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或e-commerce,简写为EC)是指在世界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和相关服务活动中,利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lue Added Network)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处理和传输方式,买卖双方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业交换、商贸活动和服务,是一种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
通常来说,电子商务有如下五种运营模式:第一,商家(或企业、公司)对商家的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运营模式,英语缩写为B2B(Business to Business,或BtoB,下同),即商家使用互联网技术或商务网络平台,进行商务交易的过程,也有人称之为商城模式,此种运营模式发展势头迅猛,且趋于成熟,如阿里巴巴就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第二,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即“商对客”,也就是说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英语缩写为B2C(Business to Consumer),相比于B2B来说,这种运营模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消费者群体,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网络零售活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货到付款,又有人称之为网购模式,目前国内较大的B2C当属天猫、京东、凡客等。第三,消费者对商家(企业),英语缩写为C2B(Consumer to Business),这种运营模式最早由美国流行起来,后扩展到其他地方。其运营模式的核心所在,与B2C截然相反,在B2C运营模式下,用户是一对一的出价,相比于奇货可居的商家就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而C2B运营模式,强调“汇聚需求(demand aggregator)”,取代传统“汇聚供应商”,就是通过聚合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形成强大的采购团,这样就可以享受以批发商的价格来购买单件商品的利益。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能否快节奏有效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有人这样调侃“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就无商可言”,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尽管我国近年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且网络基础相对薄弱,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相较于全球范围蓬勃开展的电子商务,我国中小企业对其认识和积极参与程度有明显差异,且在电子商务发展、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企业高层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清晰、理解有误区,电子商务人才严重匮乏。很多中小企业尤其像一些家族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企业领导者文化层次不高,接受新事物较慢,观念落后,信息化意识不够,没有全面、科学地理解电子商务,缺乏长远打算,认识不到抢占信息市场在经济时代的重要意义,认为虚拟的电子商务离他们很遥远,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能打破地域界限,缩短时间差,降低生产、销售、物流成本;或者单纯认为发展电子商务就是建立网站,对信息仅仅停留在原始的运作模式上,没有实行数字化管理,对动态变化信息进行跟踪获取,没有树立信息就是经济的概念;中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在人才培养力度上不够,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匮乏,企业员工信息化素质不高,对信息处理的实际技能及信息筛选、鉴别、使用显得力不从心,困扰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程度较低,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技术环境不尽如人意。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而从全国范围看,中小企业大部分把精力放在业务上,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先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赶不上电子商务全方位发展的需求,更不用说边远贫困落后地区,且投资结构不甚合理,投资中硬件占比较高,配套软件相对较少,导致高投入低回报;中小企业或重视不够,或因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影响,不建设或只建设不维护不推广,缺乏长远规划,最后成为一个摆设,使得信息化较大型企业更逊一筹,导致在竞争中处于失利局面;中小企业要想从传统的贸易方式过渡到电子商务形式,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环境条件,但所需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网络安全、信用支付等尚未成熟,使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缺乏安全感。
消费习惯和购物心理对新交易形式难以认同,网络安全备受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和有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传统经营模式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成为常态,看得见摸得着,而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这对比较保守的中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形成冲击,对电子商务安全缺乏信任,接受程度就有限;而由于技术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客户身份、网络支付、商业信用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病毒破坏、钓鱼网站、黑客入侵现象频繁,网络安全的隐患和风险未得到根本有效解决;涉及到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尤其是电子支付安全、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网上隐私权保护等诸多法律问题,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模式与管理
为避免走弯路,我国中小企业应在借鉴大企业及发达国家实施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企业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有效结合业务流程,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获利能力,确立实施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策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心态,牢记电子化只是企业追求利益的手段,商务才是真正的目的,应注意成本控制、风险预测和管理。
(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模式
1.专业化电子商务应用模式(ASP)。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用户)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等外包给ASP ,按时按量给付租金就可使用该信息系统。此种模式对资金有限、人才缺乏、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尤其适用,大大促进中小企业的运作效率。
2.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此种模式的实质就是依赖第三方提供的公共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系统,为企业、商家搭建公用性、公平性交流平台,进行综合性的信息发布和网上交易。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一些不确定的风险,此模式还包含电子认证和电子公证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不足。
3.企业协作平台模式。类似于常说的“群”,即把属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联合起来,按照兴趣和目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群组,对应不同的业务,提供各不相同的服务,当然群组内部及群组之间都在同一平台上,可以直接通信,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战略协作、同步运行,但也容易加剧同行竞争。
4.电子采购模式。企业运营中采购、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在加工和销售不变的情况下,采购花费的成本越低,其所降低的费用就转化为利润。在线采购便宜快捷,周期也短,过程成本得以有效降低,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管理
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选择因素包括企业本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企业发展的根基即资金;还要考虑到成本及收益;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及信息流等。企业推进电子商务拓展业务需要结合实际,分步进行:起步阶段。主要是信息共享,电子邮件传递,查询和发布供求信息,企业及企业产品的形象宣传等。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如阿里巴巴等,在短时间内掌握电子商务交易操作技巧。成长阶段。中小企业经过第一阶段适应期后,信息管理也逐步走上正轨,生产经营、物流资金流由计算机全程控制,并且有的企业专注个性,开始做自己的网站,提升顾客满意度。成熟阶段。中小企业内部、外部都具备了一体化网络信息传输及处理,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对资源进行整合,减少投入费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综合能力。整合运行阶段。在组织、管理及业务流程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调整,改变其中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方面,对资金、信息、物流等全部实行动态化信息处理和整合,贯穿与管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