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华山为例
2020-12-24 17:20:09 来源: 佚名
点击:0次
评论(0)
【摘 要】丹东沟域旅游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具有典型丹东特色的沟域旅游景观。但其旅游景区内的公共设施设计无论从使用功能上,还是从设计形式上来看,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以天华山为例,详细分析其景区内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方法,为丹东沟域旅游景区
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沟域 旅游 丹东 公共设施设计
丹东位于辽东山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丹东地区的自然旅游景观也主要分布在山区。所以说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丹东具备发展“沟域旅游”的先天优势。从旅游业发展的主观条件来看,随着国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丹东的青山碧水、有“辽东绿伞”之称的大面积森林覆盖率、怡人的气候……使得丹东已经成为游客越来越喜欢选择的生态条件良好的旅游目的地。
公共设施作为旅游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丹东沟域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起到了十分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景观中的公共设施配套是否完整、设计是否合理、形式感与功能性是否统一等等都是衡量一个旅游区品质与等级的主要参考内容。丹东的沟域旅游产业刚刚起步,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但是同许多发展多年的著名沟域旅游景区相比,设计观念和硬件设施都是比较落后的,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为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 1100多米,景区总面积 83平方公里。它的奇妙、清幽、雄险和润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观资源,被专家们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作为这么优秀的国家级自然景区,在配套的公共设施方面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一、天华山停车场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天华山停车场的容积率较低
天华山停车场面积小,停车分区不明确,旅游大巴、私家车随意停放,使得景区的入口处显得额外拥挤、杂乱。应该扩大景区的停车场面积,并进行合理分区,向景区外部扩建大型停车场,与谷底景区有明确的空间分割。这样才能保证游人最大限度的欣赏到谷底景区,同时又保证了天华山谷底幽静、恬淡,充满梦幻之美的自然景观。现在的天华山停车场和谷底景区入口基本混为一谈,管理不方便的同时也影响了谷底景区的空气、环境,破坏了天华山谷底幽静之美。
(二)天华山停车场的人流导向问题和管理方法
天华山停车场与盘山公路相连,不愿意走谷底路线的自驾车游客可以开车直接至半山腰登山处的停车场。这样的设计看似让自驾车游客比较便利,实则非常不利于景区的管理与安全。借鉴国内非常著名的旅游景区——华山,还有我们丹东十分著名的凤凰山旅游景区,全部采用的是一站式停放车辆。也就是所有游人在入景区之前就停放好自己的车辆,景区内全部采用摆渡巴士或者电瓶车来运送游客至不同的目的地。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管理景区内的车辆数量、车速、用车安全,同时尽量采用电瓶车来降低对山区空气的污染,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景区内的安全与空气环境的质量。
二、天华山景区内其它配套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天华山景区内卫生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天华山谷底景区和登山部分大概需要用时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同行的有老人、孩子,景区内景色宜人,加上拍照、戏水、游玩的时间;以及节假日旅游高峰,人流停滞拥堵的情况,行程用时可能还要增加。再加上下山的时间,最快也要两个小时。然而整个天华山景区内只有在入口处有一个面积不大,并且标识并不突出的卫生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人流路线和高峰时的人流数量增加卫生间的数量和占地面积。景区入口处的卫生间设计要增加面积,同时标识醒目,引导游客在登山前去一次卫生间,这样就可以减少登山过程中小型卫生间的使用压力。天华山谷底景区幽静迷人,卫生间的设计可以结合自然形态和色彩,尽可能的融入到整个景区中,不破坏景区的整体效果,然后通过鲜明突出的指示牌对游客进行指引。
(二)天华山景区内其它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天华山旅游景区内除了卫生间少,配套的垃圾箱及休息座椅都很少。对于游客来说,爬山过程一定会产生很多垃圾,那么合适间距内的垃圾箱设计,是保证景区内卫生环境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垃圾箱的设计还要依据景区内的环境,尽量采用防腐木等自然材料,能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休息座椅的设计也需要比较人性化的考虑,为老人、孩子提供可以休息的空间。
三、结语
沟域旅游景观的兴起必将为丹东旅游经济带来质的飞跃,如何提升沟域旅游景观中公共设施的合理化设计是我们将面对的重大考验,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旅游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案例,将天华山打造成不仅山美水美,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刘力钢 ,刘莹 ,袁满 ,遇冰琪 .辽宁省沟域旅游发展模式比较与选择 [J].党政干部学刊 ,2014(8).
[2]李超男 .沟域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6).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 2015年度青年基金一般项目“丹东沟域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研究”(项目编号:L2015158)阶段性成果。