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探讨
2020-12-24 15:50:59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林奕珊 (潮州市市场物业管理总站计划财务科广东·潮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业务日趋复杂,业务种类增多,成本控制相应复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尚存在成本控制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本文从分析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意义着手,对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关的成本控制策略,以有效解决我国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策略 一、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是指根据事业单位业务特点,采用成本管理的方法,强化费用分配和管理办法,根据单位内部业务活动计算各项业务需要资金和费用,实现成本控制,提升单位效益的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事业单位成本控制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新时期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优化和完善成本控制和管理,有效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对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除自收自支和部分财政拨款外,事业单位资金通常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购置业务活动需要的各类资产,并提供社会公众服务。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强化对国家财政拨款使用的监控,能够提升资金的利用效果,防范各种风险,避免国家财政资金贪污和浪费,规范资金支出审批和支出流程,优化成本管理模式,避免各项不必要的开支,从而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2)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日常业务活动和业务处理流程是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严格规范内部控制,强化成本控制,不断优化事业单位业务流程,才能为财务会计核算提供规范有效的基础信息,从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前,部分事业单位未有效落实成本控制制度,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不准确,因此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受到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发生。 (3)有利于事业单位业务依法进行。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强化业务成本控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规范进行,促进会计信息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业务活动有章可循,各项业务依法进行。 二、事业单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成本控制观念尚未树立。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监控几部分,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及核算方面往往考虑到执行国家预算因素,忽略了自身作为财政资金消耗者以及独立经济主体的情况,在成本控制方面通常对于成本审核和成本核算更为注重,部分事业单位甚至直接实行预算多则多支出、预算少则少支出,成本控制局限于降低成本、压缩开支,导致成本控制未充分发挥作用,难以体现成本控制对于提升事业单位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非业务相关支出增长较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需要提供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需求加大,事业单位非业务支出也明显增长。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各项经济业务种类和范围不断增加,事业单位服务职能区域和业务量也不断增大,因此机构、人员均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管理及工作人员各项工资及费用开支必然增加。另外,由于非业务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增加,日常维护、相关折旧及摊销等支出相应增加。再加上部分事业单位相关经费支出较为随意,未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执行,甚至超标准支出,导致非业务相关支出增长。 (3)成本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往往对于成本控制的综合分析和统计不够全面,没有相应的成本控制专门人员对单位整体和局部成本支出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成本控制人员由于工作岗位限制,通常知识面相对狭窄,在进行法制、行政和业务经济活动统计方面,有所局限,因此在实际实施成本控制时难以进行全面的判断,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佳,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因此在进行成本预算、成本决策等方面,容易出现控制不力、管理效率不高等现象。 三、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策略 (1)树立成本控制观念。事业单位应转变观念,树立成本控制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成本控制。特别是事业单位管理者应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强化单位成本控制相关制度,建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确保成本控制有章可循,同时应强化事业单位全体人员成本控制观念,使其了解成本控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更是与单位所有人息息相关,要帮助全体员工形成节约的成本管理意识,关注成本控制的效果,形成成本控制概念和意识。只有全体人员都重视成本控制,按照科学的方式执行成本控制程序,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单位效益的目的。 (2)优化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事业单位应强化成本控制工作,通过优化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优化费用支出结构。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础,规范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为成本控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应通过规范和优化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强化成本的分析比较,对单位成本支出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单位成本支出在哪方面耗费较大,或存在效率不高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非业务相关支出,充分利用经济资源,合理配置成本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支出效果,强化业务活动质量,促进事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并强化社会评价和社会保障职能。在进行成本基础核算时,应转变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业务自身的潜在优势,通过各种合理途径实现增收节支,以帮助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符合实际的成本控制制度,全面促进事业单位综合发展,促进社会服务。 (3)改进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事业单位可借鉴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将成本控制贯穿到各项经济活动中,采用价值计量方式,采集成本信息。应采用预算制订——分解目标——成本分析——控制调整——绩效考核的全流程成本控制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局域网、电子信息化等手段,保持成本控制流程信息畅通,降低管理层级,缩短信息传递时间,强化科学决策,提高成本控制效率,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发挥充分的作用。应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控制体系,通过公共行政成本和业务成本支出记录,对于各项支出的有效性的节约情况进行评估,将公共资源配置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进行联系,从而达到避免浪费、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成本控制目标。在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方面,事业单位应健全社会评价调节和保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规模,通过对整体成本和各项业务成本的分析对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事业单位耗费高、效率低的情况进行纠正,从而综合提升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计算并核定成本总额时,应对计量成本效益各项因素进行考虑,并结合成本对单位收入、资产、负债及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进行考虑,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成本控制绩效评价和考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鲍丽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成本管理探讨,中外企业家,2014(25). 2.栾艳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06). 3.王尚集,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3(21). (责任编辑:刘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