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国际贸易 > 国外降低生鲜蔬菜物流损耗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降低生鲜蔬菜物流损耗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刘 彬 王书军 河北经贸大学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生鲜蔬菜等农产品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而提升我国生鲜蔬菜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蔬菜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物流组织化程度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高,储运和包装加工技术先进,因而物流速度快,物流成本低,物流成本在总成本中一般只有10%,蔬菜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5%。但是我国生鲜蔬菜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却高达60%以上,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也高达30%。这大大提高了城镇居民的支出,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要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蔬菜损耗,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构建良好的蔬菜物流系统,解决蔬菜“买贵”和“卖贱”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国外降低生鲜蔬菜物流损耗的先进经验

在先进的物流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物流实践中,无论是在蔬菜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降低蔬菜物流损耗方面,发达国家都积累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去学习和借鉴。

(一)蔬菜生产规模大,物流组织功能完善

发达国家蔬菜物流成本低、效率高,蔬菜生产规模大,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美国主要是采用农场式的大规模蔬菜生产,农业协会和产销一体化组织,基本构成了当代美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主体,承担着美国蔬菜物流的主要任务。在美国的蔬菜营销中,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是农场主直接与大型超市、产地中间商、生产合作社以及批发企业签约,这种签约方式几乎占到蔬菜销售总量的的98%。而在美国,“美国农业联合会”和“全国农场主联盟”拥有150多万农场主会员,他们都是直接签约的受益者。在日本,农业协会在生鲜蔬菜物流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的。日本农业协会需要负责生鲜蔬菜的加工、包装、储运、分级等一系列工作。而生鲜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收益也是通日本农业协会返回菜农。拥有日本“农协”会员资格的农户高达97%,而经由农协的蔬菜销售总量占比达90%。此外、瑞典的合作社也都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组织。发达国家的物流主体组织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这不仅能提高蔬菜流通效率,而且能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尤其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更具优势。

(二)蔬菜物流基础设施先进,物流管理方法先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设备投入。各国政府注重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销售网点的合理布局。美国有着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一些蔬菜收购站、仓库、加工厂都有专门的铁路线。日本政府投资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比如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新十线铁路运输网、流通聚集地、高速公路网等等,为蔬菜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运输网络,还拥有布局合理的批发市场。据统计,日本生鲜蔬菜总量约90%要进入批发市场销售。荷兰的冷链物流业非常先进,荷兰的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农产品物流中大多数公司都具高科技的的制冷技术设备。

(三)蔬菜物流信息化水平高,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发达国家的物流信息化程度高。以日本为例,日本已经建立起批发市场的全国物联网,而且已经联网全世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管理与经营制度极其规范,起到了信息中心的作用,通过这个信息中心基本可以实现物流、商流以及按样品交易。而且日本的绝大多数零售商店都安装了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系统),不仅做到了交易双方联机联网,而且有机地将农产品批发业和农业加工业联结起来,使得流通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而在商品零售服务方面,电子网络销售比较盛行,消费者只要网上订货,运输公司就可保质保量送货上门。再比如美国也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系统。各种蔬菜等生鲜农产品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也为蔬菜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荷兰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营销平台和信息中心,能够及时了解世界各地市场的需求。并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许多发达国家有着先进的储运技术和包装加工技术。如加拿大生产者对蔬菜的分级、包装非常严格,蔬菜的储存、运输大部分通过冷链物流,减少污染和损失。加拿大蔬菜损耗仅为5%,是中国的1/6;物流成本不足30%,是中国的1/2。以日本为例,许多生鲜蔬菜加工工厂就建在港口附近,生鲜蔬菜到达港口之后可以实现快速转运到加工工厂进行再加工和包装,从而大大降低蔬菜的损耗率、增加了生鲜蔬菜的附加值并提高了蔬菜的标准化程度,之后通过完善的冷链物流运输到国内各零售环节。

(四)流通环节少,流通模式以直销为主导

国外蔬菜物流流通环节少、速度快、成本低、营销效率高,流通模式以直销为主导。蔬菜在采摘、运输、储藏加工过程中损耗极低,北美发达国家蔬菜损耗率最低能达到2%以下。上述发达国家生鲜蔬菜的生产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本上都具有生鲜蔬菜规模化这一要素。而发达国家蔬菜流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在蔬菜生产产地和超市、配送中心以及团购者之间的流通渠道相当畅通。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完善和先进的生鲜蔬菜远销体系。在美国,其生鲜蔬菜流通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第一,蔬菜生产者委托蔬菜代理批发商直接在批发市场上销售;第二,蔬菜生产者饶过批发市场环节,同批发商以及大型零售商直接签订大单合同。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美国有78.5%的蔬菜是从生产产地通过配送中心直接送到零售商那里。欧洲蔬菜流通模式大多数通过大型批发市场,如荷兰的蔬菜从田地到国外市场不超过24小时,做的是最好的。而在法国,构建比较完善的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就高达20几个。由于这些国家蔬菜流通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损耗小等特征,因此其蔬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强。

(五)重视专业物流技术人才培养

荷兰物流专业学术水平较高,在课程设置上,从商品学、管理学、市场学、国际贸易到配送、仓储、海陆空运输等多个学科培养学生实用的物流知识和技能,打造每一个专业的、高水平的国际物流精英。荷兰对从事物流业的专业人才有严格规定,必须拿到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业,因此荷兰从事物流的相关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素质。而其他发达国家,比如法国、德国等同样重视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采取的教育和培训形式多样,并且非常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每年培养出包括叉车司机、物流师以及IT网络工程师在内的数以万计的物流人才,构建了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团队。

二、 我国和国外生鲜蔬菜物流发展的比较分析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积累了先进的降低物流损耗的丰富经验。反观我国,蔬菜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物流基础设建设不到位,蔬菜流通存在环节过多、损耗严重等问题。同时,我国蔬菜物流技术水平也无法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提并论,蔬菜物流信息系统更是不值一提。此外,我国蔬菜物流主体还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离散型大、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蔬菜物流技术人才等特征,这些都造成了我国蔬菜物流成本高,损耗大。

(一) 蔬菜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蔬菜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不完善,农村高等级公路较少,没有健全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部分农村路况不好、交通阻滞、设卡收费,使蔬菜物流成本和经营风险加大;其次,蔬菜物流专用技术设备短缺。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0%的蔬菜运输汽车是敞篷卡车,只有30%是密封式箱式汽车,保温厢式的冷藏车还不到10%。蔬菜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低、蔬菜物流专用技术设备短缺,再加上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上市的大量集中性,造成蔬菜不能及时上市,损耗严重;再次,缺乏专业大宗蔬菜物流中心和专业的冷藏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能满足蔬菜流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先进的储运设备、技术和包装加工技术,使得他们的蔬菜物流体系发达、高效。

(二)蔬菜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

蔬菜物流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是我国蔬菜物流的主要问题。蔬菜经由菜农到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蔬菜种植地、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等诸多环节。在整个蔬菜流通环节中,由于链条过多,仅仅运输一项任务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运输过程中蔬菜就会变色变质,损耗率能达到25%-30%,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蔬菜损耗率大多是控制在5%以下。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蔬菜运输以冷链物流为主,蔬菜从田地到消费终端过程中的损耗率仅为l%~2%。芬兰蔬菜主要以市场经济规律的流通模式为主,蔬菜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再经零售商或者加工企业等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荷兰、法国等不少国家也采用这种模式。我国的蔬菜流通环节过多,蔬菜产品需要经由蔬菜产地、中间商、批发市场等诸多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那里。在各流通环节中,又无法避免层层加价,以致于当蔬菜送到消费者那里时,价格会暴涨2-3倍。

(三)蔬菜物流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蔬菜物流组织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营物流。当前我国蔬菜的生产经营模式仍然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生产分散,流通能力弱。很多情况下,还处于农户、经销商以及小商小贩自行运输的低级阶段,几乎没有什么系统的组织,投入的资金和规模也相当有限,并且运输中缺乏冷藏设备,蔬菜在运输途中损耗率极高。而对大大小小的商贩,要么烂在田里、要么贱卖转入批发商手中,推迟了蔬菜的分拣入市,浪费较大;二是采用蔬菜批发市场营销模式。有很多地方的蔬菜是转移到异地销售,需要仓储、长途运输都存在较大的损耗,例如北京蔬菜主要来源于山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有极大的损耗。西安的蔬菜流通渠道分散无序,导致蔬菜价格波动较大。

(四)蔬菜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蔬菜物流信息化早已被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到了蔬菜物流体系之中。而我国相关农业部门虽然大多建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基本是形同虚设。因此,我国蔬菜物流的总体信息化程度不仅无法同世界接轨,也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另外,蔬菜信息化网络体系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蔬菜物流信息队伍严重缺位,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大大弱化。蔬菜物流信息化还存在着信息质量低、信息传递面狭窄以及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例如西安虽然在涉农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是没有健全的农村信息队伍,蔬菜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造成生产决策和蔬菜物流的盲目性。近年来我国大力培育了一些蔬菜物流龙头企业,但是也存在着市场信息不畅从而导致流通环节与生产环节脱节、产品积压损耗严重等现象。

(五)缺乏第三方专业化的蔬菜冷链物流公司

目前国内蔬菜冷链运输率不足10%,每年损耗高达700亿元。我国蔬菜在采摘后,多通过自然冷却,然后分拣装箱,异地运输多采用常温车运输,面对蔬菜高温易腐的特点,我国很多地方多采用“冰块+棉被”置冷。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由于我国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冷链物流需要的投资大,所以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还很落后,目前冷藏汽车的数量仅仅2万辆左右,冷藏库的数量还不到2万座,人均拥有冷库容量仅仅7公斤而已,用于蔬菜运输的冷藏车占物流货运汽车的比例居然连5%也不到。以我国苏州为例,绝大多数易腐品装车还是露天作业,高达80%~90%的蔬菜采用普通卡车运输,而在运输过程中仅仅采取加冰块、棉被、帆布等传统方式保温。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的严重不足,造成生鲜蔬菜在运输中损耗严重,而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拥有第三方专业化的蔬菜冷链物流公司负责运输,整体蔬菜冷链流通率达到95%以上,因此蔬菜物流损耗非常小。

三、构建完善蔬菜物流体系,降低蔬菜物流损耗的对策及建议

与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蔬菜物流体系相比,我国物流服务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对蔬菜物流理论研究较少,我国目前缺乏对蔬菜物流实践的专业理论指导,因此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对此加以重视,除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还要鼓励和支持相关专家和学者,要紧密结合实践,有意识地展开对蔬菜物流的理论研究,为早日建立我国完善的蔬菜物流体系,降低蔬菜物流损耗服务。

(一) 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缩短物流链长度

积极借鉴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通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我国蔬菜流通模式,逐步缩短蔬菜物流链的长度。建立批发市场主导型流通模式,化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完善批发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的市场竞争规则,节约蔬菜产品交易时间和交易费用,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受益。建立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引导和促进连锁超市企业自己种植蔬菜,直接运输到终端市场出售的经营模式。构建和完善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可以缩短蔬菜物流渠道、降低蔬菜损耗、减少物流成本,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又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解决农民进城售菜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平衡供需关系,降低和稳定城市菜价,管理通胀预期。

(二)注重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国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较为落后,针对我国目前蔬菜流通基础设施的薄弱方面,蔬菜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强乡村铁路、公路网络建设,争取实现村村通公路,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条件。二是要建立符合鲜活蔬菜的储藏保鲜体系,加强蔬菜储运冷藏设备的建设,如预冷保鲜设施、冷藏汽车、机械冷冻库、气调库等。三是要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设施建设(特别是产地蔬菜批发市场相关设施)、蔬菜物流中心、专业的蔬菜集成保鲜中心、蔬菜加工配送中心的基础建设。如逐步建设配套的蔬菜拍卖交易大厅、电子显示屏、蔬菜加工设备、以及农药残留超标检测设施等。积极开通蔬菜的“绿色通道”。蔬菜商流、物流、信息流顺畅进行的前提条件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公司

众所周知,生鲜蔬菜在运输中对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很高的要求,而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公司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先进专业的物流公司是美国、荷兰等国家蔬菜物流产业的主要支撑,为其蔬菜物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借鉴美国、荷兰先进的蔬菜远销体系,我国也应通过有力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大对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做好制冷、保温、监测等要求。因此,政府必须鼓励和支持发展第三方蔬菜冷链物流产业,探索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构建全国冷链物流网络,形成一体化的区域联动模式,实现蔬菜全程冷链运输。

(四)进一步提高蔬菜物流技术水平

在构建新型蔬菜物流体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一是提高蔬菜物流管理技术水平,建立蔬菜物流集散中心,它是蔬菜物流的集散地,通过专业物流商对物流方向、物流时间、物流路径的统筹安排,提高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时间、减少物流损耗,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要提高蔬菜物流加工、包装的标准化程度,建立蔬菜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工包装蔬菜可以提高蔬菜的附加值,还具有保护减少损害的功能,还是连接物流成本和蔬菜市场利润的结合点。可借鉴欧洲、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的蔬菜流通模式,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实现产工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实行标准化生产;三是要借鉴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家发达的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完善我国农村信息平台,为菜农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和蔬菜价格。

(五)重视蔬菜物流人才的培养

通过培育和引进两种办法,吸收更多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充实到蔬菜物流体系建设中来。长期以来,人们传统意识认为只有工业品才需要专业化物流,蔬菜物流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不需要太高的知识水平。但是事实上,随着现代蔬菜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技术和设备复杂度日益提高,其对蔬菜物流人才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学校到各种培训机构都应该意识到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高水平的现代蔬菜物流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蔬菜物流服务业。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