新闻宣传,抑或改革开放后为现代化建设的助力,新闻从业者推动社会舆论发展,并对社会环境变化予以必要的监督和守卫;其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是具有社会共识的。虽然之前业界和学界有过关于新闻“有学”“无学”的争论,互联网的兴起和自媒体人的涌现也一度对新闻教育形成冲击,但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政治素养、人文底蕴和新闻敏感性,以及采写编评摄等专业技能都是需要相当时间的专业训练才可能掌握和熟练运用。特别是网络上由于新闻伦理缺失、过度商业化、缺乏判断能力所出现的各种失范、暴力、群盲事件更是凸显了专业新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新闻学专业开展专业认证较为符合专业认证的应用要求。


  但相较于工程、医学、理学、农学等专业,在新闻学开展专业认证也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坚持意识形态的问题。新闻学虽然是从事新闻的发现、生产、传播等活动,但却拥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新闻是观念的产物,面对事实如何进行报道是新闻人的价值观体现。也就是说新闻工作不光反映和影响人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反映和影响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因此世界各国都格外重视新闻舆论领域的导向工作。我国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党性和人民性。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要求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不矛盾的,也是“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体现。因此在我国新闻学专业认证的内容上应得到更多体现,甚至是规定,比如课程设置或者选修比例等。


  其次,是对实证主义的辩证应用。专业认证发源于美国,因此不管从认证标准还是认证程序都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一切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用材料进行证明,使得认证过程更加公开、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容易体现出评判的客观公正性。但认证工作不能单一模式、一刀切,还是需要结合具体专业的情况进行调整。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本身具有内容抽象、影响内化的模糊性特点,人文学科的知识相比于自然科学来说没有明确的对错,比如学生对于新闻价值观的理解、对于真实性的理解等是一种价值判断和心理过程,不能完全依靠试题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新闻学这类人文专业中采用纯理科的认证方式,倚重定量分析、倚重数据支撑的效果评价反而可能不太准确。


  五、未来发展与建议


  综上所述,新闻学专业认证在我国的实施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需要,对于提升新闻专业教育质量、改革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作用。为了未来专业认证工作在新闻学领域更好的开展,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在组织体系方面。专业认证的实施应按照我国“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主体多元的要求以及教育部“管办评分离”的精神,促进认证管理从政府部门向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的转移。在试点工作完成后,可借鉴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筹建“全国新闻学专业认证协会”,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专业机构的设置不仅可以更专注的投入到认证工作中,也便于吸收其他利益相关单位的加入,而评估中心则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多方合力促进专业认证的完善。


  在认证标准方面。一方面应借鉴和吸收国外在制定认证标准上的优点,比如以事实表述为主,有明确的指标和证据要求,对课程、师资等环节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予明确的数据要求,以明确规定给予人才培养方向和价值取向上的引导等等;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国情,从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党和人民对新闻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体现我国应对复杂新闻市场和媒介格局的能力和技能要求。


  在认证程序方面。在对现有认证程序进一步细化和充实的基础上,应在相关环节增设申请机构的反馈,增加双向互动,促进权利的监督与被监督。同时引导专业认证从重视自评报告撰写、现场考察等环节转移到重视高校自评过程的环节,促进专业认证对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落实。在结果状态维持上,应设立明确的回访或抽查制度,使通过认证机构持续保持在一定的教育水准之上。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