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国际贸易 > 一则“夺命快递”案引发的危险品物流安全风险问题及思考

一则“夺命快递”案引发的危险品物流安全风险问题及思考

吕方园 张 童 大连海事大学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势头。然而,在快递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不容忽视,危险品的物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寄件者缺乏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个别快递企业没有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违法收寄违禁物品造成车辆自燃、人员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快递物流安全机制,对于促进快递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案例介绍

2013年11月28日,山东省广饶县居民刘兴亮收到了圆通快递送来的一双鞋子,因其发现鞋盒沾有黑色粘稠液体且气味刺鼻难闻,便用废纸反复擦试几次之后,将鞋子放在阳台。然而,刘兴亮很快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29日在医院因抢救无效死亡,其妻子和女儿也出现相似症状,分别住院3天和5天。据医院诊断,刘兴亮死于有毒化学液体氟乙酸甲酯,经广饶县刑警大队鉴定,鞋盒和圆通快递潍坊公司封存的其他快件上的黑色液体正是氟乙酸甲酯。12月2日下午,山东潍坊圆通快递的下属公司潍坊捷顺通快递有限公司向潍坊邮政管理局报告此事,在此前后,另有胶州、寿光的两个收件人及捷顺通公司的7名员工先后中毒入院。

后经排查发现,案件的起因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熊兴化工有限公司经圆通快递向潍坊市某制药厂邮寄的一份液态化学品快递,在邮寄过程中快递外包装破损,化学品泄漏,导致运输车上的1844件快件中,包括污染源在内的154件快件均沾上了该化学品。经调查,该化学品为氟乙酸甲酯,是一种在制药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有毒液体,具有易燃特性,刺激人的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曾出现过致人死亡的案例。该物体虽然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的危险化学物品,但在国家邮政局《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2007年11月6日)中第四项中明确提到各类易腐蚀性物品,包括不得寄递,而氟乙酸甲酯就属于有机溶剂,属于禁限邮递物品。

泄漏事故发生后,潍坊捷顺通快递公司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当地邮政管理部门迅速报告,而是在不报告的情况下自行对疑似快件进行了隔离,次日将同一车次的其他快件先后投出,导致多名收件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的身体反应。

承运企业圆通公司12月20日在官方网站上解释称,发生泄漏的快件来自湖北省荆门市一家化工企业,11月28日两名捷顺通快递的员工在卸载该车次快件时出现不适,工作人员立即与寄件人联系,而对方坚称托寄物品是无毒无害的氯乙腈,被污染的快件只需进行通风晾晒处理。直到11月29日,捷顺通公司又有3名员工中毒,发件企业才承认寄出的物品是剧毒的液体氟乙酸甲酯。

12月20日下午,山东省通报了这起恶性事件的相关情况:湖北省邮政局成立了“11·27”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对武汉收件公司立案调查,依法对圆通快递作出吊销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同时,涉事的潍坊捷顺通快递有限公司中转中心负责人和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熊兴化工精细化工分厂负责人杨某都被山东警方刑事拘留;针对潍坊捷顺通快递有限公司在责任事故发生后的迟报行为,山东省邮政管理部门对其作出经济处罚2.8万元,并在山东省通报批评,同时责令山东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在全省开展安全整顿。

二、案例分析

(一)“毒快递”如何进入快递物流?

据央视记者报道,本案寄件方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熊兴化工有限公司自2013年6月起,有超过20次的化学品样品快递记录,涉及圆通、申通、韵达、德邦等多家快递公司。据警方调查,在本案中出现的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易燃、有毒的化学品。根据国家邮政局《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2010年02月30中第四项的规定,氟乙酸甲酯为有机溶剂,属于禁限邮递物品。湖北沙洋熊兴化工厂为何甘冒违法的风险将其投入快递物流渠道,而不选择专门的危险品运输渠道?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没有经过资质认定的企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同时,所有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人员如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都必须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应资格考试才能上岗作业。据了解,如果危险化学品具备了整车运输规模,均会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但是,危险化学品的样品和小批量的危险品没有具有专业资质的运输渠道,如果采用整车运输的模式,其成本居高不下,有些远远超过危险品本身的价值,这也是很多危险品公司和化工企业冒险选择快递渠道的主要原因。本案中该化工厂即为降低运输成本,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快递邮递,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快递公司缘何接下“毒快递”?

根据我国《邮政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邮件收寄验视制度,对信件以外的邮件,邮政企业收寄时应当当场验视内件。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不予收寄。虽然我国已确立了快递收寄验视制度,但该制度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这也正是快递企业频频接下“毒快递”的原因所在。

目前在国内快递收寄验视,基本上是通过快递员开箱验视的方式进行,寄件人往往担心隐私或商业机密泄露等原因而不愿配合;对于快递人员而言,严格执行开箱验视邮寄物品意味着延长了收件时间,而快递员是按件提酬计薪,开箱验视影响了快递从业人员的收入,这也导致快递人员比较抵触开箱验视;对于快递企业而言,执行收寄验视制度不仅增加了客户流失的风险,而且还需要加大在人员、设备、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这无疑会增加营运成本。除了快递员和快递公司在主观上抵触收寄验视制度外,客观上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也存在困难。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快递公司没有配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即使快递员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开箱查验,也只能根据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及受到的培训做出判断,其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本案中快递员即未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仅对邮寄物品口头询问寄件人,在没有采取其他查验手段的情况下,轻易接下了有毒快件,才造成了之后的严重后果。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实践中部分快递企业与网络商家签订了“自封免验”协议,即寄件人(网络商家)承诺交寄的物品不存在违反国家有关禁止寄递、限制寄递规定的情形,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快递企业对交寄物品不再逐渐检查,仅负担抽查义务。“自封免验”做法给快递渠道造成了安全隐患,因而导致快速公司不能把所有的“毒快递”拒之门外。

(三)“毒快递”泄漏由谁负责?

快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可能存在两种情况。其一,寄件人未对邮寄物品进行妥善包装,导致在邮寄过程中包装破损,物品泄漏;其二,快递人员在分拣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抛掷、踩踏或以其他类似方式对邮寄物品进行野蛮分拣,导致邮寄物品包装毁损,发生泄漏事故。

尽管我国《快递业服务标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多项规定中均要求快递人员在分拣过程中避免野蛮操作,但暴力分拣现象依然存在。从2010年申通快递存在暴力分拣的现象被曝光之后,圆通、顺丰等公司也被披露存在暴力分拣的问题,快递企业暴力分拣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一般来说,若物品在交寄时已发生泄漏,一线收货快递员则很容易发现,发生泄漏的快递件也不会进入快递物流。本案中,圆通快递人员在接收有毒快件时,并未对物品包装提出异议,这说明物品包装破损很有可能是由于分拣过程操作不规范导致。

(四)泄漏事故发生后为什么没有迅速停止货物运送?

根据《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的有关规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以便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本案中泄漏事故发生后,快递人员没有立即停止货物运送,而只是将被污染严重的快件自行隔离,将同车其他快件继续发往各个收件人,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泄漏事故发生后未按照法律规定操作,究其原因,快递人员专业知识素养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是其重要的一方面。

据统计,当前我国快递从业人员中,70 %只有初中文化。文化程度偏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目前大部分的快递公司没有一套专门的员工培训机制,有些从业人员根本不了解危险品及危险品运输的基本知识,在发生类似危险品泄漏等紧急安全事故时,不知道如何应对,也不会按照有关的规定和程序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有些甚至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而导致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

三、 进一步完善危险品快递物流安全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尽快出台快递业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快递企业监管

快递安全的监管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市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对快递公司进行监管,从源头开始层层把关,对快递公司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可以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于那些操作规范的公司进行行业内表扬及奖励;对于违规操作的公司,要严格按照《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处以罚款及其他处罚。再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媒体等公共平台,对于情节严重的快递公司违规行为进行报道或直接取消其营运资格。只有通过对快递整个行业进行监管、整顿,才能转变快递行业乱象丛生的风气,避免类似“夺命快递”案件的发生。

(二)强化执行快递收寄验视制度

快递公司与商家签订的“自封免验”协议并不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也不能免除快递公司未履行收寄验视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进一步明确规定快递公司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在技术方面,快递公司应当加大技术投入,购置专业的检验设备,通过运用技术手段提高识别有毒快件的效率,也避免了开箱验视带来的“隐私”等商业伦理问题;同时,快递公司要加大对员工上岗前培训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增强员工对违禁品的识别能力,确保一线员工严格执行收寄验收制度。快递公司还可以建立微信等交流平台,对于一线收件员工无法判定的寄运品通过图片和文字信息相结合的方式上传至平台,由相关人员做出科学判断,并将信息在微信群中共享,提高员工的辨识能力,从而将违禁品控制在物流的最初始环节。

(三)杜绝对快递物品的暴力分拣

近年来,快递行业内野蛮装卸作业普遍存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快递行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分不开。解决快递公司暴力分拣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体监督,通过媒体对快递野蛮装卸作业的报道,对快递公司施加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快递公司也应当改进分拣流程,推进标准化作业。目前国内主要民营快递企业“四通一达”及宅急送等,只有部分分拣点实现半自动化,其余都是人工分拣,分拣不合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快递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全自动化分拣对于快递公司应该成为必要的入市条件。

(四)加快培育专业化的快递人才

鉴于目前我国快递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物流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甚少的现状,快递公司应当增加对员工培训的重视,建立一套专业的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员工对物流各个操作环节的基础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安全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专业的培训或学习;同时,还要加快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强化整体的业务素质。这方面可以参照美国邮政服务公司(USPS)的做法,设计多种宣传画,张贴在公众场合,宣传如何识别可疑邮件,增强员工识别有毒快件的能力。比如,USPS提供的可疑邮件特征包括:包裹上有油污、褪色、有晶状物或有奇怪的气味;过度使用胶带;收件人不详;包裹封口不平整、有凸起现象或有导线外露等。一旦发现可疑邮件,USPS建议收件人停止拆包,将邮件隔离,通知其他人并报警。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普及员工有毒快件的常识,也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共同警惕有毒快件,营造维护快递安全的社会氛围。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