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国际贸易 > 关于当前东北亚核心媒介货币的思考

关于当前东北亚核心媒介货币的思考

张振家 沈阳大学

宽泛意义上的东北亚区域覆盖了中国、日本、蒙古、韩国、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区域总人口近十七亿,GDP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地区贸易、外汇储备与金融体系中,美元作为东北亚地区具有垄断性质的核心媒介货币的态势是客观而又真实存在的,2009年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更是彰显了美国重塑美元霸主地位的决心。同时,随着中国日益显露其作为东北亚地区最终产品贸易市场提供者与首要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以及亚投行的筹建,也将使得人民币将更多地发挥地区媒介货币职能。

东北亚地区除了美元和人民币的流通以外,还有欧元、日元、韩元以及卢布的存在,总的发展态势是:美元作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具有垄断性质的媒介货币的常态格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人民币是挑战地区既有美元核心媒介货币地位的核心动力;而欧元、日元、韩元和卢布则缺乏成为地区核心媒介货币的经济根基。

一、美元:东北亚地区仍具有垄断性的媒介货币

(一)美元的经济基础日益复苏

首先,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和挑战。美国经济部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2009和2012年度数据显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6年2.8%的增速下降至2009年的-3.5%,私人国内投资更是出现了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的负增长,而进出口、居民消费支出的表现亦都在2009年达到了最低谷,相反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则呈现出增长趋势,并于2008年达到了最大增幅。各国出于规避汇率风险以及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考虑,美元在各国央行官方储备总额的比例也跌落至2013年的61.44%(Ma & Villar,2014)。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美国经济增长颓势在2010年得到了遏制,且经济复苏迹象明显。2014年美国经济增速已回复至2.4%,2015年的预期更是达到了3.6%,都快于同期的欧元区、日本与俄罗斯。其次,美国的消费价格水平相对平稳,通胀预期低于经济增速更快的中、韩两国。最后,虽然失业率仍然高于中、日、韩三国,但明显低于俄罗斯与欧元区,且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见表1)。

(二)美元在地区国家中仍具有最高的认知度

作为媒介货币,美元的使用在地区国家中仍具有最高的外部性与惯性。即使深陷危机之中,2008年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仍然分别高达74.7%和49.8%,高于日元自身的20.7%和39.4% (Shin-ichi,2011)。而傅缨捷等(2014)的研究进一步表明,2013年日本进口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仍接近75%,出口贸易中美元结算比例为55%左右。根据韩国央行2014年10月公布的数据,美元在韩国进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率更是具有压倒性优势,分别为84.5%和86.2%。国际清算银行(BIS)2013年9月发布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美元占国际外汇交易结算份额总体上已经从2010年的85%缓慢爬升至2013年的87%。

此外,虽然整体规模在下降,但美元在东北亚地区国家中仍具有最高的认知度,美元仍是东北亚地区国家央行首选的储备货币。维基百科(英文)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在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外汇储备经济体中,东北亚依然占据4席,分别为中国(1)、日本(2)、俄罗斯(6)以及韩国(8)。

二、欧元、日元、韩元与卢布:缺乏成为核心媒介货币的经济根基

(一)欧元区乏力的经济表现是欧元的掣肘

欧元毋庸置疑是当前位列美元之后最为成功的国际货币,但乏力的整体经济表现却制约了其在东北亚地区更多发挥媒介货币职能的空间。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13年12月发布的2013年度回顾报告《在变革中的世界建立信心》(Creating Confidence in a Changing World)的数据显示,欧元作为贸易融资货币的市场份额(6.64%)已经被人民币(8.66%)超越,而后者已经成为贸易融资领域中位列美元之后的世界第二最常使用结算货币。

欧元日益显露出疲态的原因首先源于欧元区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的速度极为缓慢,2012和2013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0.7%和-0.5%,2014年为0.8%,而2015年的预期也仅为1.2%,这些数据都逊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更是明显低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和作为OECD国家的韩国(见表1)。更为重要的是,欧元区的失业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这说明整个地区的消费与企业投资依然疲软。其次,欧债危机使得欧元的价值前景变得更加模糊,加之欧元区本身受到美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又非常之深,因此欧元价值的稳定性受制于美元价值稳定性的局面仍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此外,中国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15年年报(总第21期)》数据显示,由于欧元区在2015年将继续施行量化宽松政策,加大购债力度,欧元兑美元将进一步贬值,汇率很有可能跌破1.20,国际货币市场亦将持续唱衰欧元。

(二)日元发挥媒介货币的职能已进入下行区间

Morgan(2011)认为,无论从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还是近期日元的表现,日元已经攀升到了其能够到达高度的顶点,并且始终没有摆脱不断下滑的窘境。2013年日本进口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仅为20%,出口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则不足40%,都低于2001至2012年的平均水平,同时日元占国际货币储备的比重也于2013年降至历史新低的2.12%。

此外,2014年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1%,并且2015年的预期也低于1%(见表1),远低于美国的水平,这表明除非日本经济能够快速地在所谓的“安倍经济学”所规划的发展思路中找到经济停顿的症结并缓和与地区国家政治与外交纠纷,否则经济回暖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的复苏恐怕仍然要以货币超发和货币贬值为代价,日元重回亚洲的战略可行性日益模糊。

(三)韩元参与地区货币博弈的根本在于避险

韩元在东北亚地区货币博弈中同样不占优势。虽然同期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美国、欧元区以及地区中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但作为小型发达经济体,其经济总量与国际贸易总额都严重限制了韩元跨境使用的可能性,其货币参与货币博弈的目的更多是出于防范汇率风险,很难成为地区核心媒介货币。

除了持有大量美元储备,同样取自上述韩国央行2014年10月发布的数据还表明,韩元在韩国进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率仅为3.9%和2.3%。使用本币结算对于韩国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减少对美元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货币的依赖,以及规避汇率变动对本国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带来的巨大风险(Kim & Suh,2011)。

(四)卢布危机仍将持续

乌克兰危机、西方的制裁、石油需求下降、美元升值以及不断恶化的外部贸易条件明显削弱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2013年俄罗斯财政收入约24.44万亿卢布,财政支出约25.29万亿卢布,财政赤字约8482亿卢布,结束了连续两年实现的财政盈余状况(张琳,高凌云,2015)。其经济增速也从2012年3.4%猛降至2014年的0.6%,并且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贸易条件的改善困难重重,2015年的预期经济增长率更是跌至-3.0%,但失业率预期却攀升至6.5%,高于2013年的5.5%和2014年的5.6%,同时消费价格水平从2013年的6.8%上升至2014年的7.4%,2015年的预期也仅仅好于蒙古(见表1)。

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2014年卢布对美元汇率已下跌了近40%,对欧元汇率也下跌了25%,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此外,根据SWIFT的统计,卢布的结算比例在2012年1月为0.52%,在国际结算货币中排名第14位,而到2014年6月这一比例跌至0.35%,排名降至第20位(孙少岩,石洪双,2015)。低迷的经济表现大大降低了外国投资者对卢布以及俄罗斯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性的信心,卢布危机仍将持续。

三、人民币:挑战地区美元媒介货币地位的核心力量

(一)日益增长的国家经济实力是根本保障

人民币的力量根基在于中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日益增强的国家经济实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占世界GDP份额已达12.8%,仅仅落后于美国的22.8%,高于日本的6.8%和俄罗斯的2.9%,同时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例也攀升至10%,略微落后于美国的11%位列世界第二位,但远高于日本的3.9%。

2012至2014连续三年高于7%的经济增速使得中国仍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虽然2015经济增速预期缓慢下降(见表1),但这主要是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滞后效应,并且这种适度的经济下行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就一定会陷入停滞或长久衰退,因为政府对中小企业不断加大的扶持力度,适度扩大的财政与基础建设支出和重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都证明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寻求增长与改革之间的平衡点。

(二)中国是地区重要的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与首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与地区主要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咨询网发布的中国进出口主要国别贸易总值统计数据,2014年1-3月,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地区主要国家不出预料地继续位列中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的前十位,其中日本以2278.8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三,比去年同期增长4%,韩国为1422.6亿元人民币位列第四,同比增长3.8%,而俄罗斯以659.3亿元人民币排名第十,同比增长1.5%。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4年第2和第4期的《国别贸易报告》数据,中国已成为日本和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及俄罗斯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发布的《亚洲发展展望2013(更新):治理与提供公共服务》(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13 Update: Governance and Public Service Delivery)数据进一步表明,中国吸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额从2002年的14%增至2012年的21%,中国已经成为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并且人民币比日元更适合地区内规模较小的国家或地区。

(三)人民币作为地区重要媒介货币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与地区国家贸易的密切联系并占据重要地位将不断提升人民币对地区主要国家货币汇率的影响力,并不断扩大其在贸易结算和地区国家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首先,从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日元、韩元汇率之间联动关系看,这些日元与韩元汇率的短期变动,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人民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人民币已经成为对日元和韩元货币汇率短期变动影响最大的外国货币(石建勋等,2011)。

其次,从2005年至2013年4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美元已经升值38%,汇率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入,人民币结算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也随即攀升至15%的历史高点(Ballantyne,etc,2014)。同样来自上述SWIFT发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作为付款货币的市场份额(1.12%)也首次进入世界前十(排名第七),落后于排名第四的日元(2.59%),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此外,2014年俄罗斯第二大贷款机构VTB与中国银行正式签订了以中俄各自本币付款的货币合作协议,扩大人民币与卢布的使用规模,试图尽量避免在银行间贷款、贸易融资以及资本市场交易方面使用美元。

最后,人民币与地区国家货币的货币互换能够帮助构建地区金融安全网络,挣脱“美元陷阱”,扩大人民币储备。截至2014年5月,中国已经与世界上23个国家或地区达成了活跃的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已达4190亿美元,其中中韩货币互换额度为590亿美元,中蒙之间的额度为100亿美元(De Longuemar,2014)。中国与俄罗斯于2014年10月亦签订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卢布大跌与俄罗斯外部贸易环境日趋恶劣的条件下,此协议虽然远远不能达到“救市”的目的,但却可以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中俄经济往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媒介货币功能。

(四)与人民币直接交易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

日元与人民币为摆脱美元而直接进行交易的上海市场与东京市场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日元成为美元后第一个与人民币达成自由交易的地区国家货币,并且两国间的货币互规模迅速扩大。在上海市场,从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量来看,虽然2012年第1季度中只有77.2亿元人民币,但2013年第1季度的交易量猛增到了3774.2亿元,现在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可以达到500亿至1000亿日元左右,而美元在与人民币交易的所有货币中所占的比率却从2012年第1季度的99.18%下降到了2013年1季度的92.14%(露口洋介,2014)。2014年9月30日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正式启动,这是中欧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措施。2014年12月1日韩元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市场也正式开启,韩元成为继新加坡元之后,第十个与人民币实现直接交易的货币。人民币与韩元的直接交易是韩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中又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上述分析表明,人民币已经具备了挑战美元地位的基础与潜力,当下热议的亚投行的筹建将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人民币在地区中家中发挥媒介货币作用的能力,但改变东北亚地区货币博弈态势的进程却不会一朝达成。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伴随着庞大的经济总量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币迟早会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Maziad & Kang,2012),但当下的人民币发挥媒介货币的功能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究其原因,尤为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及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其他国家央行还不能依赖人民币作为其解决收支失衡重要工具的根本原因。资本账户管制不放开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高度成熟的金融市场,而在一个不成熟的金融市场中,也不可能看到一个自由而开放的资本账户交易,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其次,人民币离岸市场能否持续扩大并日益成熟的关键在于人民币能否成为其他央行偏好的避嫌、投资和储备货币,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同样需要资本账户的逐步解冻与人民币结算规模的不断扩大。此外,对原材料等初级品特别是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计价现在看来仍然任重而道远,美元在地区上述商品贸易中作为计价货币仍然是一种常态。事实表明人民币充当东北亚地区核心媒介货币的进程是稳步推进的,但当前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10] Ma, G., Villar, A.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Emerging Market Currencies[R], BIS Papers No.78, 2014.

[2][6] 傅缨捷,丁一兵,王莹.日元国际化困境的原因探析——双边贸易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J].亚太经济,2014(3):32-37.

[3] SWIFT. Creating Confidence in a Changing World[R]. SWIFT Annual Review 2013, 2013.

[4] 张琳,高凌云.2013—2014年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中国市场,2015(5):80-88.

[5] 孙少岩,石洪双.2014中俄跨境人民币结算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和美欧制裁俄罗斯的双重背景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15(1):31-40.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