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初探
2020-12-24 16:05:33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秦立秀 (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湖北·宜昌) 摘要:新《预算法》是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里程碑,把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纳入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过程,是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资金配置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在绩效理念引入、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这部新《预算法》的出台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解决财政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问题,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分配好、管理好、使用好。义务教育学校的资金几乎都是财政资金,管理好义务教育学校的资金使用尤其重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是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学校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2011年,财政部推出《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此项改革措施的全面开展,各级财政部门相继出台绩效管理文件,湖北省财政厅于2014年6月出台《湖北省省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对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做出具体规定,明确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不仅是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同时包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目标是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 在义务教育学校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尤为重要,势在必行。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把绩效理念引入、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评价、绩效结果应用贯穿学校资金预算、分配、执行、考核全过程,既关注预算投入,又重视预算产出,全面提高资金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管理活动,通过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二、推行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面临问题 一是义务教育学校财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一方面,学校领导习惯于重点关注教育教学管理,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对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识。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学校没有配备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预算管理,大多由财会人员或后勤管理人员代管,而这部分人员大多由教师转岗而来,年龄偏大,往往对财务工作认识不够,政策不熟,对财务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正解理解不够。因此,学校基础财务与预算管理工作的不规范,直接影响学校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评价数据准确的获取。 二是学校预算编制不科学,随意性大。当前对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培训不够,基层义务教育学校的“一把手”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预算绩效管理知识了解不够。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内容主要是公用经费、专项支出、项目支出。项目在安排和选择时,缺乏有效的量化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同时由于对本学校的发展规划、前景等缺乏全面了解,对预算指标了解不够,使得预算编制随意性大,不少学校单位更是把编制预算束之高阁。因此,常常出现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符,资金预算与支出存在偏差,预算与会计核算脱节,财务信息系统与预算执行监控脱节。 三是教育经费支出的不均衡。目前从预算批复到预算执行单位大多到四五月份了,在预算批复之前,只能给学校按进度拨付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项目经费年终财政部门存在“以拨代支”现象,花不完的钱也列了支出,造成次年的结余只能做“往来”,无法真正反映预算单位的支出,脱离了财政的监控,严重影响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学校在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尚未完全实现财政投入与绩效有机衔接,存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现象。如有的乱发奖金、补贴,有的公款旅游、公款吃喝,还有的会议费、招待费挤挪办公费,由于专款不专,导致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强。 五是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预算绩效管理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评价。各级教育部门还没有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义务教育学校也没有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因此义务教育学校对绩效考核意识不强。 三、推行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本系统学校管理重要议事日程,逐步推动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绩效目标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层层设立考核的绩效目标,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成立以校长负责、多部门联动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考核小组,从观念上重视、制度上保证来落实。 二是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目前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是预算绩效评价的主体,建立由学校自评和财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评价为主、聘请第三方评价的立体评价体系。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经费支出特点,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来实施。同时义务教育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程序完整、结构科学的预算申报、批准、执行、考核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学校的预算绩效评价重点是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对预算绩效目标应当明确、具体、考核操作性强。如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应从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经费管理、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正确发挥导向作用。 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要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实行绩效评价与部门预算的相结合,上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将学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管理好的学校和项目予以表彰和奖励,在下达下年度预算指标时,对该学校相关项目资金予以优先安排。中央及省级专项奖补的资金根据相关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而定,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综合考核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直接挂钩,奖优罚差。同时设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性资金,督促学校改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四是开展多层次业务培训,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强化业务培训,深入开展对学校负责人、后勤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