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行政管理 > 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刍议

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刍议

代 颖,费 杰(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建议。关 键 词:创新驱动发展;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8-0054-05收稿日期:2015-05-20作者简介:代颖(1981—),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营经济;费杰(1963—),女,吉林洮南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出路就在科技创新上,就 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因此,党和政府都非常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吉林省在全国31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23位,而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则分别以第19位和第11位列在吉林省之前。一直以来,吉林省经济增长是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吉林省经济发展处于“快而不优、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中小企业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2013年实现增加值6607.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1.1%,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1]因此,经济要发展,就要抓创新驱动发展,而抓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则是“重中之重”。一、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力量不可小觑⒈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促进吉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全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平均水平是9.2:42.6:48.2,[2]吉林省的平均水平是11.0:52.8:36.2,[3]整体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吉林省第二产业所占份额最大,增速也最快,这充分表明吉林省依然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而第三产业的规模也远超第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对象主要应是中小企业。目前,吉林省中小企业产品档次相对较低,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开发和生产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选择有市场前景、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对于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⒉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消耗大量能源为主的发展方式,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是生态环境失衡、资源短缺、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阻碍了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切要求,而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竞争优势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收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⒊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就业问题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同样也是吉林省的问题。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其最主要的是在吸纳闲置人口、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作用。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9年,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77.27%下降到76.86%,尽管比重略有下降,但吸纳从业人员的绝对人数却从4441.85万人上升到6787.65万人,增加了约53%。据吉林省工商联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0%以上都是由民营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做大做强,可以增加业务部门,创造就业岗位,为吉林省更多地解决闲置人口就业问题,有效缓解就业压力。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合理的投资结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投资要素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有利于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然而,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设备、人员配备相对落后,其增长方式是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中小企业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不到改变,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则很难实现。因此,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引导企业发展向新兴产业转移,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有助于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产品、设备研发中去。因此,合理地进行循环资源、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则会优化吉林省的投资结构,使吉林省经济得以健康而有序的发展。⒌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有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体制改革。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中小企业应加大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笔者在对吉林省近500户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①属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占到全部调查企业的53%,而与科研机构或者大专院校联合开发的科研成果仅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19%,购买的模仿技术占到调查企业总数的18%。这说明吉林省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吉林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说明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科研机构获得相关的科研成果,这就要求吉林省相关部门在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重视如何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并为中小企业所用这一问题。二、吉林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问题⒈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因素。吉林省的科技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14年末,全省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在省内拥有89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8个,全省国内专利申请量5288件,授权量1434件,省级科研成果达到696项,其中有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尽管如此,吉林省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还是面临很多问题。从对吉林省内500个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一方面,吉林省大量的科研成果都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难以为中小企业所用。因为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不仅要承担科研成果的成本费用,还要承担其试制费用。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试制成功的产品不能被市场接纳,很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这种巨大的风险压力导致35%的中小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因此,科研成果转化难即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最大难题。⒉创新资金不到位,融资成本过高。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创新及转型升级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近年来,吉林省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组织企业参加银企保对接会、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实施 “助保金池”试点等方式来帮助企业贷款。然而,由于企业自身加上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费用过高(从银行借贷的利息高达7%左右)等因素导致企业融资陷入了困境。2012年,吉林省中小微企业大约有1100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中型企业的资金缺口大约为350亿元,小型企业资金缺口为440亿元,微型企业缺口为320亿元。总体可以解决的资金缺口大约在700亿元左右,仍有400亿元资金缺口无法解决。据统计,仅长春市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就有75%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总计每年融资缺口都在200亿元以上。[5]资金不到位,技术研发就无法继续,科研成果就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由此阻碍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进程。⒊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对人才队伍的配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组织人员结构已经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小企业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缺乏,其原因在于企业自身和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不如大企业,它们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在薪酬待遇、员工培训、员工退出的机制等方面也不完善,这必然导致人才向大企业、国有企业流失。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地区公共服务差异,也导致了地方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一般来说,在不同省份之间,人才更愿意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在同一省份内,人才更愿意从欠发达城市流向省会等相对发达的城市,吉林省也同样,聚集在省会长春市的人才就比省内其它城市的人才相对要多。4.企业家对创新内涵的认识不清。中小企业创新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有企业熟知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营运创新、战略创新等。笔者从对中小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改进装备、工艺,提升环保、资源利用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等已成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认同的目标。首先是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认同程度较高,其次是对管理创新的认同程度较高,但对于有关中小企业运行创新和战略创新这类并不熟知的领域企业家的认同程度较低,对涉及到“企业未来发展的行业转换”“可能出现的资产重组、并购和企业之间的联合”的认同度也较低。事实上,创新无处不在,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片面性是吉林省大多数中小企业家的通病,而只重视近期利益,忽略远期目标,在企业经营困难时难以寻找有效的突破口,往往会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三、吉林省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建议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合作平台。产学研结合[6]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产学研平台的搭建是吉林省中小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促进产学研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提供科技信息,搭建服务于企业平台等。在科研成果形成与转化过程中,重视研究环节,轻视转化环节是目前产学研融合的难点。一是不重视企业主体地位,据统计吉林省的研发人员约占全国的20%,但大部分研发人员都聚集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所研究的成果往往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的问题。因此,将研究人员“下派”到企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了企业的市场需求,搭建产学研平台才有实际意义。二是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无论是购买科研成果还是试制科研成果都存在一定的资金问题。为此,政府要建立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基金体系,确保中小企业能够购买科研成果并对科研成果进行试制。只有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系,才有助于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发展。⒉创新融资方式,破解融资难题。只有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才能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银行。中小银行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中小企业信息中的“软”信息。“软”信息一般指企业家的个人品质、经营能力以及产品市场行情等信息。但中小企业的“硬”信息很少,如信用记录、财务报表、资产抵押物等。中小企业银行由于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因而收集企业“软”信息较为容易,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避免了企业因为“硬”信息不全而造成的银行惜贷行为。二是完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公认市场化标准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很强的缓解作用。[7]避免出现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现象。信用等级作为判断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是赢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信任并获得资金筹措的有效手段,会减少银行信贷的不确定性,[8]加快银行审批时间,同时约束企业行为。三是丰富信贷担保机构的担保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担保机构要想发展、减少风险、同时又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就必须创新担保运行模式,如桥隧模式、行业担保模式、抱团增信模式、路衢模式等。担保公司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类型来确定采用何种运行模式。以上四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大地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性和最大程度地规避了风险。⒊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制度。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企业创新就是人才的创新。吉林省人才资源丰富,2013年末,吉林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2个,全年招收研究生1.9万人,在读研究生5.7万人;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9]如何能让人才在企业落脚,笔者认为应着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人才引进策略,创造一切条件吸引人才到吉林省落户。政府可以通过住房补贴、薪酬补贴、人才伴侣工作落实等措施吸引发达省份和城市的人才。二是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来挖掘科技人才,以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资源。三是政府应提供科研平台和科研资金,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人才、科研院所人才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发挥特长,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创新活动。四是政府应当搭建平台,使高校和企业对接,通过定向培养和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五是定期组织人才志愿者深入企业进行科研指导,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企业缺乏科技人才的困境。⒋提高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程度,并培养其“企业家精神”。吉林省中小企业的起步发展与南方发达地区有着本质差别。吉林省大部分中小企业是由传统的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转制而成的,经营思维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如紧迫感不强、规避风险意识过强等;政府和社会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如在设备改造、工艺更新、研发产品等方面对企业运行模式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认识比较模糊。目前,面对多变的市场形式,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吉林省很多企业都是迫不得已被“倒逼转型”的, 缺少“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曾说:“企业只有重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才能再创企业生机,并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一种社会创新精神。”要想使企业家具备“企业家精神”,打破企业家的原始认知模式,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开拓企业家的创新思路。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对接,帮助省内企业家“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企业成功的经验,学习发达地区企业家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也可以采取举办高层次的培训班、召开企业家论坛和请企业家传授先进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形式来提高其“企业家精神”。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1]吉林统计信息网[EB/OL].http://tjj.jl.gov.cn/tjgb/ndgb.[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3][4][9]吉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j.jl.gov.cn/tjgb/ndgb.[5]http://jl.sina.com.cn/news/b[EB/OL].2013-03-06.[6]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8).[7]郭娜.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03).[8]毛晋生.长周期下的融资供求矛盾: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2,(01).(责任编辑:牟春野)

相关阅读

图文聚焦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